<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4日(星期四),四川省汶川縣,21-32度,陣雨。</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行程:貴州貴陽市青巖古鎮(zhèn)一四川省汶川縣,全程800公里,行車9小時)。</p> 今日旅程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自駕旅行的第二天,是充滿意義與感動的趕路日。</p><p class="ql-block"> 清晨八點,我從睡夢中悠悠轉(zhuǎn)醒。此刻,我正坐在布衣村寨的閣樓上,眼前的景色美得令人屏息。遠處的青巖古鎮(zhèn)還籠罩在朦朧的煙雨之中,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霧氣氤氳間,一座塔樓若隱若現(xiàn),為這靜謐的畫面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讓人不禁對古鎮(zhèn)的過往生出無盡遐想。</p> <p class="ql-block"> 用過早餐后,我們便收拾行囊,繼續(xù)向北進發(fā)。今天的目的地是汶川,這個曾經(jīng)因一場巨大災(zāi)難而被全國人民熟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一路前行,我們途經(jīng)了紅軍長征四渡赤水的地方。在這里,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1935年1月,遵義會議之后,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處于國民黨幾十萬重兵圍追堵截的艱險條件下,進行了一次決定性運動戰(zhàn)戰(zhàn)役。毛澤東等指揮紅軍一渡赤水,集結(jié)扎西,待機殲敵;二渡赤水,回師遵義,大量殲敵;三渡赤水,佯裝北渡長江,吸引敵軍;四渡赤水,巧妙穿插,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四渡赤水之戰(zhàn),是紅軍長征中最精彩絕倫的軍事行動,是我軍戰(zhàn)爭史上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紅軍戰(zhàn)士們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卓越的智慧和頑強的意志,在這片土地上書寫了壯麗的篇章。漫步于此,那一個個歷史遺跡,仿佛都在訴說著當年的浴血奮戰(zhàn),讓我深刻感受到紅色文化的深厚底蘊和偉大力量,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紅色文化教育。</p> <p class="ql-block"> 傍晚時分,我們終于抵達了大禹故里——汶川。2008年5月12日,一場里氏8.0級的特大地震突然降臨汶川,剎那間,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無數(shù)生命被吞噬,無數(shù)家庭支離破碎。這場災(zāi)難震驚了全國,也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然而,災(zāi)難面前,中華民族展現(xiàn)出了強大的凝聚力和不屈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人民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派遣救援隊伍,與汶川人民攜手共渡難關(guān)。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lǐng)導下,在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下,汶川在廢墟上重新崛起。如今的汶川,早已舊貌換新顏,一棟棟嶄新的建筑拔地而起,街道整潔,人民安居樂業(yè)。站在這片土地上,我既為曾經(jīng)的災(zāi)難感到痛心,更為如今汶川的重生感到欣慰和自豪。</p> 日記心語 <p class="ql-block"> 這一天的旅程,有對歷史的緬懷,有對災(zāi)難的銘記,更有對生命的敬畏和對未來的希望。我相信,這段經(jīng)歷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激勵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