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闊別多年,我再次踏上故鄉(xiāng)徐州的土地。這座承載著童年與少年記憶的城市,如今已煥然一新,卻又在某些角落保留著熟悉的味道。2025年7月23日,我獨自一人穿梭于高樓與古跡之間,尋找過往的影子,也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span></p> <p class="ql-block">我家拆遷后全都建成了摩天大樓。</p> <p class="ql-block">這座天橋是后來建造的,下面是鐵路軌道,過去沒有天橋,我們過鐵路有列車過來,就有欄桿擋住,列車過去,欄桿升起,行人和車輛才能通過。</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小時候從慶云橋回家的路。(“兵工路”)</p> <p class="ql-block">銅沛路,那是多么熟悉的路,有那么多回憶…。</p> <p class="ql-block">這是黃河上的一座橋。始建于1939年日占時期,是當(dāng)時徐州南北主干道中山路上的關(guān)鍵橋梁,其名原于橋梁竣工時恰逢偽市長張慶云六十大壽,為表慶祝而取“慶云橋”,盡管名稱帶有殖民印記,且曾有改名體育場,但因長期使用習(xí)慣得此保留。</p> <p class="ql-block">小時候我們常到河邊洗衣服,那時沒有欄桿,河邊都是鑲嵌的石頭,可以直接到水邊。</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河邊都裝了欄桿,河里修了走道。</p> <p class="ql-block">從慶云橋望到對面,是小時候去買菜的牌樓市場,現(xiàn)在牌樓拆了,都蓋成高樓大廈了。(里面都是各種商業(yè)。)</p> <p class="ql-block">河邊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亞朵酒店(約300米)</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是小時候,去找媽媽的路,(那時媽媽經(jīng)常去那里聽書),或者去看電影。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原來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黃河邊上的公園。</p> <p class="ql-block">徐州黃樓是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蘇軾任徐州知府時主持修建的防洪建筑,位于今故黃河南岸屬徐州五大名樓之一。</p> <p class="ql-block">這是北宋蘇軾的行跡圖。(這是黃樓地下寫得)</p> <p class="ql-block">石舫</p> <p class="ql-block">這個城市大部分的人都是騎電動車,因為汽車太多,停車?yán)щy,騎電動車自由,速度快,停車便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座城市,既有歷史的厚重,也有現(xiàn)代的活力。它是我成長的地方,是我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此行雖短,卻足以讓我再次感受它的溫度與脈搏。(這僅僅是我少年時期的活動范圍之一。)</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