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云南為什么叫云南呢?云南處云嶺山脈以前故稱云南。又因為漢武帝時有記載"彩云現(xiàn)于南中”故云南又稱“彩云之南"。而我偏偏更關注云南的云。</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低。初到云南,只感覺天上的云很低,仿佛在山上漫步的羊群。站在長水機場的出站口,看見飛鳥就在云頭嬉戲。心中暗想,如果我的個子再高一點,當我攀上山頭,是不是可以可浮云握個手呢?</p><p class="ql-block"> 伙伴說,因為云南海拔較高,所以云顯得很低。也許吧。我還是百度了一下。原來云南的云很低有很多原因。地形抬升只是其一,還因為青藏高原來的冷空氣與東南亞暖空氣交匯頻繁,也因為雨季的濕度大,是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的特性導致低云層形成較多。</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白。不知道是云南的天很空襯得云很白,還是云南的云很白襯得天很藍。導游說云南的天氣多變,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確,云南的雨說來就來,也有濃重的云涌來,但風一來就散了,不會籠罩很久。</p><p class="ql-block"> 導游說在云南生活著白族,白族有“三白”。住的白,穿的白,用的白。</p><p class="ql-block"> 白族居住的房子都是白墻灰瓦,一方面是民族崇尚白色,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適應光照需求。聚居大理的白族房屋面向洱海背靠蒼山,下午太陽轉(zhuǎn)西房間內(nèi)的光照就會差一些,而他們白色的照壁會把光折射過來,就加強了房間的光照。我沒能到白族家里坐客,也實不知白色照壁墻能解決多少光照問題,但從古鎮(zhèn)穿過,著到那潔白的墻和白墻上方的圖文頓覺其質(zhì)樸與雅敢。我看到最多的是《蘭亭集序》中“惠風和暢”一句,也有其它經(jīng)典詞句,大都是感念生活的美好,我想這就是白族人純凈的內(nèi)心吧。</p><p class="ql-block"> 白族的服飾也崇尚白色?;蚴且园诪榈咨湟怎r亮的紋飾,或是盛裝的華服配銀光閃閃的頭飾,她們也會把"風花雪月”的白色雪元素精心沒計在服飾里。</p><p class="ql-block"> 白族的生活器物中重視白銀的應用。據(jù)說白族姑娘的嫁妝主要是銀器:六副銀碗銀筷(代表著女子帶著吃飯的家什來夫家,理應被善待,這主要是發(fā)揮銀器的實用功能),兩把銀梳子(據(jù)說是夫妻吵架后給丈夫用來下臺階的道具,丈夫用銀梳給妻子梳頭就表達了對妻子低頭,這主要是發(fā)揮銀器的情感價值功能),兩只銀盆(一只給生產(chǎn)的女子洗身子用,一只給初生的孩子洗澡用,這主要是發(fā)揮白銀的消毒工能),兩把銀壺(一把日常待客用,一把婚禮敬酒用。據(jù)說銀壺待容代表尊重,而敬酒銀壺越大越受夫家族人敬重。這是發(fā)揮了銀器的辨別社會地位的價值屬牲)。</p><p class="ql-block"> 也許就是白族人也包括其他民族,他們具有純潔的內(nèi)心映照著這片神奇的土地,使得天上的云也別樣潔白。</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好客。來大理的路上,導游生動地介紹大醒的"風花雪月‘’,也不無遺憾地說現(xiàn)在蒼山的雪都融化了,大家看不到蒼山雪的景致了。而當我們的視線遠運地捕捉到蒼山洱海時,我竟發(fā)現(xiàn)那一脈接連的群山,山頭上接連地臥著一道山脊一樣形狀雪花一樣顏色的云。也許是云南的云為了彌補遠方客人心頭的遺憾,競這般有序地排列在蒼山之巔,成了我眼中最美的奇觀。</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悠閑。它們或浮于群山之巔,為群山戴上潔白的發(fā)飾;它們或您游于洱海之濱,在碧藍的水中投下自已的倩影;它們或靜謐在古鎮(zhèn)的白墻灰瓦的屋檐,細數(shù)這人間煙火和市井繁華;它們或漫步于翠綠的稻田之上,與嗒嗒穿行于稻田的小火車嬉戲,為游人的鏡頭點綴一份清新明媚……</p><p class="ql-block"> 總之,云南的云在云南,無處不在,無處不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