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作者 李木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圖片 AI</b></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墓地,埋葬著著名的人物,如俄羅斯的莫斯科國家墓地,法國巴黎的拉雪茨公墓,美國波士頓的葛蘭耐萊墓地等,但就其歷史的悠久來說,曲阜孔林可說是惟一。孔子自不必說,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這十萬多座墓葬中,還是以明清之后的最多。宋以前的較少,也難以確定墓主的身份。</p> <p class="ql-block"> 孔林的墓葬有它的規(guī)律。在整個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孔林中,他的后世子孫按照古代之“禮”,次第安葬在孔子、孔鯉、孔伋三世祖的后面與東西兩側。從航拍的視角看孔林,戰(zhàn)國時期的墓葬多分布在孔子墓的四周;漢代墓葬多在孔子墓西北和東北一帶;唐、宋、金時期的墓葬在孔子墓北面和西面;元、明兩朝的墓葬多分布在林的西部和北部,只有少量的分布在中部。以墓主人的身份區(qū)別,則可分為祖孫三代墓、歷代嫡孫墓、歷代裔孫墓和家族女性墓。</p><p class="ql-block"> 在這十萬多墓葬中,最讓大家銘記與關心的,還是各種名人的墓冢。</p> <p class="ql-block"> 孔子及其嫡孫是孔林名人墓中的最大部分??鬃幽雇?,兒子孔鯉墓與孫子孔伋墓,都備受世人關注,形成一個“攜子抱孫”的格局,也被后人稱為“三垅墓地。孔鯉墓位于孔子墓東稍偏南5米處。封土東西18米,南北23米,高3米,為大型墳冢。墓前石碑2通,前碑正書“泗水侯墓”,明代立石。后為一小碑,篆書“二世祖墓”,蒙古乃馬真后三年(1244年)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立。</p><p class="ql-block"> 碑前有石供案,磚砌拜臺??柞幊錾鷷r,孔子當時是管理倉庫的委吏,得到魯昭公賞識。魯昭公派人送來一條大鯉魚,表示祝賀。孔子以國君親自賜物為莫大的榮幸,因此給自己的兒子取名為鯉,字伯魚。后世孔氏子孫以此諱鯉魚而稱之為“紅魚”,祭祖時不用鯉魚而用鯽花魚??鬃訛樯倘酥螅怨庞猩杏业牧曀?,便將孔鯉葬在自己將來墓地的左側。</p> <p class="ql-block"> 孔伋墓位于孔子墓南約20米處的高土臺上。墓圓形,封土東西18米,南北21米,高4米,為大型墳冢。墓前石碑2通,前碑正書“沂國述圣公墓”,明代立石。后小碑篆書“三世祖墓”,五十一代、衍圣公孔元措立。碑前有石供案、石鼎等物。石案為明代制作,石鼎為清雍正十年刻制。拜臺前有翁仲1對,為宋宣和年間雕刻,清雍正十年由孔子墓前移此??讈?前483——前402年),字子思,孔鯉之子,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北宋崇寧元年(1102年)被封為沂水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加封為沂國述圣公。墓碑刻立時間與孔子墓相同。</p> <p class="ql-block"> 孔林名人墓中,孔子嫡孫墓(包括歷代衍圣公墓,沒有斷代缺失),可成為孔之骨干。如孔子墓后的樹林里,有一段非常明顯的磚墻,傳為孔子第十三代孫孔霸墓地??装匀ナ罆r,漢元帝曾穿上素服到場吊祭。那位被孔末殺害的孔光嗣墓(亦說孔末并未殺害孔光嗣),位于孔子墓西北垣墻外約百米處,墳型小,為孔林五代時期最早的墓葬。</p><p class="ql-block"> 中興祖孔仁玉的墓,位于孔子墓東北垣墻外約百米處,是一座大型磚構四室墓,封土東西11·93米,南北15米,高3米,也是五代時期的墓葬。第一代衍圣公孔宗愿墓位于孔子墓墻西約50米處,是一座中型墓冢,墓前有石碑2通。</p><p class="ql-block"> 衍圣公孔克堅墓孔子墓西北、游覽路東側,卻是一座小型墳冢,也是明墓群內(nèi)的第一位衍圣公的墓葬,墓前有石碑一通??琢謨?nèi)衍圣公最晚的墓葬是孔子七十六代孫孔令貽的墓葬,從東平橋出發(fā),沿著環(huán)林路向東行駛,遠遠地就可以看到路東側的這座大型墓葬,墓前有望柱、石儀、石碑等。整個墓區(qū)莊嚴宏闊,讓人駐足留連思索。</p><p class="ql-block"> 這座墓與其他墓一樣,曾經(jīng)遭受過挖翻焚燒。現(xiàn)在的望柱、石儀、石碑等,均是孔德懋女士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重新建樹。</p> <p class="ql-block"> 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孔林中的女性墓,如隴西郡太君李氏墓,位于孔子墓紅墻西,墓前有石碑兩通,是中興主孔仁玉的繼配夫人;如譚氏墓和沈氏墓,她們均是孔子第七十四代孫、衍圣公孔繁灝的側室,譚墓大沈墓小,均葬在孔繁灝墓旁。此外還有喬安人之墓、楊氏墓、董氏墓、陳氏墓、豐氏墓、徐輝仙墓等。本來根據(jù)古代禮制,是主張夫妻合葬的,“伉儷之道,義期同穴”,孔林中這些女子墓的出現(xiàn)有各種原因,如宗教原因,死者過早不能打擾,無子嗣的婦女,家族墓地面積有限等等。</p> <p class="ql-block"> 孔林除嫡孫名人墓之外,還有族孫名人墓,也是最受大家關注的墓葬。如孔彪墓、孔元纮墓、孔勗墓、孔道輔墓、孔諤墓、孔毓珣墓、孔繼涵墓等。但是,最為著名的,還是孔尚任墓,沿環(huán)林路一直往東北走,央距林北墻壁大約150米,一座中大型墳冢在古槐護衛(wèi)之下,便是我國著名文學家、《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之墓。封土東西8.43米,南北7.70米,高3.13米。墓前石碑圓首,雕二龍戲珠,碑文正收“奉大夫戶部廣東清吏司員外郎東塘先生之墓”。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四月立石。墓前有石供案??咨腥?,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云亭山人,曲阜湖上村人,是孔子的六十四代孫。</p> <p class="ql-block"> 按說,作為孔子的正宗后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應該是他的“本職工作”。但是不知怎么的,這個正宗的儒生卻也喜歡山水,而且有時還喜歡得有點癡迷。與炙手可熱的曲阜對峙著的石門山,就是他最為癡迷的去處。當孔尚任于三十一歲上偕族弟尚倬、尚恪遍覽石門山之時,這種心靈的娛悅真是溢于言表了。這一年,他果真入山讀書。再一年,他還在山中讀書,而且一讀就是四年。</p><p class="ql-block"> 但是畢竟山的近旁就是熱得發(fā)燙的曲阜城,就是可以接近皇帝的名利場。對于中國的儒生士子們,它或許比清冷的石門山有著更加攝魂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出身貧賤的孔子,做夢也不會想到他的子孫們會一代代成為世受皇恩的貴族。一生不得展志、巴巴結結奔波了十四年卻沒有一位國君相中見用他的孔子,更不會想到比當年的國君大十倍數(shù)十倍的皇帝老子會在自己的靈前三跪九叩,還讓孔門的子子孫孫做官當老爺。</p><p class="ql-block"> 盡管這姓那姓的皇帝走馬燈似的更換,孔子的尊崇地位和其子孫當官的檔次,卻毫不動搖,并且越來越高。</p><p class="ql-block"> 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漢代開始,孔子由“褒成宣尼公”到“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王”,直至“大成至圣先師”,其子孫也由“奉祀君”、“紹興侯”進到世襲罔替的“衍圣公”。</p><p class="ql-block"> 衍圣公這一官爵從宋仁宗開始,直傳到一九三五年,達三十二代八百多年,品秩也由從八品上升到列文班之首的正一品大員。這真是今古中外獨一無二的奇觀。一六八四年的秋冬之交,被衍圣公孔毓圻請出石門山已經(jīng)整整兩年的孔尚任,辦完了衍圣公夫人張氏的喪事,修成了《孔子世家譜》及《闕里志》,也訓練好了祭孔的禮樂舞生、監(jiān)造成了禮樂祭器,就要歸山了。</p><p class="ql-block"> 誰知命運的指頭只輕輕撥了一下,孔尚任就要和石門山離別十八年。南巡的康熙要到曲阜祭孔,才子孔尚任和其族兄孔尚 被衍圣公推舉為御前講經(jīng)人。親瞻龍顏,已是封建社會士子們一生難求的夢境,而今卻要當面給皇上講經(jīng),孔尚任簡直被這突至的榮耀與機遇激動得心潮澎湃了。</p> <p class="ql-block"> 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剛到山東的費縣,孔尚任就緊張地奔走于孔廟張羅安排,直至夜深才回舍就寢。剛剛躺下,就被門人急促的敲門聲驚起,一僮拽著他緊跑到衍圣公燈火熒煌的東書堂階下匍伏聽旨,并立即遵旨撰寫應講《大學》首節(jié)和《易經(jīng)系辭》首節(jié)的經(jīng)義。才高學富的尚任手不停筆的寫完經(jīng)義,蠟燭僅燃了一截。等皇上的侍讀學士朱瑪泰讀罷經(jīng)義,拍著尚任的肩膀感嘆“名下固無虛士”的時候,已是四更時分。</p> <p class="ql-block"> 十七日下午四時許,孔尚任隨諸生班跪迎康熙至曲阜。薄暮時分,孔尚任跪在曲阜城南皇帝行宮幔外請安,并按皇帝的吩咐,跪著將康熙指甲掐出的“數(shù)字未妥”處一一改訖。直陪著翰林院掌院學士孫在豐謄抄講義至漏滴三更,再趕回孔廟詩禮堂作第二天講經(jīng)的最后演習。明亮的燭光,正照著詩禮堂中的畫屏,畫屏上畫的是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畫真吉兆!孔尚任眼睛倏地一亮,忍不住內(nèi)心的沖動,輕輕地扯扯身旁族兄孔尚鉝的袖子,悄悄地說:“我兩人將登朝矣?!?lt;/p><p class="ql-block"> 十八日,是讓孔尚任感銘終生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 上午八時左右,康熙帝煞有介事,在孔廟大成殿前三跪九叩,對孔子行三獻禮后,便換上鷹白色便袍,外套石青色褂,由奎文閣入承圣門,步升詩禮堂御座。</p><p class="ql-block"> 待衍圣公率領五世子孫向皇上三跪九叩首罷,隨著鴻臚鳴贊一聲威嚴而宏亮的“講書”唱贊,孔尚任、孔尚鉝由兩階入,跪拜,恭立講案西側。</p><p class="ql-block"> 孔尚任先至講案前,面朝北而立,翻開講卷,用二銀尺鎮(zhèn)定。</p><p class="ql-block"> 咫尺之前,就是御案,康熙和孔尚任相向面南,容肅立端,御案上書亦展開,是用二金尺鎮(zhèn)壓?!按髮W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詩禮堂內(nèi),只有孔尚任自信、謹順、溫潤而又朗亮的講書聲,聲透屋瓦,余韻繞梁。近在咫尺的皇帝在聽,“天顏悅霄”;排立于左翼的大學士、各部尚書、內(nèi)閣學士、翰林院掌院、國子監(jiān)祭酒、太常寺卿、太仆寺少卿、鴻臚寺少卿、光祿寺少卿以及巡撫等二十二位閣僚大臣在聽,多少人心萌妒羨;列立在右側的衍圣公及孔孟顏曾等有功名者三十五人也在聽,感動而自豪。</p> <p class="ql-block"> 心懷廣宇的康熙,對這位只是用賣地錢捐了個監(jiān)生的孔子后裔,有點刮目相看了。那種以一代代衍圣公為主延續(xù)下來的忠誠與馴服,那種服服貼貼馴服工具的品性,皇上從這位士子身上感到了,一種互為所用、唇齒相依的一家人的親近感,甚至使他真的有點喜歡上了這個可憐巴巴的“例監(jiān)生”。</p><p class="ql-block"> 但是透過這個例監(jiān)生卑躬屈節(jié)的謙恭,他似乎也嗅到了一種自信,一種恃才的不羈。多少大臣在朕面前還要顫栗有加,他一個小小的太學的自費生,當著文武百官,和朕面對面講學竟能如此流利,腰不稍曲。他開始留心起這個藐小的書生來。</p> <p class="ql-block"> 康熙撫摸著大成殿精美的盤螭石柱,問起已是“導游”的孔尚任的年齡來。閱罷洪武、成化碑,再觀宋、金、元的修廟碑的時候,康熙又問這個超級“導游”:三十七歲了,有幾個孩子?問罷,還“霄顏垂注”。下午,在孔林思堂內(nèi)觀覽西壁碑上的刻詩時,康熙又問:“爾年果三十七歲,有作詩否?”上午還聲透屋瓦的士子,到底不能自持,感動得撲通跪倒在皇上的腳下。</p><p class="ql-block"> 孔尚任,到底也不能跳出中國知識分子的老路,這一跪,奴才與主人,活脫脫重演了兩千年來的人生悲劇。那個高高在上的康熙,望著腳下的圣人之后,那心頭癢癢的舒坦,一定是嘩嘩作響了吧?此時此刻,曾給他以生命的亮色與娛悅石門山,曾經(jīng)給他遮風擋雨尊他敬他的石門山,早已無蹤無影了吧?看看吧,相隔四個月之入,在孔尚任偷偷寫下的《出山異數(shù)記》中,他還感動莫名地寫到:“君臣于父子,一日之間三問臣年,真不世之遭逢也?!?lt;/p> <p class="ql-block"> 忠君與功名,幾乎就是古代中國讀書人精神與物質(zhì)的全部,能將一個頗有棱角、富有生氣的生命揉搓得如面團一般,柔順,服貼之態(tài)可掬。石門山數(shù)年的教誨,也無法使孔尚任徹底免俗,因為功名的獲得,往往是要以人格的喪失為代價,“福兮禍所伏”的。</p><p class="ql-block"> 匍伏的靈魂是無美可言的,下面這幾個細節(jié)我們不應當忘記。瀏覽過孔廟的康熙,隨便問了一句你孔家的古跡看完了沒有,孔尚任竟能回答的如此“機智”:“先師遺跡湮沒已多,不足當皇上御覽。但經(jīng)圣恩一顧,從此祖廟增輝,書之史策,天下萬世,想望皇上尊師重道之芳躅,匪直臣一家之流傳也。</p> <p class="ql-block">”康熙賜給衍圣公一首過闕里詩,什么“鑾略來東魯,先登夫子堂。兩楹陳俎豆,萬仞見宮墻”。就是這樣白開水一樣少滋乏味的詩,文才如孔尚任者,必能掂出其斤兩來??伤麉s佩服得五體投地,叩頭謝恩,說從古帝王過闕里只有唐明皇有一首五言律詩,也不過是感嘆孔子生不逢時,有德無位,哪象您的詩對圣道充滿悅慕贊美,真可謂超今越古。到了孔林,康熙當然要在孔子墓前又跪又叩。誰知在后面跟著跪叩的孔尚任心思全沒在尊祖崇圣上,跪叩間只盯著皇上的背臀,竟發(fā)現(xiàn)了御袍翠里有補綴燒痕,這下可了不得了,蝎蝎虎虎發(fā)起感慨來,什么“仰觀皇上恭儉至德”了,“媲美神禹”了。</p> <p class="ql-block"> 康熙隨便問問孔林有沒有占筮用的一叢五十莖的蓍草,沒有就說難有也罷,機靈的孔尚任卻說您圣上的鑾輿今天一經(jīng)過,這瑞草必定會生出來,到那時臣定“馳獻”。你想康熙是什么人,什么事看不透?當他指著一棵大樹問是什么樹的時候,聰明的孔尚任真稱得上第一流的機敏,只回答“俗名橡子樹”。這下康熙可就忍不住笑了,捅穿了說:“本名槲樹,乃木旁加斗斛之斛。朕胡人,不必諱也?!逼鋵嵳娴牟槐刂M,有意避開正說明你心中想著皇上是胡人。不過這也就夠了,康熙又看到了一個服服貼貼的讀書人,而且是一個有才華的孔子后裔。</p><p class="ql-block"> 暮色漸蒼時分,康熙起駕赴兗州。此時的孔尚任已薰沐焚香向先祖匯報已罷,正跪在老母親的膝下述說這一天間夢幻般的經(jīng)歷。兒哭著說,娘哭著聽。當然,這是和揚州屠城十日時的哭聲截然相反的哭聲。</p> <p class="ql-block"> 十二月初一,吏部的任命書就已飛至曲阜:“孔尚任、孔尚鉝陳書講義,克副圣懷,應將伊等不拘定例,俱以額外授為國子監(jiān)博士可也。</p><p class="ql-block"> ”剛剛還是一個白丁似的國子監(jiān)自費生,轉眼間竟成了一般是進士出身的國子監(jiān)的教授。</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二月初七,為剛上任的孔尚任在國子監(jiān)彝倫堂西階設了一座高高的講壇,鐘鼓聲里,圍繞在講壇四周的數(shù)百名八旗十五省的滿漢弟子,虔敬地向著壇上黃蓋下的孔尚任連拜三拜,而后聆聽這位圣裔的教誨。</p><p class="ql-block"> 高踞于皇帝國子監(jiān)講壇的孔尚任,是否有暇讓躊躇滿志的思緒穿過兩千年的歲月,去光顧一下設在曲阜民間的杏壇和杏壇上的那位布衣的祖宗呢?時間的潮水早已將孔尚任留在北京的足跡湮沒已盡,但是他心靈的軌跡卻印在了自己的詩文、尤其是《桃花扇》中。</p> <p class="ql-block"> 《桃花扇》孕之于石門山,成熟于江湖,誕生于京都。它的作者卻是隱于石門山,走出石門山,又復歸于石門山。</p><p class="ql-block"> 皇帝與山水,都與中國知識者結下了難解之緣,并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造成了他們雙重的性格和矛盾痛苦的人生。所幸的是中國知識者與山水的緣分要原始得多、深刻得多,不管皇帝的影響再漫長、再普遍、再暴烈,也不能從根本上動搖山水在中國知識者靈魂深處引起的共鳴,只要不能將他們?nèi)繗⒈M,就無法使他們?nèi)孔兂筛┦踪N耳的奴仆。</p><p class="ql-block"> 因為人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從他誕生那天起,就帶著大自然的胎記,自在,尊嚴,思索,創(chuàng)造,平等。而知識者,又是人類文明的先鋒和人類中最敏感者。</p> <p class="ql-block"> 這種和山水的與生俱來的緣分,從孔子到孔尚任可說是一脈相承的。</p><p class="ql-block"> 孔子不是十分贊嘆地說曾點和自己的志向一樣嗎?曾點的志向就是“在暮春三月,脫下冬裝換上春天的服裝,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個小孩,無憂無慮的在沂水里痛痛快快游游泳,而后在舞雩臺上清清爽爽吹陣子風,盡興了再高高興興唱著歌回家去?!?《論語》先進篇)這就是圣人,懂得生活、會享受生命的平凡的圣人。</p><p class="ql-block"> 曾經(jīng)印遍孔尚任足跡的石門山,而今在它的最高處雕刻著一個巨大的“歸”字,向著游人迎面而來,猶如一聲深情而又悠長的呼喚。</p> <p class="ql-block"> 洪升《長生殿》的創(chuàng)作始于二十八歲,定稿于四十三歲,其間三易其稿,熬去了十五年的光陰,直到五十一歲那年才得以付梓??咨腥蔚摹短一ㄉ取窐嬎加谌q左右,也是苦心經(jīng)營,三易其稿,歷經(jīng)近二十年,才在五十二歲上改定,而刊印則是到了他六十一歲,在朋友的贊助下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是從二十五歲時開始創(chuàng)作的,耗去了十五年的歲月,三十九歲上大體寫成,直到六十八歲時還在增刪,可謂是費盡了畢生心血。這部費去了畢生心血的著作,卻是在他凄涼地死去五十一年之后,才得以以抄本編刻成書的。</p><p class="ql-block"> 封建王朝到底亡了,皇帝也一個一個的死了,只有山水和這座鄉(xiāng)野間的孔林還在有滋有味地活著。夾在皇帝與山水之間的這三個寒儒,也許想不到他們和他們的著作,會活在山水與鄉(xiāng)野的記憶里,比一個個不可一世的皇帝、甚至整個封建社會的壽命還要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17年10月31日 14:28</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李木生,著名作家,散文家,詩人,高級編輯。1952年生于山東濟寧農(nóng)村,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曾出版詩集《翠谷》、傳記《布衣孔子》、散文集《喬木森森》等。散文集《午夜的陽光》獲山東省首屆泰山文藝獎,散文《微山湖上靜悄悄》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首屆郭沫若散文隨筆獎,散文《唐朝,那朵自由之花》獲中國散文協(xié)會冰心散文獎,作品入選全國各種選刊、選本、大中小學讀本及初、高中試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