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 06 10 — 2025 06 11</p> 和田博物館, <p class="ql-block">博物館大廳壁畫 —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p> <p class="ql-block">《中國現(xiàn)勢新地圖》地毯</p><p class="ql-block">中華民國(1912年 — 1949年)</p><p class="ql-block">這件栽絨毯于1995年在皮山縣征集。棕地,紅邊,以紅、棕、黃等色栽絨織出中國地圖,上面織有漢、維兩種文字的“中國現(xiàn)勢新地圖”字樣,下面左右兩邊分別織出漢、維兩種文字的“縣長劉學(xué)漢贈1949”“皮山縣人民政府存念”字樣。栽絨毯中部為1949年的中華民國地圖,全國37省均用簡稱標(biāo)識在地圖上。</p> <p class="ql-block">三弦樂器</p><p class="ql-block">唐代(618-907年)</p><p class="ql-block">此器與琵琶類似,在中原和西域地區(qū)都十分流行,西域和敦煌壁畫中常見這類樂器形象。</p> <p class="ql-block">連體雙鳥木雕(漢至?xí)x代)?</p><p class="ql-block">山普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雙鳥連體造型融合佛教“共命鳥”與中原“比翼鳥”意象,是多種文化因素融匯與絲路文化交流的代表之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博物館的鎮(zhèn)館之寶</span></p> <p class="ql-block">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hù)膊” (復(fù)制品)</p><p class="ql-block">東漢晚期至三國(2世紀(jì)中期一280年)</p><p class="ql-block">1995年民豐縣尼雅遺址出土。</p><p class="ql-block">原件為漢代織錦國寶(藏于新疆博物館),色彩絢麗,紋樣神秘,篆體文字蘊(yùn)含天文占卜意義,反映漢朝織錦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全國一級文物且禁止出境展出。</p> <p class="ql-block">“元和元年”錦囊</p><p class="ql-block">東漢(25-220年)</p><p class="ql-block">尼雅遺址出土,以五色織錦制成,囊身織有東漢章帝年號(84年),是目前唯一有紀(jì)年的漢代織錦,為研究漢錦工藝提供關(guān)鍵標(biāo)尺。??</p> <p class="ql-block">玉猴</p><p class="ql-block">清代(1616-1911年) </p><p class="ql-block">以白玉雕琢而成,造型為1只蹲坐狀的大猴,懷抱1只小猴,肩部騎有1只小猴,寓意“輩輩封侯”。</p><p class="ql-block">推測為中原玉工作品。</p> 約特干故城 <p class="ql-block">約特干故城坐落于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和田縣巴格其鎮(zhèn),占地157畝,總建筑面積達(dá)7萬平方米。其原型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于闐古國都城(公元前2世紀(jì)至北宋)</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樓</p> <p class="ql-block">沙埋故城</p><p class="ql-block">古之于闃,卽今之和田。古于闃國是一座被黃沙掩埋了的城邦,在我們腳下6米的地底層;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玄奘取經(jīng)回國途徑于闃時,就寫下了“氣序和暢,飄風(fēng)飛埃”的記錄。斯坦因也曾寫過一本《沙埋和闃廢墟記》記錄了他第一次來到和田的印象。故城城墻腳下的沙水環(huán)繞的景觀,是沙埋故城的景觀效果,體現(xiàn)了故城的過往今生。(摘自景區(qū)標(biāo)牌說明)</p> <p class="ql-block">城墻上的角樓(鼓樓)</p><p class="ql-block">城墻四個角樓相同。</p> <p class="ql-block">城中城 — 蘇密古堡</p> <p class="ql-block">七鳳塔</p> 團(tuán) ? ? 城 <p class="ql-block">和田市團(tuán)城位于新疆和田市中心區(qū)域,原為歷史悠久的"鴿子巷",2016年啟動保護(hù)性改造工程后轉(zhuǎn)型為集居住、商貿(mào)、文旅于一體的活態(tài)歷史街區(q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