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金蟬伴我度盛夏

穆懷書

<p class="ql-block">今天開始進伏了,發(fā)一篇舊作《金蟬伴我度盛夏》。這篇拙文曾發(fā)表在《天津散文》和《天津日報》生活版。感謝編輯老師的精心采編!讓我們平安度夏!</p> <p class="ql-block">金蟬伴我度盛夏</p><p class="ql-block">穆懷書 </p><p class="ql-block"> 小暑剛過,天氣越來越熱。那日早上突然發(fā)現(xiàn),在窗臺上有一只蒼蠅,便去拿蠅拍準(zhǔn)備打死。我揮動蠅拍,它一動不動。我再仔細(xì)看,原來是一只翅膀很小的蟬,比蒼蠅大些的幼蟬,剛剛出土吧。我想,它一定是在地下呆了好幾年,終于由卵變?yōu)槌上x??粗@只初到陽光大世界的小幼蟬,不忍心讓他葬身于我的蠅拍之下,要讓它快快長大,在盛夏來臨時,參加夏蟲大合唱,于是我便打開紗窗放飛了那只小幼蟬。 </p><p class="ql-block"> 提起蟬,最難以忘懷的事。每到炎炎盛夏,特別是午后高溫中“滋滋”的蟬鳴聲不絕于耳。據(jù)說,蟬長成成蟲后,要經(jīng)過五次蟬蛻,四次都是在地下完成,出土后爬到樹上進行最后的蟬蛻,由淺黃色蛻變?yōu)榻鸷谏?,人們非常?zhǔn)確地稱之為“金蟬脫殼”。蟬翼也長得碩大且非常透亮,可見人們把薄東西比喻“薄如蟬翼”恰如其分。金蟬發(fā)出“滋滋”的叫聲,也有俗名叫“知了”,雄性知了靠腹部腹膜的振動,滋滋的聲音吸引雌性知了,完成交配而產(chǎn)卵,繁育下一代。 </p><p class="ql-block"> 烈日下金蟬的滋滋聲就在耳邊。小的時候住平房,每棵樹都高過房頂,那時沒有空調(diào),敞開窗戶,聽著知了叫聲午睡,睡得很香,很甜。天津小孩子叫它“滋剌子”。小伙伴在一起找根竹竿,竹竿頭裹上自己用松香熬成的黏膠,在樹下粘滋剌子,受驚擾的滋剌子,在小孩的手里就是不叫,于是找根線繩拴在它的身上,然后放回樹上,扽著線繩不讓它跑了,靜靜地等著它發(fā)出“滋滋”鳴聲,但是等了許久就是不叫?,F(xiàn)在想起來是不是一只雌性滋剌子?所以我沒有親眼近距離看到過滋剌子像蟈蟈那樣發(fā)出的滋滋聲?,F(xiàn)在,在高樓大廈林立的鬧區(qū)很少能聽到你方唱罷我登場,此起彼伏交織一起蟬的長鳴聲。 </p><p class="ql-block"> 為了統(tǒng)一稱呼,我還是叫蟬吧。說起蟬,蟬的典故很多,一個人被困時巧妙脫身,也叫“金蟬脫殼”?!绑氩断s黃雀在后”,說的是光顧眼前利益,不知危險尾隨的典故,人人皆知。東漢時期的“呂布戲貂蟬”,因為,貂蟬的樣貌美麗被世人傳為佳話,可見當(dāng)時蟬的魅力也是地位的象征。 </p><p class="ql-block"> 說蟬的典故還有很多,金蟬定律就是很好的人生定律。蟬的一生可分為兩個階段,地下生活和地上生活。地下生活一般要隱忍三四年甚至達到十七年,是一種生命力很強的昆蟲。而一旦出土變?yōu)榻鹣s,也到了生命的最后輝煌,它出土以后在炎炎夏日里,雖然可以活十幾天或幾十天,卻是盡享歌唱,盡享陽光,也是蟬的生命最輝煌的時刻,完成繁育下一代的使命。這就是金蟬定律。金蟬定律,告訴人們要想人生事業(yè)得到成功,就要經(jīng)得住冰雪嚴(yán)寒的考驗,就要經(jīng)得住長時間的寂寞。堅持不懈,經(jīng)過長期積累和沉淀,厚積薄發(fā),才能贏得人生的精彩。 </p><p class="ql-block"> 古人以蟬明志,借蟬托物,把蟬視為高潔的象征,古代名人故事和古詩,激發(fā)后人熱愛生活的勵志,陶冶人們的情操。初唐四杰駱賓王的《在獄詠蟬》:“西路蟬聲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云。露重飛難進,風(fēng)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心?”駱賓王在獄中一首《詠蟬》,托物言志,表達了剛正品格和受到被打壓的境況。唐代李商隱的《蟬》:“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北磉_了詩人因仕途不滿,忿懣的情緒。唐代詩人虞世南的《詠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fēng)”流露出一種自信和自豪,使人們領(lǐng)略到“居高聲自遠”的氣質(zhì)。 </p><p class="ql-block"> 不論是蟬的勵志典故也好,或古人借蟬賦詩抒發(fā)情感也罷,總之,我還是很懷念小時候,“梧桐樹下聽蟬鳴,盛暑相伴野趣生”的夏日樂趣。</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穆懷書 天津散文研究會理事、天津市河西區(qū)作協(xié)會員、天津知青文學(xué)社成員、《山西作家》創(chuàng)聯(lián)編輯、《天津散文》編輯。文章散見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工人報、中老年時報及網(wǎng)絡(luò)平臺,著有原創(chuàng)文學(xué)《追夢呼倫貝爾》文集獲第二屆中國知青作家杯征文一等獎、另著有《閑草集》(散文輯)并部分文章獲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