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號:45715776</p><p class="ql-block">昵稱:.虛空子</p><p class="ql-block"> 文/龔立人</p> <p class="ql-block">自從2017年4月腦梗之后,左邊肢體不便,更加“陽”過之后,混身無力,2020年便用上了電動輪椅。這次為圓一個三十八年回故里的夢,老伴為我又買了一新的電動輪椅,比原先的稍小一些,也更輕,車架10公斤,加上電池14公斤。便于裝在轎車上和折疊后放在臥鋪車下。這樣,回歸雁窩島,我也可以跟隨大家到處走走,看看,否則寸步難行。這次,這個電動輪椅為我的回鄉(xiāng)之行立下了大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車架、坐椅、四輪、電機、電池加上控制器組裝在一起,構(gòu)成電動輪椅,取代了我不能正常行走的雙腿,讓我這殘疾人氏也可以跟上大家的步伐,行進在八五三,雁窩島的大地上,心中無比的竊喜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5月31日下午,我獨自駕輪椅從雁窩島賓館出來,想去找找我曾經(jīng)住過八年的房子看看,以懷舊。</p><p class="ql-block">我從雁窩島大街左拐向北進入中央路對著“文化中心”(過去的大食堂、大禮堂、電影院)行進,過了東直街在“文化中心”前拍了幾張照片,便又順東直街右行。80年代我離開農(nóng)場時,東直街是農(nóng)場場部主要的一條東西路。不久我就看到左邊“八五三幼兒園”,這是過去總場機關(guān)托兒所的原址上建的,宏大氣派得多了,而且彩旗、彩帶、氣球裝扮得非常熱鬧,一想,明天是“六一”,一定有活動。心想剛才把兒子一起叫出來好了,他可是從這個托兒所升入清河一校的。</p><p class="ql-block">我繼續(xù)東行,去找我的“家”,路兩邊的房屋變化很大,不是很新就是很舊,都不是原來的樣子。我在估計差不多的地方,向左拐過一個小橋向坡上走,但到第二排房子處,左看右看都不是,于是退回到東直街上。忽然看到汪于岡走來,他猜到我是來找“家”的,便走過來,原來我多走了一個路口。</p><p class="ql-block">找到“家”了,我對門是公安局的王平安,邪對門的是組織部的胡軍,我房后是交通科的張健。由于傳勇現(xiàn)在不住這,這當作倉房用,所以門鎖著。我在房后那塊園子前停車看,想了很久,往事一件件如幻燈畫面一樣在腦海中飄過。</p><p class="ql-block">路邊搔白首,流年忽閃過。汪于岡告訴我,我挖的菜窖因為是磚砌的,所以現(xiàn)在傳勇還在用。</p> <p class="ql-block">回到八五三,回到雁窩島,輪椅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走,仿佛有了魔力,她如同時空穿梭器。我在輪椅上看的一草一木如同一個開關(guān),隨時為我打開記憶庫的大門:當輪椅上的控制器的提示音:“倒車請注意”響起,我的記憶穿越到38年甚至60年前。</p> <p class="ql-block">那天在“雁窩島濕地博物館”的標本和實景場地觀看,看到那么多的野生動物標本,腦海中立馬多了許多親身近距離與野生動物接觸的場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與狼同行。</p><p class="ql-block">65年深秋的一個夜晚,我與一只和小馬駒一般大小的狼同行了一里多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晚我從分場回一隊,剛過了七一橋,便看到一只狼和小馬駒般大,立即緊張起來,我只背了個書包,兩手空空。想起老職工告訴的,踫上狼一定不要慌。千萬別跑,你無論如何也跑不過它的。我不能蹲下身去找東西,以免驚動它。我摸出鑰匙鏈,把上面的一把水果刀打開拿在手中,把腳步慢慢加快到行軍速度(相當于輪椅的最大時速六公里)然后一直保持。它開始在路的右邊,離我7~80米,逐步向我靠近到4~50米與我平行。我的臉朝前方,只用眼的余光注視它,然而心跳加速,就這樣與狼同行了一里多路??斓叫竽僚艜r,突然傳來一聲馬嘶聲,可能是馬聞到了狼的氣息,接著又聽到了馬夫的么喝聲。狼停頓下來,接著它離我遠去,向北奔草甸子深處跑去。我的心跳終于平靜下來,才覺得襯衫已經(jīng)濕了。</p> <p class="ql-block">2、狼趕豬。</p><p class="ql-block">68年11月的一天晚上,我打夜班,開尤特去把西蒿塘11號地把已扒下晾曬在地里的玉米拉回曬場,一個女工班和一個男工班裝卸車。已經(jīng)拉了三趟,第四趟我讓大家少裝玉米,一起和我回去吃夜班飯。車在田間道上走到10號地時,這個地號種的小麥,地已經(jīng)翻了。這時我突聽后邊拖車上的人們叫了起來:狼趕豬……真的是狼趕豬……我把車頭扭向大家喊的地方,車燈光下我看到一只狼叨著一只有200斤的豬的一只耳朵,用尾巴抽打著豬屁股。那肥豬不吭不叫,跟著狼跑得飛快。我把燈一閃一閃,同時按響喇叭,車上的人們一起大聲呼喊,狼終于戀戀不舍地松開了豬耳朵,慢慢跑開。我讓四個小伙子手持四把四齒鋼叉去吧豬趕回畜牧排。我想,他們四人半個多小時也會回來,結(jié)果我們大伙吃完飯又在食堂睡了一覺,過去兩個多小時,四人才回來。他們說:這頭笨豬,救了它,打著都不肯走。</p> <p class="ql-block">3、野雞大聚會。</p><p class="ql-block">65年秋天的一個黃昏,太陽還未落,離地平線還有一丈多高。我從分場回隊,過了七一橋,走著走著發(fā)現(xiàn)了異樣,路左邊的1號地里落了滿滿半個地號的野雞,在雞群的前方十幾米的地方站著雌雄兩只大野雞,大概是雞王和雞后在訓話。我走進地號向它們走過去,走到離它們不到五十米的,雞王和雞后便向西飛去,接著整群野雞飛了起來,黑壓壓一片把夕陽遮住,估計總有幾萬只吧。我走到它們站過的地方,看能不能找到野雞蛋,結(jié)果連雞糞都沒有,心想野雞比人還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p> <p class="ql-block">4、黃鼠狼大遷徙。</p><p class="ql-block">66年春的一天我去石灰廠拉石灰給基建班蓋房子用。我的車拐進水泥廠的路口,下了第一個坡,正在下第二個坡時,看到前面路上估計有近四米寬黃黃的水在流動,可是不對,因為是從右邊的草甸子向路左邊的山上流。水怎么能往上流呢,車再近點,看清了,流動的不是水,是黃鼠狼的集團軍。我加大油門,離它們越來越近黃鼠狼根本不理我,還是朝山上流去。離它們還有7~80米時,看到了草甸子中黃鼠狼尾,離它們20米時,黃鼠狼群體過境。我下車看了一下,黃鼠狼群踩踏的野草近五米寬。估計有幾十萬只。我唯有慨嘆了再慨嘆!</p> <p class="ql-block">5、與大黑瞎子失之交臂,卻意外發(fā)現(xiàn)寶藏。</p><p class="ql-block">69年3月末,為連隊拉石頭蓋房子打地基用(四分場沒有一塊石頭)。從大柞樹往南的一條窄路通往四分場的石場,這條路也是通往五林洞的路,3月2號珍寶島戰(zhàn)事失利后,為軍需擴建了這條路,伐到了沿路的許多樹,都簡單推在路兩邊,一天我去拉石頭突發(fā)奇想,為什么不派人來把路兩邊伐倒的樹木收拾出來拉回去?問題是現(xiàn)在這塊林版已經(jīng)從八五三的版圖劃歸了林業(yè)局,我恰好認識林業(yè)局這塊林版的巡查員老張,于是從石場又往里開去,想試試能不能碰上老張。真是無巧不成書,就在我開進20多里也沒個人影,失望地拐回來時,就見從右邊山上走出一個人。便下車走過去和老張打招呼,并遞上一棵迎春香煙(那時我吸煙,迎春煙0.28一合,算是比較好的)。</p><p class="ql-block">我和他商量能不能把路兩邊的倒樹拉走?他對我說原則上是不行的,但你們?nèi)粢該鞜駷槟康氖强梢陨塘康?。但只能是歪歪扭扭的,成材的不行。他對我揚了一下他手中的鋼印錘,只要在截面上敲上一錘,就有一個紅鋼印在上面,這樣的木材便不能拉走。最后與他商量的結(jié)果是成材的木頭當天必須拉走,但每天留下一兩棵讓他敲上鋼印作作樣子。</p><p class="ql-block">我回隊后立即向連長顧維新匯報,他便派副連長李漢文帶20個知青在有木頭的路邊搭帳篷撿木頭。但這些知青有清華附給毛主席寫信的紅衛(wèi)兵和北大附江青給披過大衣的紅衛(wèi)兵,實在不好領(lǐng)導,不到一周李漢文便被氣得卷包回隊。顧維新就只好派我去,我把尤特交予呂景業(yè)便上了山。</p><p class="ql-block">十來天后撿木頭的地點越來越遠,而且一分場六隊也派人來撿。一天上午大家在截木材,我便拿一把小的剝離斧進山去想找新的木源。</p><p class="ql-block">我走到一個山谷,遠遠看山谷中央有兩個大鼓包,厚厚的雪蓋著看不出是什么,倒象是飛來巨石。我便邁進沒膝深的積雪向那鼓包走去。在離鼓包不到一百米時,我嚇住了,不敢走了,也不敢退,我靜立當場,額頭上流下冷汗。我心想,這時候黑瞎子應(yīng)該還在蹲倉???因為橫在我前面一米多一行足印實在嚇人,一個足印6~70厘米長,一個步幅一米來長,明鮮是一個足有7~800斤體重的黑瞎子。我佇立良久,看著足印向右邊走去的方向,拐過一個山包不見了。于是我大聲呼喊“哦…荷……我來了……”,聽著山谷中“哦…荷……我來了……”的回音一陣陣響過后,我壯著膽子跨過了那行足印,走近鼓包用斧子把積雪清出發(fā)現(xiàn)是被伐倒多年的紅松木材,每棵4米長,每棵的直徑都在50厘米之上。我知道這一定56年的老鐵兵或58年的轉(zhuǎn)業(yè)官兵伐倒的,被遺忘的。我心中大喜,把剛才的驚嚇全忘了,因為我找到了寶藏,足足有200多方(立米)的一等紅松木材。</p><p class="ql-block">便立即去找林業(yè)局的老張,帶他來看過,確定這批木材的所有權(quán)應(yīng)歸八五三。我向顧維新報告,連里派了兩臺東方紅帶兩頭老牛,以便把木材拉到路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回到現(xiàn)實中,我更體會到雁窩島濕地保護的重要性!地球不僅僅只是人類的!</p> <p class="ql-block">坐輪椅來到八五三幼兒園慶六一大典的現(xiàn)場,江成恒把幼兒園園長和副園長介紹給我和我兒子。龔昀握住園長的手很是激動,告訴她自己就是從機關(guān)托兒所升上清河一校的,那時的托兒所只是一排平房,如今變化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來到“小紅花藝?!保驗榱环偶?,沒有學生來校,一進門看到一幅巨照,王震在北京接見小紅花藝術(shù)團,和一個小女孩握手。傳勇過來問我:你知道那孩子是誰嗎?</p><p class="ql-block">我說:不知道。</p><p class="ql-block">“你認識的?!?lt;/p><p class="ql-block">“喔?”</p><p class="ql-block">“她是趙美江的女兒?!?lt;/p><p class="ql-block">我想,是認識的。那時我住那棟房子西頭,隔壁是趙美江,再去過是董瑞辰,房東頭是王學文。四人都是清河中學的老師。這時,40多年前趙美江領(lǐng)著叫我“伯伯”的小女孩和照片上的女孩臉慢慢重合。</p><p class="ql-block">感覺:時光催人老,白首輕輕搖!</p> <p class="ql-block">坐輪椅在“雁窩島版畫藝術(shù)博物館”觀看,龔昀把我叫過去,我過去一看是版畫藝術(shù)家丁立江的照片,他是我?guī)У牡谝粋€高中畢業(yè)班的學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還看到了張朝陽的版畫作品,他也是北京知青。66年5月我本應(yīng)去佳木斯參加社教總團的集訓。卻被張漢榮書記扣下寫王學英大姐的材料,漢榮書記為我向總團請一個月的假。我在招待所與張朝陽住一屋,他被顧震夷和方元留在展覽館搞版畫創(chuàng)作。那時紅衛(wèi)兵是新事物,農(nóng)場也有赤衛(wèi)隊成立,我寫了一首長詩《赤衛(wèi)隊之歌》,總場廣播站播放了,張朝陽手抄了那首詩贊不絕口。我倆交往甚密,可惜我去佳木斯參加集訓一別再也未見過,所以在他的作品前停留了好久,以體會他作品的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藝術(shù)源于生活,八五三就該是北大荒版畫派的故鄉(xiāng)。</p> <p class="ql-block">坐在輪椅上拍著小清河水庫的全景時,想到八五三的自來水燒出的開水口感為什么那么好?因為自來水源是全封閉的,水源來自地下的泉水和群山半年多的積雪,和夏天的雨水。是大城市的自來水源經(jīng)過各種污染后再凈化無法比的。</p><p class="ql-block">生活在八五三的人真有福??!</p> <p class="ql-block">從總場去四分場已經(jīng)不走小青山、大和鎮(zhèn)、大柞樹、一分場一隊、六隊、老牛圈、四分場六隊、四隊。而是改走原三分場、五分場(天鵝島)經(jīng)原四分場五隊、一隊過七一橋到雁窩島,沿途看到的不是萬頃麥田,而是萬頃稻田。五隊、一隊的住宅變稻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受土地集約經(jīng)營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的眼界由雁窩島放大到八五三,八五三現(xiàn)在的代名詞本就是雁窩島,雁窩島長大了。如今我要眼光放大到北大荒。</p> <p class="ql-block">去虎頭要塞,參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終結(jié)地,去感受北大荒這片土地是經(jīng)過戰(zhàn)火的考驗和革命先烈鮮血的洗禮。</p> <p class="ql-block">去烏蘇里江源頭看江對面的俄羅斯,心想那邊本應(yīng)是華夏的版畫。</p><p class="ql-block">輪椅來到一座紀念碑前,是胡耀邦游江處。還是大人物好啊,游個泳就會有人立碑,我曾經(jīng)常在七一橋下游泳,怎么就忘了在橋上刻一行字:“龔立人游泳處”。不過不久我就發(fā)現(xiàn)我不刻字是對的,否則就是缺教養(yǎng)。因為我作了個小視頻“胡耀邦游江處”,竟然發(fā)不出去,試了幾次也不行,我便把那六個字去掉,立馬發(fā)了出去??磥泶笕宋镆膊蛔杂砂?!</p> <p class="ql-block">去珍寶島圓了一個夢,那年二十一團組建擔架營,我因為是“可教子女”而未能入選。這次我來到那塊刻著“中國.虎林 珍寶島”的巨石前。把拐棍象持鋼槍一樣抱在胸前照了一張像。表達了我捍衛(wèi)國土的赤膽忠心。</p> <p class="ql-block">輪椅在大頂子山頂上到處行走,感受赫哲圣山,東極之巔,一覽眾山小的意境,海拔801米,是國土最東邊最高處。從白云間看到山下遠處的烏蘇里江如一條蜿蜒的小溪,不由得不感覺大自然的浩瀚和人類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從八五三經(jīng)饒河去建三江行進在那寥廓的大地是,感受北大荒的大,最大的管局,最大的稻田的浩淼。從建三江經(jīng)過同江直奔扶遠,去感受另一極——“東極”。</p><p class="ql-block">一千多公里的路兩邊不是一望無際的稻田,就是一個又一個看不到邊的濕地保護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心想“大荒”還真是“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撫遠的“東極廣場”是每天清晨最早迎來第一縷陽光的地方。這一縷陽光要跨越四個時區(qū)撫慰中華大地。追逐陽光的最佳地點,就是這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的東極廣場。</p><p class="ql-block">我看到廣場邊上一塊國界碑,心中油然出中國公民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感受了中華大地每天第一個東方紅的地方的魅力后,當然要去就在附近的“撫遠三角洲”(黑瞎子島),去邂逅我56年前失之交臂的黑瞎子。這個約崇明島1/4大的小島上的“熊園”有野生黑熊100多頭。乘坐防彈車進入熊園轉(zhuǎn)一圈確實見到了許多黑熊,有的甚至靠近慢行的防彈車,拍著車窗玻璃,似在討要吃食。</p><p class="ql-block">同一個地球,人和野生動物本就該和平共處。</p> <p class="ql-block">在三江口看到黑龍江的黑水與松花江的黃水并行而不融,我想到了太極圖和陰陽哲理,感受華夏先哲的偉大,因為在自大的歐洲人的哲學里是沒有陰陽的。莫不是中國小學生都熟知“陰陽”就可以到歐洲開宗立派,當然只是笑談。</p> <p class="ql-block">在佳木斯沿江公園,看到了知看廣場。激起了我的知青情懷??磥碛兄嗲閼训牟粌H僅是知青。佳木斯市政府和人民一樣有著知青情懷,共和國也有著知青情懷!</p> <p class="ql-block">知青。遠遠不是全國幾千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那么簡單;也遠遠不是淹沒在故紙堆里的一個歷史事件那么簡單!知青的作用已經(jīng)在歷史的進程中逐漸顯現(xiàn),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嚴重,嚴重到影響到國運。</p><p class="ql-block">我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知青,二十四個寒暑的北大荒生活為我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和一腔的知青情懷。此生值了!</p> <p class="ql-block">這一趟走下來。終于對“北大荒”這三個字有了些明悟:</p><p class="ql-block">“北”:北極所在的方向。與“南”相對。地圖為上,最上邊的地方,邊陲所在。如北大荒在中國版畫的最北、最東。</p><p class="ql-block">“大”:本義是容量、體積、面積、數(shù)量、力量、年齡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的對象,與“小”相對,后引申出“范圍程度深廣”、“年輩較長”、等意義,又作為敬詞來使用。引申出恢宏、浩瀚、寥廓……如北大荒擁有土地總面積5.54萬平方公里,現(xiàn)有耕地4800萬畝、林地1384.2萬畝、草地515.3萬畝、水面381.4萬畝。相當N個歐洲國家的面積總和。</p><p class="ql-block">“荒”:本義指荒蕪。組詞有:荒涼,荒漠,荒蕪,荒野,荒廢,荒原,荒地,荒島,荒郊,荒無人煙……荒得人心發(fā)慌。</p><p class="ql-block">但華夏自古有一重要的哲學奧義:物極必反。</p><p class="ql-block">你看克拉瑪依和大慶油田,無不出自荒漠和荒原。</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這塊荒原擁有共和國最優(yōu)質(zhì)的土地資源,國內(nèi)最肥沃的土地,最純凈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豐富的水利資源、林業(yè)資源、動物資源、植物資源、礦產(chǎn)資源,最青的山,最純的水,最遼闊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千嬌百媚集于一身,富庶美麗的北大荒成為祖國的一塊風水寶地。</p><p class="ql-block">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已成了共和國的大糧倉,每年為國家貢獻400多億斤糧食。</p> <p class="ql-block"> 輪椅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電動輪椅闖關(guān)東,</p><p class="ql-block">千里關(guān)山仍輕松。</p><p class="ql-block">踐我重回雁鄉(xiāng)夢,</p><p class="ql-block">小小輪椅是首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龔立人 2025/7/18 完稿于天津海河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7/19 編輯于天津海河畔</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