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清晨,坐電梯登上樓頂,雄偉壯觀的卓達拉山在朝陽的照射下,呈現(xiàn)出金色,雖然山峰上積雪不多,但還是金光燦燦。 在甘孜縣雍康大酒店屋頂露臺拍攝的卓達拉山日照金山。 卓達拉山及其群山。 早餐后退房,開啟下一段旅程。經(jīng)國道G317線、國道G227張孟線、省道S454線,目的地是色達縣。 卡瓦洛日雪山。<div> 卡瓦洛日雪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龍縣大蓋鄉(xiāng)境內(nèi),距離新龍縣城 90 公里,是橫斷山系· 工卡拉山脈的主峰,海拔 5992 米。</div> 海拔3986米的洛戈梁子。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下雄鄉(xiāng)境內(nèi),地處川西高原,是國道 G317 線的重要進出通道,海拔 3980 米,山上常年積雪,空氣相對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qū)的 50%。<br> 甘孜的甘孜,攝影的天堂。 潔白的哈達獻給親人。 從洛戈梁子看海拔為 5992 米的卡瓦洛日雪山。 山體龐大,連綿不斷,卡瓦洛日雪山及其群峰橫亙在洛戈梁子草原北部。 經(jīng)幡營地。 3980米的海拔高度,貧瘠的山坡地,脆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仍然擋不住植物的生長,它們適時綻放出艷麗的花朵,裝點著大自然,展現(xiàn)出頑強的生命力。 碧藍的天空,潔白的雪山,漂亮的旗云,青翠的草原,蜿蜒的道路,白色的氈房,黑色的牦牛,盛裝的游人,一幅優(yōu)美的風(fēng)景畫,一首和諧的田園詩。 遼遠的天空,連綿的雪山,廣袤的草原,恬靜的牦牛,悠閑的游客,絕美的畫面讓我想起了那首悠揚的《天邊》:<div> 天邊有一對雙星<br> 那是我夢中的眼睛<br> 山中有一片晨霧<br> 那是你昨夜的柔情<br> 我要登上 登上山頂<br> 去尋覓霧中的身影<br> 我要跨上 跨上駿馬<br> 去追逐遙遠的星星 星星<br> 天邊有一棵大樹<br> 那是我心中的綠蔭<br> 遠方有一座高山<br> 那是你博大的胸襟<br> 我要樹下 樹下采擷<br> 去編織美麗的憧憬<br> 我要山下 山下放牧<br> 去追尋你的足跡 足跡<br> 我愿與你策馬同行<br> 奔馳在草原的深處<br> 我愿與你展翅飛翔<br> 遨游在藍天的穹谷 穹谷。</div> 洛戈梁子有一大片高山草場,這里牦牛成群,經(jīng)幡飄動,寺院大殿高聳,太陽能光伏板成片。 兩匹馬,一白、一棕,互相親昵。 瑪尼堆上一顆頭角崢嶸的牛頭,背后是雪山和草原。牛是草原人民最重要的生產(chǎn)資料,也是草原人民心中的圖騰。 則色村。 路邊的青稞綠如絨毯。 山間的野花把草原點綴得生機盎然。 乃龍山埡口,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縣,是色達縣到甘孜縣的必經(jīng)之處,地處甘孜州北部,康北地區(qū)腹心地帶,乃龍山坐落在甘孜縣東北的四通達鄉(xiāng)境內(nèi)。<br> 乃龍山埡口海拔 4580 米,其主峰海拔 4610 米,是四川省境內(nèi)海拔最高的公路埡口之一。 在藏語中 ,“乃” 意為 “存在神靈之地”,“龍” 為溝谷之意,“乃龍”、“乃日” 系圣地圣山的總稱,稱為“乃龍山”,是朵康地區(qū)聞名遐邇的神山,全稱東谷索朵乃。這里有眾多的藏傳佛教遺跡,是當?shù)夭孛裥闹械氖サ亍?lt;br> (注:朵康地區(qū),“朵” 在藏語中的本意為水匯合地方,引伸為四通八達之地;“康” 指 “邊地”,是相對于 “衛(wèi)藏” 中心地區(qū)而言的?!岸淇怠?合在一起意為 “四通八達之邊地”。)<br> 從埡口望去,可以看到連綿的雪峰,山頂積雪終年不化,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銀色的光芒,與湛藍的天空、潔白的云朵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如詩如畫的美景。 掛在山腰的成那線(成都~西藏那曲的G317國道)。 盤山路蜿蜒曲折(如上圖),其驚險程度超過G318國道的天路十八彎。 塔子鄉(xiāng),1936年紅軍北上左路軍宿營地。 路邊絕壁,亂石勢如壘卵。 魅力甘孜,海拔3950米。 色達縣東嘎寺?!睎|嘎” 意為 “白海螺”,該寺由第一世東嘎活佛桑桑鄔金大師創(chuàng)建于公元 1686 年,位于縣城西郊約 6 公里處,坐落在一座形似白色海螺的神山上,是色達三大寺院之一。 14:30,到達色達縣縣城色柯鎮(zhèn),入住色達世際大酒店。 色柯鎮(zhèn)的街道。 獨具特色的路燈。 在酒店外廊拍攝的色達縣縣城一角。 色達縣縣城色柯鎮(zhèn),海拔 3893 米。 色達金馬廣場紫銅金馬塑像。<br> 這座在藍天白云下騰空而起的金色神駒,正像從草原傳說里奔出來的精靈,蹄下生風(fēng),鬃毛飛揚!<br> 這尊紫銅駿馬高7米、長3米,座西向東立在大理石基座上。<br> 馬是草原人的精神圖騰,象征著不屈不撓的精神。 色達縣縣城被譽為格薩爾英雄城。 從甘孜鎮(zhèn)到色達縣色柯鎮(zhèn)近150公里,行駛在青藏高原東緣的橫斷山脈,川藏317國道(成那線)上,地形險峻、平均海拔高度遠超普通公路、氣候惡劣、地質(zhì)災(zāi)害頻繁、彎急、坡陡、路窄,極大增加了行車風(fēng)險,所以,被一些人冠以“死亡公路”,在這條崎嶇高原公路上,駕駛起來充滿挑戰(zhàn),不過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嘛。但是,這段路自然風(fēng)光和人文景觀并重,沿途的藏寨、寺廟等藏族文化元素豐富,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