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從化溫泉小鎮(zhèn),便來到了從化溫泉小鎮(zhèn)。驅(qū)車即將進(jìn)入小鎮(zhèn),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轉(zhuǎn)盤路中間的圓臺形噴泉,然后經(jīng)過橘紅色瓦當(dāng)、白底墻面、灰色圓柱、大門正上方刻寫“從化溫泉”四個大字的門樓,便進(jìn)入小鎮(zhèn)。直走一段柏油路,然后左拐過流溪河大橋,便進(jìn)入小鎮(zhèn)度假核心區(qū);過橋右邊是沿河而建的廣東溫泉賓館,我們過橋繼續(xù)左拐,沿著溪邊的柏油路順流而下,經(jīng)過多家度假酒店,最后過橋便來到翠島度假村,下午兩點左右入住廣州翠島酒店。 下午三點四十五分許,開啟了度假區(qū)徒步游。我們一行沿著流溪河河邊棧道,邊走邊賞邊聊,漫步河邊,天高云厚水闊,微波蕩漾,對岸依山而建,樓房、洋房林立,有高有矮,錯落有致,屬于商品房區(qū)域。白云、遠(yuǎn)山、房屋、河邊蒼翠古樹,倒映水中,向我們展現(xiàn)一幅長長的山水畫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荔圃(荔枝)島大橋</p> 繼續(xù)往前走,便來到“荔圃溫泉酒店”大橋橋頭,大橋是三孔石拱橋,橋面微拱,原來荔圃溫泉酒店也在一個獨立的小島上。橫穿大橋,便來到河邊草地綠化帶,走著走著,一樹開滿紅彤彤花朵的喬木吸引著我的眼球,于是走過去,不近看不知道,原來是一樹粉紅色的蓮霧果實,就像掛滿了粉紅色的風(fēng)鈴,樹下滿草地都是,有的已經(jīng)開始腐爛,有的剛剛掉落,看來無人問津,應(yīng)該不太好吃。第一次見過樹上長的蓮霧,備感好奇,于是品嘗了一顆,淡淡的甜味,水分充足,怪不得“自生自滅”。往前走,相隔不遠(yuǎn)處還有兩棵蓮霧,成熟的果實同樣掛滿枝頭,掉落一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碧浪橋</p> <p class="ql-block">走著走著,不知不覺來到進(jìn)入度假區(qū)的大橋,也是一座石拱橋,大橋有四個圓弧拱、拱與拱之間有四個小孔洞,橋與岸相連處各有兩個小孔洞。據(jù)了解這座橋叫做“碧浪橋”。走到碧浪橋就來到了廣東溫泉賓館,單檐、碧瓦、四柱三門門樓,加上門口兩頭喜氣洋洋的雄獅,顯得莊重、古樸、氣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香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滴翠亭</p> 走進(jìn)門樓,躍入眼簾的是右手邊流溪河畔,高大茂盛楓樹遮掩下的一座單檐碧瓦亭子,陽光透過枝葉撒落在青色的琉璃瓦上,斑駁陸離;走進(jìn)亭子,八根用棗紅色瓷磚裝飾的柱子,可謂紅柱碧瓦,顯得更加顯眼。據(jù)介紹,亭子叫滴翠亭,原名“應(yīng)聲亭”,始建于1930年代,由順德梁培基捐資修建。亭邊的楓樹綠葉如蓋,四季茂盛長青,尤其是在春天,掛上絲絲春雨蒼翠欲滴。1961年,著名詩人郭沫若在亭內(nèi)賞景舒懷題名為“滴翠亭”。 走進(jìn)門樓,右手邊是依山而建的水霧墻,由高低錯落的水墻、水槽、綠化、噴霧設(shè)施組成,霧氣飄飄,水流涓涓,讓人進(jìn)入一個靜謐的環(huán)境。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里走,便來到“嶺南第一溫泉”石碑和“枕漱”泉眼的地方,六邊形的石砌泉眼,71°清澈的溫泉汨汨涌出,試試水溫,還真有些燙手。據(jù)介紹,溫泉源自流溪河河底,擁有十多處泉眼,遍布于流溪河兩岸;自明清時期起,這里的溫泉便得到開發(fā)利用,因其水質(zhì)上乘而聲名遠(yuǎn)揚;從化溫泉是世界上僅有的兩處珍稀含氡蘇打溫泉之一,與歐洲的瑞士溫泉齊名;2009年,從化溫泉榮獲中國世界紀(jì)錄協(xié)會頒發(fā)的“中國第一含氡蘇大溫泉”稱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翠溪亭廊</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往里走,右手邊一個小園林撲面而來,以六角碧瓦亭為主體,有古樹、有鵝卵石、有草地、有流水、有金魚等,組成一個微型園林景觀,可謂小巧玲瓏、獨具匠心。小園林既獨自成景,又和周邊的建筑渾然一體。右手邊是翠溪亭廊,應(yīng)該是一邊是青山,一邊是綠溪而得名。</p> 過溪橋,便來到了左手邊的翠溪一號別墅(總理銅像廣場)。據(jù)介紹,翠溪一號別墅,始建于1955年,建筑面積400.8平方米,樓高兩層,設(shè)有會客廳、茶室、餐廳、戶外泡池及各式客房六套。曾接待過周恩來、朱德、李先念、鄧穎超、陳毅、聶榮臻、彭真等十八位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周恩來總理曾八次來到溫泉賓館,商討國事、會晤外賓、關(guān)心群眾……在這里留下了一代偉人的光輝足跡。為緬懷人民的好總理,特請廣州著名雕塑家陳進(jìn)先生創(chuàng)作總理雕像以茲紀(jì)念??偫磴~像廣場作為廣東省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是廣東溫泉賓館紅色文化的展示窗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開懷大笑</p> 參觀翠溪一號別墅(總理銅像廣場)后,繼續(xù)沿著柏油路向里漫步,經(jīng)過湖濱大樓便來到松園畫廊,是流溪河岸邊的一條長廊。不看介紹牌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閃閃的紅星》影片中最經(jīng)典的“小小竹排江中游”拍攝點就在長廊外面的流溪河畔,就在松園七號至湖濱大樓之間的流溪河畔。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江中</p> 走出松園畫廊,便來到松園。松園正在進(jìn)行綠化之類的施工,謝絕參觀。于是原路返回。返回到湖濱大樓,看到有游客從河邊上來,于是下到河邊棧道。原來是一個古木茂盛,樓臺亭閣,在靜悄悄的流溪河倒影成趣的地方,水光山色,美如畫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官帽橋</p> 從臨水棧道上來,便前往翠溪一號斜上方的一座小溪橋。小溪橋橋面拱形,橋面不大,橋欄灰白相間、兩邊各有四根戴著官帽形狀的方形柱子。小小溪橋,不看介紹不知道,一看介紹又吃一驚,原來小溪橋叫官帽橋,在這座貌不驚人翠溪官帽橋頭居然拍攝了《廬山戀》中男女主人公談情夜別的鏡頭…… 過官帽橋,橋頭右邊是一棵周恩來總理于1959年親手栽種的紅梅樹,樹干粗壯,枝繁葉茂,可以想象,當(dāng)滿樹紅梅花開的時候,那是何等熾熱,那是春的序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香楓樹</p> 過官帽橋,正前方是翠溪大樓,正對大樓左邊是一棵高大粗壯,枝葉繁茂的楓香樹。楓香樹離地面不高的地方,便一分為二,共同奮發(fā)向上,成為一棵夫妻樹、兄弟樹、姐妹樹。據(jù)樹牌介紹,載于1859年,距今已有166年樹齡了,是一棵名副其實的古楓香。<br>隨后,原路返回翠島酒店。<br>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翠島度假村河邊棧道</p> 漫步從化溫泉度假區(qū),有山有水有島,山青水秀島綠,特別是到廣東溫泉賓館一游,園林式的建筑,總理銅像廣場青少年愛國教育基地,《閃閃的紅星》、《廬山戀》有關(guān)鏡頭拍攝的地方,帶給我一個又一個驚喜。加上優(yōu)質(zhì)的溫泉水,泡一泡,既解乏,又可放松身心,還可以理療,真是一泡多得。漫步從化翠島度假村,河邊棧道綠樹成蔭,不但有滿樹成熟的荔枝,還有滿樹成熟的蓮霧,還有滿樹大大小小的波羅蜜,還有即將成熟壓彎樹枝的龍眼,還有第一次見識的蒲桃,真是花果飄香,要是正好趕上它們成熟的季節(jié),可就大有“食祿”。從化溫泉度假區(qū)背后是“天湖旅游風(fēng)景區(qū)”(因時間關(guān)系未能游覽,留待下次哈。),曾經(jīng)是一個熱鬧非凡、人多為患的旅游風(fēng)景區(qū),現(xiàn)在車來人往,甚是熱鬧。不來不知道,從化溫泉小鎮(zhèn)真是一個旅游、徒步、休閑、泡溫泉的好地方。<br>(據(jù)介紹:天湖旅游風(fēng)景區(qū),是以天湖水庫為核心的 日然景觀區(qū),。天湖建于1972年,庫容1034萬立方米,湖面近1平方公里,最深處40余米,湖水碧綠清澈,湖畔群山環(huán)抱,湖心小島撒落,是避暑勝地,以“百丈飛瀑”聞名,三級瀑布總落差達(dá)百余米,為華南地區(qū)最大天然瀑布。瀑布巖壁留有朱德題寫的“山舞銀蛇”石刻,郭沫若詩詞題刻,以及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等中外名人曾在此留下游覽印記。湖區(qū)設(shè)有湖心亭、漢白玉仙女雕像等景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