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油畫人像拍攝的技巧》</p><p class="ql-block"> 最近參加了哈爾濱匯豐相機(jī)銷售部組織的油畫人像拍攝活動。匯豐安排的非常好!從模特到場地布置和現(xiàn)場拍攝指導(dǎo)都做得井井有序,使大家順利圓滿完成了油畫人像拍攝。回來以后,我又認(rèn)真查閱了油畫人像拍攝有關(guān)材料,結(jié)合這次實(shí)踐,做個簡要小結(jié),以備后用。</p><p class="ql-block"> 一,油畫人像拍攝的定義。</p><p class="ql-block"> 油畫人像拍攝,是把“攝影的瞬間”與“油畫的永恒”合二為一的創(chuàng)作方式。它的核心不是簡單模仿油畫,而是用攝影去重構(gòu)油畫的光感、質(zhì)地和情緒:柔潤卻厚重的肌理、微妙卻克制的色彩、戲劇卻內(nèi)斂的光影、人物與背景之間若即若離的敘事感。</p><p class="ql-block"> 二,油畫人像拍攝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油畫對光的要求是高光不過曝、暗部不死黑;色是低飽和、窄色域,以棕、赭、墨綠、群青為骨,局部點(diǎn)綴紅、金,形成油畫“舊而不臟”的調(diào)性; 質(zhì)是背景布、服飾、道具需帶織物紋理或做舊質(zhì)感,避免任何塑料與反光材質(zhì);神是人物情緒含蓄、眼神有故事,姿勢微動態(tài),好像畫布上的人物剛剛被時間暫停。</p><p class="ql-block"> 三,拍攝油畫在前期設(shè)計上和現(xiàn)場拍攝。 </p><p class="ql-block"> 一是先選一幅喜歡的古典油畫做“母本”;</p><p class="ql-block"> 二是場景布置背景的油畫布或仿油畫肌理的壁紙,離人物0.8—1.2 m,制造景深;</p><p class="ql-block"> 三是準(zhǔn)備好道具如古書、地球儀、干花、銹蝕燭臺等,遵循“三件以內(nèi),統(tǒng)一色調(diào)”; </p><p class="ql-block"> 四是服裝上采用絲絨、粗花呢、棉麻,忌高飽和印花,領(lǐng)口與袖口需有層次;</p><p class="ql-block"> 五是 光線布局,主燈:1×1.3 m柔光箱45°側(cè)上方,模擬窗光,輔燈:小尺寸反光板對側(cè)補(bǔ)光,控制光比2:1,發(fā)燈:背后高角度打出邊緣輪廓,避免人物與背景黏連;</p><p class="ql-block"> 六是 機(jī)位與焦距:機(jī)位略低,鏡頭上揚(yáng)5°,增加古典肖像的“仰望”感; 鏡頭85 mm或105 mm定焦,光圈f/2.8—f/4,保留五官立體度又帶輕柔焦外;</p><p class="ql-block"> 七是拍攝:連拍+微調(diào),捕捉“半眨眼”或“嘴角微動”的生動瞬間;RAW格式,白平衡偏暖300—500 K,后期空間更大。</p><p class="ql-block"> 四,油畫人像拍攝后期制作。</p><p class="ql-block"> 后期如何煉成“油畫感”,非常重要。整體基調(diào):先降整體飽和10%,再單獨(dú)提橙、赭、青三色明度,形成古典“醬油調(diào)”。 局部:疊加10%不透明度,統(tǒng)一色域; 面部三角區(qū),增加10%曝光,讓人物“從背景浮出來”。提高非皮膚區(qū)域質(zhì)感和提升織物紋理:筆觸上沿衣領(lǐng)、背景邊緣做5%不透明度的手工涂抹,留下“畫家手跡”。 最終:加3%噪點(diǎn)、加暗角、模擬年代感;人像睫毛與絲絨毛領(lǐng)清晰,其余仍保留朦朧。</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照片被掛在墻上,光線掃過畫布般的肌理,你會忘記這是快門凝固的瞬間,而以為時間已在此停駐三百年——這就是油畫人像拍攝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