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甘南印象-2025.5

何海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從青海貴德開車到甘南,環(huán)線一圈,記錄一下。</p> <h1><b><font color="#ed2308"># 甘南旅游環(huán)線圖</font></b></h1> <b><font color="#b06fbb">途中景色</font></b> <b><font color="#b06fbb">山路前行</font></b>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途中視頻</b></p> <h1><b><font color="#ed2308"># 拉卜楞寺</font></b></h1> <b><font color="#b06fbb">位于甘南夏河縣 ,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 ?</font></b><div><font color="#9b9b9b">//注:有專門僧人帶大家參觀講解,但室不能拍攝</font></div> 世嘉木樣活佛于1709年主持始建,歷經(jīng)300余年發(fā)展,成為藏區(qū)重要佛教學府和政教中心。 鼎盛時僧侶達4000余人,被譽為“世界藏學府”。其教學體系涵蓋顯宗、密宗及醫(yī)學、時輪等六大學院。 ? 寺院占地86.6萬平方米,建筑群包含大經(jīng)堂、續(xù)部上下院、醫(yī)藥院等90余座殿宇。 大經(jīng)堂可容納數(shù)千人同時誦經(jīng) 用酥油作原料做出的各種佛像 拉卜楞寺有最長的轉(zhuǎn)經(jīng)長廊(3.5公里),供信徒祈福。 ? 虔誠信徒 寺院隨拍 <h1><b><font color="#ed2308"># 諾爾蓋花湖</font></b></h1> 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若爾蓋縣和甘肅郎木寺之間的213國道旁,海拔3500米。 遼闊湖面,陽光灑落,云彩倒映,五彩斑斕,仿佛上帝打翻的調(diào)色盤。 <b><font color="#b06fbb">深不可測的沼澤地</font></b><br>當年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的“草地”就是這里四川阿壩州的若爾蓋草原。 眾多野生飛禽與花湖美景融為一體。 草原上吃草的牛羊 花湖的成對成雙 <b><font color="#b06fbb">花湖,最美濕地,鳥類天堂。</font></b><br>最好的時間是6--7月,那時到處鮮花盛開。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花湖視頻</b></p> <b><font color="#b06fbb">花湖濕地保護靠大家</font></b> <h1><b><font color="#ed2308"># 九曲黃河第一灣</font></b></h1> 黃河發(fā)源于青海巴顏喀拉山,自西向東,迂回曲折。 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xiāng)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zhuǎn)彎。 <b><font color="#b06fbb">到山頂觀景臺的“天邊云梯”</font></b><br>16層電梯,上去要15分鐘。下來只能步行,要40分鐘。 也可木棧道上下。海拔3千多米的高原,走這么長距離,夠累的。 <b><font color="#b06fbb">黃河九曲第一灣觀景臺</font></b>,海拔3610米。 <font color="#167efb">萬涓成水匯大川,千轉(zhuǎn)百回出險灘。滔滔長流濟斯民,力發(fā)黃河第一灣。</font> <b><font color="#b06fbb">山頂觀景臺看見的“黃河九曲第一灣”</font></b><div>黃河曲曲折折,像一條巨龍盤旋,十分壯觀!</div> 走近黃河邊,青青草原 草原也是土撥鼠的家,小家伙早上出來曬太陽。 <b><font color="#167efb">第一灣紅軍渡口遺址:</font></b>1936年7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從這里渡河。 紅軍總司令朱德渡河后,在河邊住了3天,等待與紅軍總政委張國燾匯合后一起向班佑、巴西方向行進。 <b><font color="#b06fbb">黃河之水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迂回曲折,猶如藏族人民圣潔的哈達,從天的盡頭飄然而至,蜿蜒而去。</font></b> <h1><b><font color="#ed2308"># 蓮寶葉則</font></b></h1> 位于四川省阿壩和青海之間。主峰高達5369米,終年積雪,是藏區(qū)著名的神山。 自駕可以直接開車進入景區(qū)。有三條線路。<font color="#167efb">一般選:游客中心→柏香?!湎己釉捶?wù)站→扎尕爾措→4520觀景臺。</font>從游客中心到河源服務(wù)站有20多公里。 山勢雄奇峻偉,經(jīng)幡飄動。 落霞湖水清清,房車美女在拍攝 藏民瑪尼堆,石頭上的信仰與希望 車到扎尕爾措 <b><font color="#b06fbb">在扎尕爾措,迎著雪山,合影一張。</font></b> 面對大自然美景,帥哥美女擺pose ! 海拔4520米觀景臺 觀景臺最高處 <b><font color="#b06fbb">在4520米觀景臺看下面的扎尕爾措,感受大自然的壯美!</font></b> 無人機天空拍攝 <font color="#39b54a"><b>幾位成都老兄在4520觀景臺,擺起自帶的凳子,喝起蓋碗茶,聊起龍門陣,好瀟灑。</b></font> <b><font color="#b06fbb">蓮寶葉則,現(xiàn)實版的魔獸世界 !</font></b> <h1><b><font color="#ed2308"># 寧瑪寺</font></b></h1> 位于甘南瑪曲縣阿萬倉鄉(xiāng),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寺院,始建于1834年。?? <b><font color="#b06fbb">寧瑪寺轉(zhuǎn)經(jīng)筒,高42.38米、重320噸量,是世界最大的轉(zhuǎn)經(jīng)筒。</font></b>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內(nèi)部32層支架存放藏文《大藏經(jīng)》1080部(共11萬冊),相當于每推動一圈等同誦讀萬遍經(jīng)文。</span></p> 天下著小雨,還夾雜著一點雪。不好的天氣,仍有許多虔誠的人來轉(zhuǎn)經(jīng)。 <font color="#167efb">轉(zhuǎn)經(jīng)筒是藏傳佛教中用于替代口誦經(jīng)文、積累功德的宗教法器。</font>每順時針轉(zhuǎn)動一圈即等同于念誦經(jīng)文一遍。??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寧瑪寺視頻</b></p> <h1><b><font color="#ed2308"># 郎木寺</font></b></h1> 寺前白塔 郎木寺全景圖 郎木寺位于甘肅碌曲縣城南90km處的郎木寺鄉(xiāng),白龍江畔,地處甘、青、川三省邊界。 創(chuàng)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其創(chuàng)始人赤蛙加參格桑。 <br>公元1747年,年屆70的赤蛙加參格桑經(jīng)第七世達賴喇嘛格桑嘉措的允準,返回故里弘揚佛法,創(chuàng)建了郎木寺院。 金碧輝煌的寺院建筑 色彩斑斕的壁畫,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與傳說。 寺院僧人 <b><font color="#b06fbb">彌勒佛殿</font></b><br>藏傳佛教的彌勒佛不是我們所見的大肚胖臉。他象征慈悲、包容與未來希望。 <b><font color="#167efb">寺廟后的山頂是天葬臺</font></b><br>藏族佛教信徒認為,天葬寄托著一種升上“天堂”的愿望。 <b><font color="#b06fbb">郎木寺,讓心靈得以寬慰,感受自然的恬靜與神秘。</font></b> <h1><b><font color="#ed2308"># 扎尕那</font></b></h1> <b><font color="#b06fbb">扎尕那游客集散中心</font></b><br>在這里,有去各個景點的游覽車。對面就是到必去景點“仙女灘”的上山木棧道。 集散中心旁的100元木屋民居,住起來舒服 ! 沿上山木棧道登“仙女灘” 仙女灘上,游客穿起藏袍,打卡攝影 <b><font color="#b06fbb">仙女灘觀景臺,下拍攝扎尕那,好漂亮!</font></b><br>山勢奇峻、景色優(yōu)美。 <b><font color="#167efb">去往“達日觀景臺”的上山木棧道</font></b><br>爬起來太累,最好車上去! 達日觀景臺的人不少 藏居民寨,炊煙裊裊。 <b><font color="#b06fbb">達日景臺下看扎尕那,仿佛世外桃源 !</font></b><br>云濃風清,心曠神怡。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拜拜,扎尕那!</b></p> <h1><b><font color="#ed2308"># 茨日那毛主席舊居</font></b></h1> 舊居前的紅軍壁畫 茨日那毛主席舊居 毛主席舊居是當年土司的家,紅軍與藏族人民友好相處。 毛澤東在其居住的木樓上,向紅1軍2師4團發(fā)出了:<font color="#167efb">務(wù)必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的命令。</font> <b><font color="#b06fbb">辣子情緣:</font></b>茨日那村地處白龍江河谷,氣候溫潤,種植出來的辣椒皮薄肉厚,非常爽口。<font color="#167efb">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先后兩次途經(jīng)迭部。藏族人手拿出辣椒與紅軍。湖南愛吃辣椒的毛澤東十分高興。</font> 毛主席舊居隔壁 -- 藏族小伙桑杰的家 藏族小伙桑杰,2022最美迭部縣旅游代言人,給我們介紹毛主席和紅軍當年在迭部的故事。 <font color="#167efb">在藏族小伙桑杰家里,吃個辣椒炒肉,回味當年紅軍的“辣子情緣”。</font>毛主席說過“不吃辣椒不革命”。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桑杰的家--視頻</b></p> <h1><b><font color="#ed2308"># 臘子口戰(zhàn)役</font></b></h1> 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 紀念碑碑文: <font color="#167efb">1935年9月16日,毛澤東、周恩來同志率領(lǐng)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越過雪山草地之后,突破了國民黨重兵扼守的臘子口天險。打開了通往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勝利道路,實現(xiàn)了北上抗日的偉大目標。</font> “激戰(zhàn)臘子口”雕塑 <h1><b><font color="#ed2308"># 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font></b></h1> 勝利的號角 <b><font color="#167efb">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font></b> 中央紅軍1935年8月川北甘南藏族區(qū),海拔高,群山密林,行軍艱難。 跨越岷山,1935年9月初進入甘南迭部縣,休整改編 <h1><b><font color="#b06fbb">* 俄界會議</font></b></h1> 1935年9月12日,中央在甘南迭部俄界村召開會議,決定將紅一方面軍和軍委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 紅軍陜甘支隊序列表 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組成的“五人團”,負責領(lǐng)導紅軍。 紅1軍指揮員照片 <b><font color="#167efb">俄界會議決定:</font></b>堅持抗日,繼續(xù)北上! <h1><b><font color="#b06fbb">* 攻取臘子口</font></b></h1> <font color="#167efb">要北上,必須經(jīng)過天險臘子口。</font><br>臘子口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是岷山山脈的一個險要隘口,地形以陡峭石崖、狹窄通道和湍急河流為特征,素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稱。<br><font color="#b06fbb">臘子口宜守難攻,敵軍重兵踞守,紅軍要前行非消滅敵軍不可。</font> 敵軍在隘口橋頭和兩側(cè)山腰上修筑了牢固的軍事碉堡,并在山坡上筑有大量防御工事和軍需倉庫,居高臨下,控制封鎖橋面和峽谷。<font color="#167efb">敵軍在臘子口部署兩個營,一個營扼守隘口,一個營配置在縱深谷地,師主力配置在以北至岷縣一帶,隨時增援,憑借天險臘子口堵截紅軍北上。</font> 9月16日,紅軍抵達臘子口。<font color="#167efb">中央領(lǐng)導在離臘子口20里的黑多寺設(shè)立“臘子口戰(zhàn)役指揮部”,毛澤東坐鎮(zhèn)指揮。</font> <b><font color="#b06fbb">戰(zhàn)役實施:</font></b><font color="#167efb">1935年9月16日,臘子口戰(zhàn)役打響。</font>由紅4團團長王開湘率領(lǐng)兩個連,渡河攀登懸崖峭壁,迂回到敵人側(cè)后攻擊;由紅4團政委楊成武指揮,四個連從正面發(fā)起攻擊,奪取木橋。 經(jīng)過晝夜長時間激烈鏖戰(zhàn),神兵天降,紅軍終于突破天險。 <font color="#167efb">拿下臘子口后,1935年9月17日,紅軍大部隊翻越大喇山,走出干里岷山,向陜北挺進。</font> <p class="ql-block">長征指北針,向北陜甘革命根據(jù)地,北上抗日。</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更喜岷山千里雪,</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三軍過后盡開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