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蟬鳴盛夏,學思正濃。今天是我們定安縣40名校長遠赴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qū)參加小學校長教育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的第四天。我們迎來了充實而富有啟發(fā)的一天。每一位校長帶來的精彩的主題報告如同一場場思想的盛宴,讓我們在教育理念的碰撞中,收獲了諸多智慧與靈感,也為本次培訓畫上了圓滿而深刻的句號。</p> 以花育人,以課啟智 <p class="ql-block"> 首先給我們帶來精彩報告的是來自江蘇省南通市海門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小學校長高波老師的主題報告《永遠的君子蘭》。主要圍繞他在班級管理和“締造完美教室”方面的實踐與思考展開,體現了新教育理念下教師如何通過文化建設、課程整合和情感教育,營造一個溫馨、積極、富有生命力的班級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一、君子蘭文化:班級的精神圖騰</p><p class="ql-block"> 高波<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師以“君子蘭”作為班級文化的象征,寓意希望學生像君子蘭一樣“高貴、文雅、堅韌、向上”,成為“愛讀書的紳士淑女”。他將班級命名為“君子蘭班”,并圍繞這一主題構建了系統(tǒng)的班級文化體系。</span>他帶領學生設計班名、班徽、班歌,班訓,增強集體認同感。在教室設置植物角,飼養(yǎng)小動物(如小黃鱔),讓孩子觀察生命成長,培養(yǎng)責任感。以“晨誦、午讀、暮省”為日常,通過經典閱讀塑造品格。</p><p class="ql-block">二、君子蘭農場:讓勞動豐潤兒童的內心</p><p class="ql-block"> 高波老師將勞動教育融入課程,開辟“君子蘭農場”,讓孩子們經歷春種秋收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再進行跨學科學習,真正實現五育融合。 </p><p class="ql-block">三、君子蘭公益:讓生命影響生命</p><p class="ql-block"> 通過公益活動,高波老師引導學生從“自我成長”走向“惠澤他人”。學生通過義賣、演出賺取資金,為敬老院老人送襪子、資助貧困生。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感悟“給予比接受更快樂”。</p><p class="ql-block">四、君子蘭銀行:無限相信孩子的潛能</p><p class="ql-block"> 通過“班級貨幣”激勵良好行為(如閱讀、助人),學生可兌換“免考機會”等獎勵。 </p><p class="ql-block">五、君子蘭展臺: 讓孩子成為他自己</p><p class="ql-block">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君子蘭展臺為孩子們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在這里學生展示自己研究成果、藝術作品等品,提升成就感。 “無限相信每個孩子的潛能,讓他們在展示中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高波老師用“君子蘭”的故事告訴我們:教育的美好,在于用耐心與智慧,讓每一粒種子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綻放方式。</p> <p class="ql-block"> 隨后的第二場主題報告是江蘇省海門區(qū)教育體育局基礎教育科王敏科長的《理想課堂的理論重構與行動轉化》。報告深入闡述了理想課堂的內涵、理論支撐與實踐策略,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教學改革思路和實踐路徑。首先,理想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倡導“以學定教、以學促教”的理念。課堂不再是教師單向灌輸知識的場所,而是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間。其次,理想課堂的理論架構,強調以“問題設計為起點、自主學習為基礎、探究體驗為核心、展示交流為途徑”。教學活動的重心從“教"轉移到學生的“學”,通過問題導向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p><p class="ql-block"> 在實踐路徑方面,王敏科長指出,理想課堂的構建需要學校頂層設計的支持,包括明確的教學改革規(guī)劃、完善的教學管理制度和科學的評價體系。同時,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也是關鍵因素,學校應通過集體備課、示范課、教學研討、課題研究等多種方式,促進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和教學能力的提升。此外,王敏科長還強調了理想課堂的實踐過程需要經歷學習研討、探索實驗、總結推廣、反思深化和表彰優(yōu)秀等五個階段。這一系統(tǒng)化的推進策略,確保了課堂改革的科學性、持續(xù)性和有效性。</p> 五育共美,閱讀致遠 <p class="ql-block"> 下午,精彩繼續(xù)。在數字化浪潮奔涌的今天,南通市海門區(qū)東洲小學長江路小學校長張泳以《“五育共美”學習中心數碼社區(qū)建設校本探索與實踐》為題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未來教育的生動圖景。學校以“崇美立人”為核心理念,打破傳統(tǒng)教育邊界,構建了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五育共美”學習生態(tài),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自由、開放、智慧的學習環(huán)境中綻放獨特光彩。報告中指出:校園不再是單一的“教室”,而是充滿活力的“學室”。“蒲公英”母語中心、“月亮河”生活中心、“小天鵝”藝術中心、“北斗星”科創(chuàng)中心、“藍精靈”體育中心五大學習中心讓學習隨時發(fā)生、隨處可學。VR技術帶學生“穿越”漢代研究漢服,數字化資源庫讓知識觸手可及,真正實現了“無邊界學習”。課程體系也從“統(tǒng)一供給”到“個性定制”,70余門拓展課程讓學生“自選課程、自選導師、自選教室”。淘汰低熱度課程,動態(tài)優(yōu)化,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興趣所在。評價方式則以“小水滴”激勵學生全面發(fā)展。數據驅動的“成長建議書”讓教育更精準,讓每個孩子都被看見、被點亮。是的,教育的美好,在于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自己生命故事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正在創(chuàng)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下午的第二場主題報告由海門港新區(qū)實驗小學祝祖崗校長帶來的《尋找鄉(xiāng)村教師隊伍建設的”第四層次關系”》。報告突破傳統(tǒng)教師發(fā)展框架,提出了"專業(yè)發(fā)展四層次"理論,將鄉(xiāng)村教師成長路徑劃分為:生存需求、專業(yè)成長、價值實現,以及最具突破性的"第四層次關系——教師與鄉(xiāng)村教育生態(tài)的共生共長。祝校長的講座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p><p class="ql-block"> (一)合力:確定共同的發(fā)展目標,把團隊擰成一股繩。</p><p class="ql-block"> (二)尋力:成為值得信頓的對象,做專業(yè)上的重要他人。</p><p class="ql-block"> (三)竭力:努力實現階段性成長,幫助個體充分投入。</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校長指出,教師專業(yè)閱讀是提升教師素養(yǎng)、推動教育發(fā)展的關鍵。鼓勵教師多讀書,撰寫讀書筆記,分享讀書心得,提高專業(yè)寫作水平等。</p> 仔細聆聽,認真記錄 <p class="ql-block"> 知無涯,學無境,一次學習,一次蛻變。參加培訓的校長們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及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培訓學習中,他們認真聆聽,奮筆疾書,做好培訓筆記,把知識和理念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兩相印證,尋求最佳的解決途經,爭取把所學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努力把學校建設更好!</p> <p class="ql-block"> 看,我們的盧宏國校長和王冬妮校長在聽取了祝祖崗校長的主題報告后,深有感悟,利用休息時間,進一步與祝校長溝通、交流,尋找適合自己學校發(fā)展的最佳路徑。</p> <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天的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教育探索之路還在繼續(xù)。我們要把這幾天的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努力打造學習中心,推動五育共美;優(yōu)化課堂教學,實現理想課堂;引領教師閱讀,促進專業(yè)成長。我相信,在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學校一定能夠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為培養(yǎng)更多優(yōu)秀的人才貢獻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圖片:盧宏國、胡照杰</p><p class="ql-block">編輯:陳和青</p><p class="ql-block">審核:盧宏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