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紅軍走過的路”,去桂東徒步穿越——當這條消息在戶外群彈出時,我正因久居室內而肌肉松弛。身抱微恙讓我?guī)缀跬浟松揭暗暮魡?,但桂東這個名字像一把鑰匙,瞬間打開了某種久違的渴望。拉上二三好友,我們決定加入永新戶外徒步群的百人隊伍,去赴一場與紅色歷史、綠色山水的約會。</p> <p class="ql-block"> 桂東的清晨帶著特有的清涼。站在羅霄廣場,看著來自湖南、江西、廣東等地2000余名徒步愛好者匯聚于此,一種集體出征的豪情油然而生。6月28日8時30分,一聲鳴笛劃破藍天,紅色隊伍如潮水般涌出紀律文化中心紅星廣場。</p> <p class="ql-block"> 我們四人隨著紅色潮流向前奔涌,踏上了8公里的征程。柏油路很快轉為鄉(xiāng)間小道,穿過軍規(guī)紅農旅產業(yè)園時,田野的芬芳與歷史的厚重奇妙地交織在一起。來自耒陽的李鑼說:“每走一步都在與歷史對話。”確實如此——腳下的土地曾經(jīng)承載過紅軍的草鞋,而今又托起我們的運動鞋,這種穿越時空的觸碰,讓徒步有了超越健身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徒步的魅力在于它是一場全方位的感官盛宴。桂東“九分山地一分田”的地貌在腳下展開,每一步都是不同的觸感:有時是柏油路的堅實,有時是泥土小道的柔軟,有時是山坡石階的堅硬??諝馇逍碌梅路鹉芸匆娧醴肿釉谔?,肺葉在這天然的氧吧里歡欣鼓舞。</p> <p class="ql-block"> 沿途的風景如畫卷般展開:田野里勞作的農人,山坡上吃草的黃牛,遠處層巒疊嶂的青山。來自廣東深圳的驢友由衷贊嘆:“桂東這邊風景真好,空氣真新鮮!” 簡單的話語道出了戶外運動最樸素的真諦——回歸自然,本身就是一種治愈。</p> <p class="ql-block"> 比風景更動人的,是人與人之間那份純粹的連接。永新戶外徒步群120余人的隊伍,從出發(fā)前的組織接龍到吃住行的貼心安排,從昨晚廣場舞的熱身到今日徒步途中的相互鼓勵,展現(xiàn)了一種令人羨慕的群體活力。群主彭小華接受主辦方采訪時說:“我們是第三次組織大部隊參加徒步穿越活動,我覺得非常有意義非常開心?!边@種持續(xù)的熱情和不計回報的付出,正是集體活動的魔力所在。</p> <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四人因體力差異而逐漸拉開距離時,總有陌生的隊友適時遞上一瓶水或一句加油。在攀爬最陡峭的山坡時,前方伸來的一只援手,后方傳來的一聲鼓勵,都讓這段路程充滿了溫度。抵達終點東水村委時,不管是用時1.5小時的前鋒部隊,還是像我們這樣2.5小時才到達的“差等生”,臉上都洋溢著同樣的成就感和喜悅感。</p> <p class="ql-block"> 午后,大部隊前往青娥仙登山修仙,我們則選擇了龍溪瀑布和東江湖的碧水藍天。水流從高處跌落,濺起的水霧在陽光下形成彩虹;湖面如鏡,倒映著四周的青山和天上的白云。這種剛柔并濟的體驗,恰如桂東給我們的整體印象——既有紅色歷史的鏗鏘,又有綠色生態(tài)的溫婉;既能感受集體出征的豪邁,又能享受小團體探秘的愜意。</p> <p class="ql-block"> 回味這次徒步,它早已超越了簡單的健身活動。在桂東的山路上,我們找回了身體的活力,感受到了歷史的溫度,更體驗到了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最本真的鏈接?,F(xiàn)代生活越來越趨向虛擬和碎片化,這種用雙腳丈量土地、用汗水致敬歷史、用笑容連接彼此的體驗,顯得尤為珍貴。也許,這就是戶外運動的終極魅力——它讓我們重新成為大地上的行者,而不僅僅是生活中的過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