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進洛陽博物館,第一眼便被它的宏偉空間震撼。我站在那里,拿出手機,仿佛聽見了快門“咔嚓”一聲,將這一刻封存,也讓我對這座博物館的旅程充滿期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創(chuàng)于2025年7月7號</p> <p class="ql-block"> 穿過現(xiàn)代感十足的入口,洛陽博物館的宣傳標語在電子屏上閃爍著,游客們陸續(xù)進出,腳步輕快。我隨著人流走進,迎面而來的是一尊色彩斑斕的三彩陶俑。它身著華麗服飾,手中似握著某種器物,背后是深色布幕,更顯其古樸與莊重。陶俑底座上的孔洞設計別具匠心,仿佛在訴說著千年前的工藝智慧。</p> <p class="ql-block"> 繼續(xù)前行,目光被一座外墻由棕色磚塊砌成的建筑吸引。正中是玻璃窗,上方金色的“洛陽博物館”字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這座建筑雖現(xiàn)代卻不失沉穩(wěn),仿佛在默默守護著館內(nèi)無數(shù)珍貴的歷史遺存。</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進門大廳▼</p> <p class="ql-block">我的逆光影?</p> <p class="ql-block"> 在一處安靜的角落,我看到了一塊古樸的石碑。碑頂?shù)窨讨粋€球形裝飾,碑身布滿復雜的花紋與文字,旁邊立著“請勿觸摸”的提示牌。我靜靜凝視,仿佛能聽見歷史在低語,講述著那些被歲月掩埋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尊陶制頭像雕塑靜靜地陳列在木制底座上,面部線條雖簡單,卻透著一種原始的美感。它的鼻子和嘴唇輪廓分明,背景幽暗,更顯其立體感與質(zhì)樸之美。我不禁想象,這是否是某位匠人隨手捏制的心血之作?</p> <p class="ql-block"> 另一件陶制人頭像則更為細膩,橙黃色的陶土賦予它溫暖的色調(diào),面部表情平靜,仿佛在凝視著每一個駐足的人。它被安置在淺色底座上,顯得格外柔和而莊重。</p> <p class="ql-block"> 在展柜中,六件陶俑排列整齊,前排四人,后排兩人。他們身著古代服飾,姿態(tài)各異,有的手捧器物,有的神情悠然。整體色彩以綠色與橙色為主,背景是灰色布幔,更顯其古韻。</p> <p class="ql-block"> 一尊身穿橙色上衣與綠色長裙的陶俑獨自站立,頭戴帽子,雙手合十,仿佛在虔誠祈禱。它身后是灰色布幔,更顯其莊重與肅穆。</p> <p class="ql-block"> 另一尊陶俑與它幾乎一模一樣,同樣身穿橙色與綠色服飾,雙手合十,仿佛在與時光對話。它們的存在,讓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繁華的唐代。</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件唐代三彩陶俑,色彩鮮艷,橙色、綠色與棕色交織,服飾上布滿繁復的花紋。它頭戴高冠,雙手合十,姿態(tài)端莊,站立在多孔底座上。底座的設計獨特,三個圓形孔洞仿佛在訴說著某種寓意。淺色布幔襯托出它的細節(jié)之美,讓人不禁駐足細觀。</p> <p class="ql-block"> 又一件三彩陶俑吸引了我的目光,它手持物品,服飾色彩依舊鮮艷,橙色、綠色與白色交織,造型古樸,仿佛在講述一段塵封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這尊陶俑身穿綠色與橙色相間的服飾,手持物品,站立姿態(tài)端正。灰色布幔襯托出它的英姿,仿佛它仍在守護著什么。</p> <p class="ql-block"> 兩件三彩文官俑并排陳列,服飾色彩斑斕,姿態(tài)各異,仿佛在演繹著唐代文官的風采。它們的造型古樸,色彩依舊鮮艷,讓人不禁贊嘆古人高超的工藝。</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件典型的唐代三彩陶俑,服飾以綠色、黃色與棕色為主,頭戴高冠,雙手合十,姿態(tài)端莊。展臺前的介紹牌上寫著“洛陽唐三彩”,下方是英文說明,背景為紅色與木紋色,顯得莊重而典雅。</p> <p class="ql-block"> 這兩尊三彩文官俑并排展示,頭戴高冠,雙手合十,姿態(tài)端莊。展板上注明它們?yōu)樘拼视蕴召?,背景為深色布幕,更顯其歷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 又一件三彩陶俑映入眼簾,綠色、橙色與棕色交織,服飾花紋繁復,頭戴高冠,雙手合十,站立于多孔底座上。淺色布幔襯托出它的細節(jié)之美,仿佛它仍在凝視著這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 與上一件幾乎相同的三彩陶俑靜靜站立,色彩與造型如出一轍,仿佛是它的“孿生兄弟”。它們的存在,讓我對唐代陶藝的統(tǒng)一性與藝術(shù)性有了更深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這尊陶俑身著橙色長袍,綠色花紋點綴其間,雙手合十,頭戴高冠,面容端莊。淺色布幕襯托出它的威嚴與莊重,仿佛它仍在守護著千年前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 這件三彩陶俑身披綠、黃、白三色釉彩,頭戴高冠,雙手合十,姿態(tài)莊重。它被陳列在灰色布幔前,仿佛在向每一位參觀者講述那段輝煌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展柜中,一尊金色銅佛像身著華麗服飾,姿態(tài)端莊,背景昏暗,更顯其金色光澤。下方展板上標注了編號083及相關信息,旁邊還陳列著三件三彩陶器,色彩鮮艷,造型獨特。</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象牙▼</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大象的標本▼</p> <p class="ql-block"> 一件古代青銅器靜靜陳列在展臺上,表面雕刻著復雜的紋飾,旁邊有中文說明牌與二維碼。背景幽暗,更顯其歷史的厚重與工藝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件獸面紋方鼎,鼎身雕刻著精美的獸面圖案,四角有柱狀支撐,旁邊有中文說明牌與二維碼。它仿佛在訴說著商周時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這件青銅鼎具有典型的商周風格,鼎身裝飾著龍鳳圖案與云紋,四足粗壯,頂部有兩個環(huán)形耳。它靜靜地陳列在展臺上,向人們展示著古代工藝的輝煌。</p> <p class="ql-block"> 這件青銅器表面雕刻著龍紋與幾何圖案,整體呈現(xiàn)出古樸的金色,工藝精美,歷史厚重。它仿佛在向每一位參觀者訴說著千年前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件深紅色的圓形陶器陳列在灰色布藝展臺上,表面光滑,顏色古樸,背景是淺色布簾,整體氛圍安靜而莊重。它仿佛在訴說著古代生活的點滴。</p> <p class="ql-block"> 一尊彩繪陶馬與馴馬俑的展品吸引了我的注意。陶馬姿態(tài)生動,馬鞍與韁繩細節(jié)清晰,旁邊是神情專注的馴馬俑。展柜內(nèi)有詳細的說明牌與二維碼,讓人不禁駐足細讀。</p> <p class="ql-block"> 這件陶制方形器物表面有綠色釉彩裝飾,背景為深色織物,整體簡潔大方。它靜靜地陳列在展臺上,仿佛在訴說著古代生活的另一種可能。</p> <p class="ql-block"> 這件陶器表面有綠色釉彩裝飾,背景為深色織物,整體簡潔大方。它仿佛在提醒我們,歷史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與理解。</p> <p class="ql-block">這個照片是獲得了【東方攝會·名人堂】第488期攝影藝術(shù)作品精選?</p> <p class="ql-block"> 結(jié)后語:洛陽博物館實在是太大了,不愧為十三朝古都,官藏文物之多,根本拍不過來,出的這四集也僅是其中的大部分,由于時間的限制,也只能到此為止。美篇照片的順序排列,是按照行走的路線設定,也只能如此了!</p><p class="ql-block"> 這個照片是獲得了視覺中國500 px【寶塔部落】攝影藝術(shù)作品精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