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稱:星星</p><p class="ql-block">美篇號:2450571</p> <p class="ql-block">如果每座城市都是一本書,那么老街就是城市的序章。要讀懂一座城市,從它的老街開始最合適不過。老街是城市的精髓,也是城市的底蘊。</p><p class="ql-block">江陰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南門忠義街就是有歷史底蘊的老街。</p><p class="ql-block">1946年12月12日,為了紀念江陰人民在明末清初孤城抗敵八十一天,博得“忠義之邦”不朽之光榮,也為了紀念江陰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忠義戰(zhàn)績,將南門街更名為“忠義路”,后又改為忠義街。</p><p class="ql-block">重拾江南水鄉(xiāng)煙火氣,江陰市忠義街歷史文化街區(qū)項目總投資約1.4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經(jīng)過修整于2025/07/01煥新亮相,重新開街。</p><p class="ql-block">高溫天氣,白天太熱,晚上來一睹忠義街風采。</p> <p class="ql-block">江陰南門</p> <p class="ql-block">江陰古城自南朝梁代定名,歷史上多次易屬。明末清初,南門成為抗清守城的重要據(jù)點,典史閻應元率軍民堅守81天,城破后清軍屠城。清嘉慶年間,江蘇學政姚文田題“忠義之邦”四字,道光時石刻嵌于朝宗門。1937年“義、之”二字毀于日軍炮火,1947年修復時改用蔣介石題字。而江陰中山公園內(nèi)的“忠邦亭”磚刻“忠邦”二字為原城門遺存??。</p> <p class="ql-block">朝宗門是唐朝末年所建城門,為江陰古城南門,與延慶門(東)、欽明門(西)、通津門(北)并稱四門。明代改建磚石城廓時沿用此四門,城門結(jié)構延續(xù)至近代。</p> <p class="ql-block">過南門對直的街就是忠義街。</p><p class="ql-block">忠義街!載著一段驚天地、泣鬼神感動全民族的歷史故事,是江陰人民的驕傲!</p> <p class="ql-block">“縱觀前朝,亦見延陵(江陰)不獨為禮讓之邑,實稱忠獻之邦,長江砥柱,允是表峙東南也?!?。</p><p class="ql-block">——《崇禎·江陰縣志》</p> <p class="ql-block">忠義街,既有溫婉的江南韻味,又有著剛強的忠義之魂。水道貫穿老街,留下了數(shù)代人的鄉(xiāng)愁記憶。</p> <p class="ql-block">精神象征?:忠義街是江陰“人心齊,民性剛”精神的物質(zhì)載體,見證了抗清、抗日等歷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明清時代,漕運發(fā)達,江陰的糧食等物資大多從忠義街的碼頭進出。忠義街一帶水運繁盛,東橫河、應天河、運糧河、澄塞河等彼此串聯(lián),一度是貿(mào)易轉(zhuǎn)運和城鄉(xiāng)交流的中心地區(qū)?,F(xiàn)在和街道平行的東轉(zhuǎn)河已經(jīng)沒了過去的“船幫里”時期的熱鬧繁華,成了一條靜靜地流淌的小河。且看忠義深巷處,一步一景溯江南。</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忠義街,將以古河道與傳統(tǒng)街巷為骨架,織補傳統(tǒng)城市肌理,保護和修復傳統(tǒng)院落建筑與沿河歷史文化遺存,改善環(huán)境,增設綠色公共空間,使南門風貌區(qū)在江陰城市發(fā)展中重現(xiàn)歷史勝景,成為江陰南部地區(qū)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活動中心。</p> <p class="ql-block">街區(qū)里匯聚了各種特色小店,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特色美食、時尚潮品,應有盡有,讓你逛到停不下來。</p><p class="ql-block">忠義街不僅是購物和美食的天堂,更是文化的殿堂。這里引入非遺館、展覽館等文化體驗場所,讓你深入了解江陰的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江陰忠義街的蘇東坡紀念館由蘇軾后人設立,位于江陰市忠義街156號,由蘇軾第31世孫蘇以民出資建造。該紀念館所在村落曾是蘇軾三子蘇過的后代聚居地,現(xiàn)名為璜大村,村內(nèi)蘇姓、陶姓居民世代通婚,保留著蘇軾家族的歷史淵源。 ?</p> <p class="ql-block">沿著東轉(zhuǎn)河一路走往八字橋公園,天氣雖然炎熱,行人絡繹不絕。城水共生,動靜結(jié)合,南門忠義街,是江陰的一塊幽靜之地,你可以在這里,捧一杯香茗,望一抹斜陽,讀一個老故事。</p> <p class="ql-block">根據(jù)2025年最新發(fā)布的權威信息,江陰忠義街歷史文化街區(qū)的主街長度為?245米?,北起平冠橋,南接INS.忠義1645主題街區(qū)。</p><p class="ql-block">部分早期資料曾記錄忠義街全長約680米,覆蓋范圍北起平冠橋、南至八字橋。這一差異源于改造前的歷史街道范圍界定,而當前245米的長度特指2025年完成改造后的核心主街區(qū)段,其范圍與功能定位已明確調(diào)整。</p><p class="ql-block">江陰八字橋并非單座橋梁,而是由兩座明代古橋——端明橋和高明橋(又稱陳家橋)組成的橋群,因呈“八”字形分布得名。?端明橋是撇,高明橋是捺。八字橋跨越在三條河(運糧河、新開河和東轉(zhuǎn)河)之上,連接著四條街(河東街、河西街,埠下街和石子街)。這兩座橋是江陰南門商業(yè)繁榮的歷史見證?,現(xiàn)以遺址重建形式成為八字橋公園的核心景觀?。</p> <p class="ql-block">平冠橋</p> <p class="ql-block">八字橋</p> <p class="ql-block">古皂莢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高明橋畔,屹立著一株真正的“老樹”——一株歷經(jīng)180年風霜的古皂莢樹。雖然相較于植物界的長壽者而言,其壽命并未達到極致,但在現(xiàn)代城市的背景下,能夠歷經(jīng)百年滄桑依舊屹立不倒,其堅韌與古老的魅力確實令人嘆為觀止。</p> <p class="ql-block">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老街情結(jié),那些走進歲月深處的老街背影,越來越令我們留戀。城南忠義街,有著這座城市的獨特記憶,已經(jīng)離去的城南舊貌,是不可再創(chuàng)造的歷史積淀,現(xiàn)在的江陰忠義街雖華麗轉(zhuǎn)身,卻仍將蘊涵、無可比擬的歷史厚重感和滄桑感!</p> <p class="ql-block">感謝您瀏覽閱讀,遙祝雅安!</p><p class="ql-block"> 2025/07/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