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整理/恥閑齋吳老師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導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沒有鮮花的簇擁,也沒有家長的高調陪伴。一根扁擔、兩袋行囊,女孩劉燕用行動證明了:人生的道路不是在別人的目光里,而是在自己堅定的腳步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劉燕跟餐館老板學習制作特色美食油茶</b></p> <p class="ql-block">10.扁擔壓彎的是肩膀,挺直的是脊梁;行李沉重的是當下,托舉的卻是未來。</p><p class="ql-block">11.女孩用扁擔挑起了自信與擔當,也挑起了寒門學子對未來的美好希望。沒有傘的孩子,才會更努力地奔跑;能挑起生活重擔的孩子,終將會奔向更廣闊的天地。</p><p class="ql-block">12.扁擔女孩負重前行,挑的不是書籍和被褥,而是對家庭的責任與期盼,在做人、自立方面已是贏家。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走向社會,一定會勝過那些所謂的白富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劉燕勞動休息時為媽媽擦汗</b></p> <p class="ql-block">13.一個習慣為自己負責,愿意為選擇承擔后果的人,才能在風雨飄搖中扎根立穩(wěn)。這份“肩上有擔”的擔當感,才是抵御和搏擊人生風浪最堅實牢靠的鎧甲。</p><p class="ql-block">14.女孩肩上挑起來的哪里是行囊,分明是屬于自己的命運與道路。這姿態(tài)宛如一道無聲的宣言:生命的重量,終究要落回到自己的肩膀!</p><p class="ql-block">15.扁擔女孩的故事值得家長們深思。愛孩子,不是替他們掃清所有障礙,更不該替他們卸下本應扛在肩頭的“重量”,而是把原本就屬于他們的“扁擔”還給他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劉燕獨立制作油茶</b></p> <p class="ql-block">16.千萬別讓我們的愛變成孩子生命中那份缺失的“重量”?,F(xiàn)在的孩子們如同生活在精心設計的無菌室里,看似安全,實際上讓他們失去了感受重量、學習平衡、磨礪筋骨的良機,此等弱不禁風的孩子如何堪當重任?</p><p class="ql-block">17.我們給了孩子知識、技能,甚至所謂的“快樂”,卻唯獨忘記了那根象征責任與擔當?shù)摹熬癖鈸保@不是愛,是束縛。只有放手讓他們去扛起屬于自己的“扁擔”,才是最深沉的期許與成全。</p><p class="ql-block">18.真正愛孩子,就讓他們自己打包行囊,哪怕磕磕絆絆;真正愛孩子,就讓他們面撞南墻,哪怕頭破血流;真正愛孩子,就讓他們在一次次“承擔”中,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分量,體會那份靠自己的力量站穩(wěn)腳跟的踏實!</p> <p class="ql-block"><b>說明:文中圖片源自于網(wǎng)絡</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