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旅行隨記</p><p class="ql-block"> 在一個非常炎熱氣溫高達39度的7月4日,我們自駕游從家鄉(xiāng)出發(fā)一路向北前往王家后鄉(xiāng)趙里河的古村落。趙里河古村落的窯洞,就像一群沉默的衛(wèi)士,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它們依山而建,層層疊疊,與周圍的山巒融為一體。這些窯洞大多是土黃色的,那是歲月的顏色,是時光的印記。窯洞的墻壁上布滿了一道道深淺不一的溝壑,那是風雨侵蝕的痕跡。有的窯洞門口,還擺放著一些古老的石磨、石碾,磁鋼,瓷罐,它們靜靜地放在那里,仿佛在訴說著曾經(jīng)的繁華與忙碌。站在窯洞前,我閉上眼睛,靜靜地聆聽著周圍的聲音。微風拂過窯洞的頂部,發(fā)出沙沙的聲響,仿佛是窯洞在輕輕地訴說著它的故事。偶爾傳來的幾聲雞鳴犬吠,更增添了幾分鄉(xiāng)村的寧靜與祥和。走進窯洞內(nèi)部,一股溫暖而親切的氣息撲面而來。窯洞的空間并不大,但卻布置得十分溫馨。土炕占據(jù)了窯洞的大部分空間,上面鋪著厚厚的褥子,讓人一看就想躺上去休息一下。窯洞的墻壁上,掛著一些照片和字畫,雖然有些已經(jīng)陳舊,但卻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在窯洞的一角,擺放著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如陶罐、瓷碗等。這些物品雖然簡陋,但卻見證了這里的人們一代又一代的生活。我想象著,在過去的歲月里,一家人圍坐在土炕上,吃著熱氣騰騰的飯菜,談笑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是一幅多么溫馨的畫面啊。這窯洞文化,傳承著千年的精神瑰寶。趙里河古村落的窯洞,不僅僅是一種居住的場所,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它承載著當?shù)氐臍v史、民俗和傳統(tǒng),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窯洞的建造工藝十分獨特,它充分利用了當?shù)氐牡匦魏屯寥罈l件,采用了挖洞的方式建造而成。這種建造方式不僅節(jié)省了建筑材料,而且具有冬暖夏涼的特點,非常適合當?shù)氐臍夂驐l件。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趙里河古村落的窯洞也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一些窯洞因為年久失修,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損壞;一些年輕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紛紛離開了這個古老的村落,導致窯洞的居住人口逐漸減少。</p><p class="ql-block">為了保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當?shù)卣蜕鐣鹘缫呀?jīng)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們加大了對窯洞的保護和修繕力度,對一些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化意義的窯洞進行了重點保護;同時,他們還積極開展了文化旅游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參觀和體驗,讓更多的人了解和認識了窯洞文化。</p><p class="ql-block">離開趙里河古村落時,我回頭望去,那錯落有致的窯洞依然靜靜地矗立在那里,仿佛在向我訴說著它們的不舍和眷戀。我知道,這次的相遇只是一個開始,我會永遠記住這個充滿溫暖和回憶的地方,記住這些古老的窯洞所承載的歲月故事。</p><p class="ql-block">下一站我們?nèi)ビ^看黃河放水的壯觀景象,并參觀大壩博物館。</p><p class="ql-block">黃河放水是震撼心靈的自然交響</p><p class="ql-block">當我們來到黃河岸邊,遠遠就聽到了如雷般的轟鳴聲。隨著越走越近車輪,那聲音愈發(fā)清晰、愈發(fā)磅礴。站在觀景臺上,眼前的景象讓我瞬間屏住了呼吸。</p><p class="ql-block">黃河之水猶如一條奔騰的巨龍,從大壩的泄洪口噴涌而出。巨大的水流以排山倒海之勢傾瀉而下,濺起層層白色的浪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晶瑩的光芒。那水流相互撞擊、翻騰,形成了一個個巨大的漩渦,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著一曲激昂的交響樂。水流沖擊著河床,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聲響,仿佛是黃河在訴說著它千年的故事。那磅礴的氣勢,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人類在它面前的渺小。我不禁想起了古人對黃河的贊美之詞,“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此時的場景,正是這句詩的真實寫照。</p><p class="ql-block">黃河放水不僅僅是一種自然景觀,更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無數(shù)的生命,承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它以它那雄渾的力量,滋養(yǎng)著這片土地,哺育著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p><p class="ql-block">大壩博物館:是穿越時空的歷史長廊</p><p class="ql-block">帶著對黃河放水的震撼與感慨,我走進了大壩博物館。博物館的外觀莊嚴肅穆,仿佛在訴說著它所承載的厚重歷史。一進入博物館,我就被里面豐富的展品和詳實的資料所吸引。館內(nèi)通過圖片、實物、模型和多媒體展示等多種形式,生動地展現(xiàn)了大壩的建設(shè)歷程和發(fā)展變遷。</p><p class="ql-block">在歷史展區(qū),我看到了大壩建設(shè)初期的珍貴照片。照片中的建設(shè)者們,在艱苦的條件下,不畏艱難,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為大壩的建設(sh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那些簡陋的工具和設(shè)備,與如今現(xiàn)代化的大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進步和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模型展示區(qū)里,精致的大壩模型栩栩如生地呈現(xiàn)了大壩的全貌。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壩的結(jié)構(gòu)和各個部分的功能,仿佛置身于大壩的建設(shè)現(xiàn)場。通過模型,我了解到了大壩在防洪、發(fā)電、灌溉等方面所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大壩建設(shè)對于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意義。</p><p class="ql-block">多媒體展示區(qū)則通過視頻和音頻的形式,讓我更加直觀地了解了大壩的運行原理和日常管理。我看到了工作人員們在大壩上忙碌的身影,他們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敬業(yè)精神,保障了大壩的安全運行。</p><p class="ql-block">參觀完大壩博物館,我仿佛穿越了時空,見證了大壩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fā)展歷程。它讓我對大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讓我對那些為大壩建設(shè)和維護付出辛勤努力的人們充滿了敬意。</p><p class="ql-block">感悟與思考</p><p class="ql-block">這次觀黃河放水和參觀大壩博物館的經(jīng)歷,讓我收獲頗豐。黃河放水的壯觀景象,讓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和力量;而大壩博物館的參觀,則讓我了解了人類在與自然的斗爭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p><p class="ql-block">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不僅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更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它那奔騰不息的水流,代表著中華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精神。而大壩的建設(shè),則是人類智慧和勇氣的結(jié)晶,它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應(yīng)該更加珍惜黃河這一寶貴的自然資源,保護好我們的母親河。同時,我們也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人類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不斷推動科技的進步,讓大壩在防洪、發(fā)電、灌溉等方面發(fā)揮更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這次旅程,不僅是一次視覺和心靈的盛宴,更是一次對歷史和未來的深刻思考。我相信,黃河的壯麗景色和大壩的偉大成就,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激勵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