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繼善梧桐彩虹校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人生的職業(yè)經(jīng)歷恰似一場有規(guī)劃卻又充滿諸多不確定因素的旅行,但也恰好體現(xiàn)了這趟旅途的艱難與挑戰(zhàn),體現(xiàn)了沿途風景的豐富和精彩。2022年7月,五十二歲的我再次奉令來到戴埠初中工作,走進校園的梧桐彩虹路,感到這著實是一個新的嚴峻考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好在我對于戴埠初中還是有一定了解的,前面講過曾經(jīng)在戴埠工作過18年,接觸和結識了不少初中的老師和領導;同時在“道聽途說”中獲知一些關于戴埠初中的“往事”和“趣事”(其實十年前我曾有過想到這里工作的念頭)。既然對于人與事都有所了解,就如同有“知彼知己”的效應。況且,其中數(shù)位行政骨干和教師骨干與我還有較深的私人友情,料想他們一定會支持我工作的。三年來的事實也證明了我的預想沒錯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戴埠初中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它是由解放前本縣縣長朱爾璽先生因不滿時政腐敗,于1946年掛印回鄉(xiāng)創(chuàng)辦的,原名“私立繼善中學”。解放后改為公辦,后成為完全中學直至1999年初高中分離。因此,如今的戴埠初中校園積淀有很深厚的教育文化底蘊。但近十余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劇和教育布局變化,以及學校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再加上學校自身發(fā)展中存在的主客觀因素影響,導致優(yōu)質生源大量流失,辦學規(guī)模也急劇縮小,并由此造成了師資隊伍嚴重老齡化等等,都嚴重制約了學校健康發(fā)展,甚至面臨著生存危機。我在觀察、分析和思考之余,倍感肩上有千鈞重擔,當然這也許就是一種職業(yè)使命的召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常常一個人沿著田徑場四周的具有歷史滄桑感的石砌圍墻漫步,也總是在校園東邊的池塘九曲橋上的“怡心亭”里靜坐或徘徊,也時常仰望附有靈氣的參天巨型香樟樹而冥想,希望能穿越靜默的歷史隧洞,從校園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中得到智慧啟迪,得到策略暗示,得到心靈慰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認為,戴埠初中的發(fā)展問題歸結起來在于“環(huán)境與人”的問題,是校園里沉重的歷史包袱和沉寂的氛圍束縛了人的理念、眼界和精神,進而制約了前行的動力(再看那些凡是能主動走出去的老師都能顯得輕松而充滿活力)。于是我到校伊始就在校園文化環(huán)境建設上做了些文章,例如,在校園“網(wǎng)紅打卡點”梧桐校路上懸掛了正反面共六幅標語:“人生最大修養(yǎng)是愛、感恩和寬容”,“規(guī)矩成方圓,方法出成效”;“優(yōu)秀源于習慣,責任勝于能力”,“教育,要讓生命都充滿陽光味道”;“每天進一小步,就是一種優(yōu)秀”,“用自身有價值的行為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等。又在幾處主要道路旁樹立宣傳牌,倡導解讀“感恩、盡責”、“敬業(yè)、樂群”、“文化、修養(yǎng)”等道德要義和價值標準。希望師生行走其間便能得到一種耳濡目染的熏陶,久而久之便會有一種意識和精神的靈動與飛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其次,為了激發(fā)老師們的工作熱情,消除“躺平”思想,學校印制了近幾年來的人事制度匯編,讓老師更清晰相關政策要求;又先后修訂了“學校教科研獎勵辦法”、“師德與考勤管理與考核辦法”、“教師課堂行為規(guī)范”等等,幫助每個人理清工作思路和個人專業(yè)發(fā)展思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另外,指導德育處也積極推行“全員德育導師制”,落實全員育人要求,全力守護學生的身心健康。指導教務處結合教育新形勢新要求,積極落實“雙減”政策,大力扶植學校的科技教育和體藝活動,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同時,我還積極向上級部門和當?shù)攸h委政府呼吁,要求能高度重視戴埠初中的建設與發(fā)展。我曾于2022年底和2025年初先后兩次向地方黨委政府提交《關于振興戴埠初中的幾點思考與建議》,即使面對“理想是豐滿的而現(xiàn)實卻很骨感”的無奈狀況,那也算是點燃了一下自己教育情懷的火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毋庸諱言,在過去三年工作中,也會遇到一些歷史遺留的問題,以及固化觀念的羈絆,我唯一“解題思路”就是“把船劃到深水區(qū)去”。即凡事對照政策,對照制度,耐心解釋,積極宣講。所以我十分重視每一次教職工例會,總要“引經(jīng)據(jù)典”的認真準備,和老師們一起總結過去,分析現(xiàn)狀,判斷未來;并反復鼓勵大家“解放思想,改革創(chuàng)新”。而我在學校治理上則采用漸進式(波瀾不驚,自然而然)革新方式,包括前面所說的各種制度的修訂,保障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也促進了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發(fā)展。其實戴埠初中的許多老教師都是很有教育教學經(jīng)驗的,一旦認真起來,工作業(yè)績肯定是出色。例如,近三年在生源素質急劇下滑的基礎上,我校的中考質量卻能逆行攀升;在每年的科技競賽和體育競賽中,我校學生也總能獲得佳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戴埠初中當前校園優(yōu)雅美麗,教師人文和諧,學生樂觀進取,學校也在穩(wěn)健發(fā)展!當然,學校發(fā)展前行的道路還是異常艱難的,還是急需上級部門和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扶持,需要用深刻的改革來集聚優(yōu)質資源,激勵廣大教師,更要用優(yōu)質的成績來贏得百姓的認可。“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小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三十多年的從教生涯,我一直行走在鄉(xiāng)村教育的道路上,遇到過坎坷,接觸過挫折,品嘗過艱辛,也常擁抱過成功與喜悅,這些就是我的校園印記。細細回顧品味,走進它方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走過它才得“情懷為帆,桃李天下”,走出來時希望能“彩虹云霞,人生無悔”!(2025年6月26日星期四晚于種月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