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臺山,一個藏在粵港澳大灣區(qū)邊緣的寶藏小城,既有著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回響,也承載著“全國第一僑鄉(xiāng)”的文化記憶。這里不是喧囂的都市,而是中西文化交融的靜謐之地。我踏上這片土地,只為一睹那聞名遐邇的臺山碉樓,尋找那些藏在歲月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斗山鎮(zhèn)的古街,像是時光倒流的入口。青石板鋪就的街道兩旁,一排排騎樓靜靜佇立,彩色玻璃窗在陽光下泛著微光,復古的商號招牌仿佛在訴說著昔日的繁華。這里沒有高樓大廈的壓迫感,只有歷史與生活交織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騎樓建筑群保存得極為完整,百年歷史的風貌依舊清晰可見。中西合璧的雕刻工藝在門楣與窗欞間悄然綻放,每一處細節(jié)都透著匠心。街道的布局延續(xù)了傳統(tǒng)市集的功能,仿佛還能聽見舊時商販的吆喝聲,那是屬于臺山最真實的生活圖景。</p> <p class="ql-block">在一座雕像前,我們三人合影留念。背景中的老式蒸汽火車仿佛剛停下不久,樹木掩映下的建筑帶著濃厚的歷史氣息。那一刻,我仿佛穿越回了那個火車轟鳴、人聲鼎沸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站在“太平路”牌坊前,街道兩旁的店鋪依舊熱鬧,騎著電動車的人穿梭其中,構成了一幅生動的市井畫卷。我們三人站在這里,不只是游客,更像是這片土地上短暫的居民,感受著它跳動的脈搏。</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一位老人靜靜地站著,身后是那棟寫著“按昌京”的老建筑。牌匾古樸,周圍樹木掩映,電線桿靜靜佇立,仿佛時間在這里停下了腳步。不遠處,一塊中英文介紹牌講述著浮石村的故事,那是臺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此行最想探尋的根脈。</p> <p class="ql-block">陰沉的天空下,街道兩旁的復古建筑顯得格外沉靜。騎著電動車的人偶爾駛過,街道上停放的車輛也靜靜守候著。這不是一個喧囂的旅游城市,而是一個真實、有溫度的生活之地。</p> <p class="ql-block">一排傳統(tǒng)風格的建筑靜靜佇立,店鋪招牌如“昌南”、“稅利宏”等依舊清晰可見。中式裝飾的窗戶設計精美,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繁華。電動車停在路邊,與這些百年建筑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對話。</p> <p class="ql-block">另一排建筑上,“亞維”、“昌和”的招牌同樣引人注目。風格典雅,細節(jié)精致,每一扇窗、每一塊磚都仿佛在低語,講述著屬于臺山的故事。電動車的影子投在墻上,現(xiàn)代與歷史在這里悄然交匯。</p> <p class="ql-block">浮月村,是我此行最期待的一站。這個華僑村落,保留著15座民國時期的洋樓建筑,中西合璧的風格令人驚嘆。中山閣、賢安廬、惠華居……每一座碉樓背后,都有一段屬于海外游子的鄉(xiāng)愁。</p> <p class="ql-block">浮月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間,原名浮溪村,后因“明月倒映水面”的美景而更名。如今,這里依舊保留著那份寧靜與詩意?;萑A居建于1917年,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洋樓,它見證了臺山華僑的歷史,也承載著一個時代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座圓頂拱門建筑前,我與兩位同伴合影。身后是綠意盎然的植被與斑駁的磚墻,仿佛時間從未流逝,只有光影在墻上悄悄移動。</p> <p class="ql-block">一條石板小路蜿蜒向前,兩旁是野花與綠意。我們三人站在一座多陽臺、拱形窗戶的建筑前,仿佛走進了一幅靜謐的油畫。這里沒有游客的喧囂,只有自然與建筑的和諧共舞。</p> <p class="ql-block">站在一座傳統(tǒng)建筑前,背后是高聳的塔樓,周圍綠意盎然。陰沉的天空為整個畫面添上一抹沉靜的底色,仿佛在提醒我們,這里不只是風景,更是一段歷史的回響。</p> <p class="ql-block">一座多層古建筑靜靜矗立,灰色的石墻與傳統(tǒng)的建筑風格相得益彰。天空陰沉,卻更顯出這座建筑的莊重與歲月的沉淀。它仿佛在等待著我們去傾聽它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田野中,一座古老建筑靜靜佇立,陽臺與拱窗在稻田與樹木的環(huán)繞中顯得格外寧靜。天空依舊陰沉,但那份靜謐卻讓人心安,仿佛時間在這里慢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一座風化的建筑,墻體斑駁,鐵柵欄銹跡斑斑,雜草叢生。它不再輝煌,卻依舊挺立,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時光。街道兩旁,傳統(tǒng)建筑上掛著中國國旗,幾輛電動車靜靜???,行人稀少,寧靜中透著生活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我們三人站在樹下合影,陽光透過樹葉灑下斑駁的光影。我穿著深藍上衣,身旁的兩位朋友也各自穿著隨意,笑容燦爛。那一刻,我們不只是游客,更像是這片土地上的旅人,記錄著屬于我們的臺山記憶。</p> <p class="ql-block">遠處,一片廢棄的建筑群靜靜佇立,墻體剝落,植被侵占,仿佛時間已經(jīng)將它遺忘。但我知道,這里也曾有過輝煌,有過故事。而我們,只是路過的人,卻愿意停下腳步,去聆聽它的低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