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1日,正值夏至,陽光熾烈,萬物繁茂。我與妻子及親友一行九人,驅(qū)車前往高平神農(nóng)鎮(zhèn)中村村,探望已懷孕七個月的侄兒媳婦——一位“倒插門”的賢媳。閑話家常之間,忽聞附近竟有炎帝陵,不禁心頭一震,驚喜萬分。正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我當即力勸眾人,切莫錯過這千載難逢的機緣,務(wù)必前往拜謁那聲名遠播的炎帝陵寢。</p> <p class="ql-block"> 一、 炎帝陵概況</p><p class="ql-block">高平市,文化底蘊十分厚重。隨便在地上抓一把土都能擠出文明汁液。歷史上的長平之戰(zhàn)就發(fā)生在那里;上世紀五十年代起,享有盛譽的長治專區(qū)上黨梆子“專一團”,就是以高平“朝陽劇團”為主與勝利劇團合并組成。組建后的“專一團”,走出了“戲魂”郭金順,唱出了“吳派”代表吳婉芝(二人均為高平籍)。晉城市上黨梆子的五朵戲劇“梅花獎”(張愛珍、吳國華、陳素琴、杜建萍、張保平),有四朵半出自高平(張保平是高平女婿,國華丈夫算半朵)。稱高平是戲劇大縣實不為過。</p> <p class="ql-block">高平是人文始祖炎帝的長眠之地。他開創(chuàng)了華夏農(nóng)耕文明之先河,開啟了中華醫(yī)藥文明之先聲。在國臺辦和山西省委省政府、晉城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lǐng)導下,在海峽兩岸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炎帝陵修復保護工程于2014年5月開工建設(shè),2016年5月告峻,總投資約4億元。修復后的炎帝陵景區(qū)總面積600余畝,建筑面積12000平方米。大小殿堂房屋共308間,均為木質(zhì)結(jié)構(gòu)。</p> <p class="ql-block">為安全保障著想,殿內(nèi)平常不設(shè)香爐,不賣香火。建筑風格采用傳統(tǒng)祭祀建筑手法和宋式建筑風格。整個建筑群依中軸線由南向北拾級而上。由于時間緊張,我們走馬觀花地瀏覽了依次布置的山門、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四進三重院落。舍去了兩側(cè)分布的大成殿、明倫堂、關(guān)圣殿等20余處人文及自然景觀。僅四進三重院落的建筑風格,就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炎帝陵的威嚴、肅穆、宏偉、壯觀、古樸、端莊的歷史風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謁炎帝高陵高平獻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溯神農(nóng)祖德祖業(yè)弘開</span></p> <p class="ql-block">嘗百草興醫(yī)藥德重如山</p><p class="ql-block">辨五谷啟農(nóng)耕功德蓋世</p> <p class="ql-block"> 二、 炎帝一把火點燃了華夏文明</p><p class="ql-block">拜謁過程中,同行的幾個女人問我什么叫炎帝,是人么?通常說的炎黃子孫是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看來,炎黃子孫在許多人眼中還很懵懂。我簡單向她們講述: 炎帝、黃帝是7000年前上古時代的著名人物。他們是兩大部落的首領(lǐng)。炎帝在兩大領(lǐng)域貢最大。其一,發(fā)明了鉆木取火,教會了人們?nèi)绾畏N五谷,發(fā)明了犁的雛形耒耜(lei Si)解決了民以食為天的根本問題。開創(chuàng)了紅火炎炎的農(nóng)耕文明;故稱炎帝。 其二,在以高平羊頭山為中心的上黨地區(qū)嘗百草,解決了醫(yī)藥分類問題。晚年,嘗百草,誤食了一種有毒的“百足蟲”,逝世后長眠于此地。炎帝陵就是炎帝的墳地,俗種“皇墳”。 故,稱炎帝為神農(nóng)氏。</p> <p class="ql-block">黃帝是一部落首領(lǐng)。是他實現(xiàn)了部落聯(lián)盟統(tǒng)一。黃帝在天文歷法,文字數(shù)學,交通,農(nóng)業(yè),動物馴化等領(lǐng)域貢獻頗大。如,炎帝記事用繩索結(jié)圪瘩,黃帝改進后用數(shù)字記事。又如,黃帝之妻螺祖發(fā)明了養(yǎng)蠶繅絲。所以,炎黃精神就是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可以這樣說,沒有炎黃二帝,就沒有華夏人類的文明,我們都是血濃于水的炎黃子孫。</p><p class="ql-block">華夏民族,同根同源,血脈相連。炎帝陵多年成功舉辦的海峽兩岸尋根問祖的祭祀活動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同行者紛紛表示,不虛此行,又上了一新課,漲了好多知識。</p> <p class="ql-block"> 三、 問祖炎帝 尋根高平</p><p class="ql-block">炎帝陵2016年5月修復峻工后,從2016年5月一一2025年5月,共舉辦了10屆上檔次的“問祖炎帝,尋根高平”的高規(guī)格的祭祀活動。10年來,有近萬名臺胞和海外僑胞參加此活動。涉及四十多國家和地區(qū)。十年內(nèi),有新黨主席郁慕明,國民黨前秘書長,臺灣中華神農(nóng)大地協(xié)進會理事長李乾龍幾乎年年參與;臺灣地區(qū)前領(lǐng)導人馬英九,國民黨前主席連戰(zhàn)、洪秀柱、吳伯雄、江啟臣,前代主席林政則,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及多個團體負責人都分別參與過上述活動??胺Q萬土歸宗,人心歸一。</p> <p class="ql-block">炎帝陵先后被國臺辦、中國僑聯(lián)、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授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神農(nóng)炎帝文化研究基地”等等榮譽稱號。2019年又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炎帝陵已成為全球華人謁陵拜祖的神圣之地。成為增進兩岸同胞民族認同,推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