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簡介:自幼喜琴棋詩書,長年淪落天南。業(yè)余文字涂鴉。為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謹以此系列游記敬獻給長眠于地下的母親)</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人生就是一次孤獨的行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題 記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我愿意將我的一種行為稱之為“行走”,而不愿將它稱為“旅游”。 </p><p class="ql-block"> 因為對于我到的每一個地方,我都想用我的雙腳真實地去行走,去感受。我相信,不管哪里,每一寸土地都有靈氣。對于人這種生命來說,真實地感受和吸收土地的靈氣,是極其珍貴而有用的?! ?lt;/p><p class="ql-block"> 有很多真正的“行走”者,他們都將自己行走的對象選擇為“遠方”。大漠,高原,異域,這些與人類有著空間與心理距離的真正的“遠方”,對大多數(shù)行走者的確有著致命的誘惑?!以谡T惑前加上“致命”二字,不僅僅是想說這樣的誘惑之大,我更想說,這樣的選擇,對一些人,從生命意義這個角度說,是不是一種方向性的“錯誤”。也就是說,陌生的,遠的,是不是一定就是對自己生命最有意義的? </p><p class="ql-block"> 為了避免可能的“方向性錯誤”,我首先選擇家鄉(xiāng)。我想通過對家鄉(xiāng)的真正的了解與體悟,讓自己的生命漸漸真誠與厚實起來。</p><p class="ql-block"> 家鄉(xiāng)有兩條較大的河,一是沅江,一是酉水,那是湘西人的母親河。她們,承載著湘西這塊土地上所有生命成長的信息,也承載著湘西從古至今所有的文明信息。我想,我踏踏實實地走過她們,我的生命一定會與前半生的浮躁有所區(qū)別。</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在酉水河谷行走的時候,我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母親?! ?lt;/p><p class="ql-block"> 還在很年輕的時候,我就喜歡經(jīng)常到外面去走。而母親,總是希望我陪在她的身邊?,F(xiàn)在,我已無法回想,自己曾多少次用遠離的背影,留給母親無可言說的失望。 </p><p class="ql-block"> 我很沮喪地想,人一輩子最大的失望,應(yīng)該是對自己兒女的失望。每一個個體生命都很短暫,人們的潛意識里,總會把兒女作為自己生命的延續(xù)。一旦這種延續(xù)的夢想中斷,那種失望之痛是無法訴說的。我真的不知道,母親在她的有生之年,面對我的一次次遠離,心境是不是也是這樣。 </p><p class="ql-block"> 然而,似乎,這樣的失望之痛,卻是一代又一代地持續(xù)著?! ?lt;/p><p class="ql-block"> 所以,人生其實就是一次孤獨的行走。陪在你身邊的,都不可能是你完全意義上的心靈的伴侶。對于我,如果說真有心靈的伴侶,那大概就是一路走過的山水,還有那些已經(jīng)永遠附著在山水之上的古往今來的靈魂了。</p><p class="ql-block"> 酉水發(fā)源于湖北,流經(jīng)湖北宣恩、來鳳,重慶酉陽、秀山,湖南龍山、保靖、永順、古丈,在湖南沅陵縣也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的縣城西面注入沅江,全長427公里?! ?lt;/p><p class="ql-block"> 這也算得是一條長河了。鑒于我的生計之累和擁有的條件,我實際上也不可能全用雙腳丈量她流經(jīng)的每一寸土地。很多時候,我不得不選擇車船這些交通工具,以便讓我在合適的時間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因此,我所期望的踏實行走,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只是一種走馬觀花。</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說的是,這樣的行走,于我來說是一種真實的生命的需要。這個過程中的一切記錄,都只是為達成這種需要的手段?! ?lt;/p><p class="ql-block"> 無論是我比較熟悉的文字,還是我依然外行的攝影,它們都只是一種記錄與呈現(xiàn)的手段,而不是我追求的目的。也就是說,來我這兒的朋友們,如能把這些文字與畫面當作一種生命的狀態(tài)與體悟,而不把它們當作什么文學(xué)與攝影,那將會與我最初的意愿更加吻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日落溪子口</b></p><p class="ql-block"> 我又一次來到酉水匯入沅江的地方溪子口。曾經(jīng)有好些年,我常從這里來來去去。離開這里后,每次回到故鄉(xiāng),我都會抽時間到這里看一看,坐在水邊發(fā)發(fā)呆。</p><p class="ql-block"> 這次行走酉水,還得以這里為起點。溪子口,一條河走完她全程的地方,一個與我有不解之緣的地方。</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1)</b>八百里酉水,從湘西武陵山脈的重重大山中蜿蜒南來,在沅陵縣城西面靜靜地沒有一點喧囂地注入沅江?! ?</p><p class="ql-block"> 酉水入河的這個地方,叫溪子口。因為兩水交匯,這里的水面開闊,大氣,而且在我的印象中,這里一直都很安靜很清澈。在下游五強溪國家級大型水電站建成之前,這里的水流很淺,因此也比現(xiàn)在更清。那個時候的秋冬季節(jié),乘船過渡,船常有擱淺的可能,人在船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底的卵石。那樣的水,親近人呢! </p><p class="ql-block"> 因為酉水與沅江的交匯,沅陵被分成了三部分。沅江北岸酉水東岸是沅陵縣城的主體,沅江南岸古代是個驛碼頭,現(xiàn)在發(fā)展得很快,有319國道和杭瑞(杭州至云南瑞麗)高速傍城通過。酉水西岸是個大鎮(zhèn)子,叫太常村。這太常村在抗戰(zhàn)時期可不得了,是湖南省政府、國民黨湖南省黨部所在地,是當時的湖南省主席、第九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薛岳常來的地方。據(jù)說薛岳曾在這里為蔣介石修建了“行宮”,只是蔣一直沒來住過?! ?lt;/p><p class="ql-block"> 順便說一下,抗戰(zhàn)時期是沅陵歷史上最鼎盛的時候。那時,沅陵為戰(zhàn)時湖南省省會,是全國抗戰(zhàn)大后方的重要城鎮(zhèn)之一,收容過大量黨政軍民機關(guān)和外地難民。據(jù)史料記載,沅陵當時有人口二十余萬,可謂繁華之極。因為這個,又因沅陵三部分在形式上頗像武漢,便得了個“小武漢”的稱謂。</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b>曾經(jīng)有好些年,我工作的地方就在太常村,我所在的學(xué)校就在原國民黨湖南省黨部?! ?lt;/p><p class="ql-block"> 這是個幽靜的地方,很適合讀書、做夢和遐想。學(xué)校后面是起伏比較平緩的山,有柔美的草坪和靜靜的林子,是讀書和戀愛的好地方。那時候,我常在黃昏日落的靜穆時刻,手中拿一本書,或讀或不讀,散漫地徜徉在山中。很多時候也幻想有個知音的女子相伴漫步,可惜這個幻想在那些年一直沒有成為現(xiàn)實?! ?lt;/p><p class="ql-block"> 記不清曾經(jīng)有多少個暑假,我除了抽點時間回老家陪陪母親,剩下的時間便一個人躲在校園里讀書和寫一些從來沒有產(chǎn)生過實際效用的句子。</p><p class="ql-block"> 假期的校園真靜,沒有鐘聲和工作催促和打擾我,似乎連酷熱也離得很遠。夜深的時候,校園里幾乎沒有人聲,月光從高大的槐樹的枝葉間漏下來,在地上一點一點地閃爍?!菚r候似乎也沒有問過,讀那些書寫那些句子有什么用,只是喜歡便讀了寫了。然而我相信,那段日子,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lt;/p><p class="ql-block"> 偶爾,也會去縣城看場自己喜歡的電影娛樂一下。夜里過酉水,渡口燈影幢幢,水上月色細碎,槳聲清遠得惹人生出許多思緒。 </p><p class="ql-block"> 可惜,因為五強溪水電站,現(xiàn)在那所學(xué)校已經(jīng)成了水底的故事,再也尋不見蹤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3)</b>在酉水河灣,溪子口旁,有個地方很重要,不得不提,就是龍興講寺?! ?lt;/p><p class="ql-block"> 史載,龍興講寺始建于唐貞觀二年(628年),是湖南省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構(gòu)建筑群,距今已1370多年。1996年11月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lt;/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來,龍興講寺最有價值的地方不是它作為佛教寺廟的存在,而在于它是全國最早的書院之一。明代大學(xué)者王守仁(陽明)曾在此為辰州學(xué)子開山講學(xué),后在院內(nèi)辟虎溪書院,亦稱陽明書院。這個地方的存在,為古辰州沅陵的書香傳世,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p><p class="ql-block"> 酉水河灣,薈萃了風(fēng)水精華;千古龍興,昌盛了沅陵的文風(fēng)與書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二、烏宿渡與二酉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從沅陵沿酉水上行約半小時,有一個鎮(zhèn)子叫烏宿,是行走酉水不能不到的地方。因為它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雖然以前來過兩次,這一次我還是特意在這里停留了近三個小時?! ?lt;/p><p class="ql-block"> “烏宿”這個名字聽著就很詩意。雖然這里離姑蘇千里萬里,卻并不影響你一到這兒就聯(lián)想起那句“月落烏啼霜滿天”。有史料的確鑿記載,烏宿在古代一直是個碼頭與驛站,是行走酉水進出湘川黔的人們經(jīng)常泊船歇腳的地方。想象一下,在那些“黑白年月”,你孤身一人穿山過水來到這里,若是秋冬時節(jié),霜天寒夜,獨宿渡頭驛館,看漁火點點,聽烏啼聲聲,將會有一種怎樣清澈寒涼的意緒襲上你的心頭? </p><p class="ql-block"> 烏宿的詩意并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一次又一次地來到這里,主要是因為烏宿鎮(zhèn)對面的二酉山,因為二酉山上的“古藏書處”。史載,秦初,始皇焚書坑儒,以伏勝為首的幾個書生悄然將萬卷詩書偷運出京城,歷經(jīng)千辛萬苦一路南來,最終把書簡藏于二酉山上的一個石洞之中。 </p><p class="ql-block"> 在我看來,伏勝等人的行為,其意義有二,一是演出了文明對抗強大暴力的悲壯活劇,二是延續(xù)了華夏文明的書香血脈?! ?lt;/p><p class="ql-block"> “學(xué)富五車,書通二酉”,這個成語說的是學(xué)識淵博。然而,每一次,當我站立二酉山的腳下,想起這個成語的時候,心中涌出的是一種神圣之感?! ?lt;/p><p class="ql-block"> 是的,對于華夏學(xué)子來說,二酉山是圣山。無論你能不能登臨,能不能看一看萬卷藏書洞,拜一拜伏勝像,你的心都應(yīng)時時供奉這座山,朝拜這座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三、鳳灘一夜</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b>沅陵處在湘西兩大山系武陵山與雪峰山的結(jié)合部,以沅水為界,南雪峰北武陵。就武陵山系而言,沅陵所屬的沅水北岸山區(qū),其實只是武陵山的余脈。武陵山系的核心地區(qū)應(yīng)該是在湖南的湘西自治州、張家界一帶。 </p><p class="ql-block"> 因了上述原因,從沅陵出發(fā)沿酉水上行,到鳳灘之前,不到百里的地方,山一直都不算高大。到了鳳灘,山勢突顯高峻。在鳳灘水電站大壩所在的地方,兩山夾峙,峽高谷深,形勢頗顯雄壯。 鳳灘大壩矗在兩山之間,讓原本在這里奔騰傾瀉的酉水斷成兩截,也成就了大壩上游幾百里的平湖及其秀麗風(fēng)光?! ?lt;/p><p class="ql-block"> 鳳灘這座水電站值得一提的地方,是它的大壩是我國第一座空心壩,電站的所有發(fā)電機組都安裝在壩內(nèi)。只在外面,你是看不出其中的“玄妙”與“機關(guān)”的。 </p><p class="ql-block"> 據(jù)“百度”介紹,鳳灘電站1970年10月開工,1978年5月第一臺機組發(fā)電,1979年完工。老廠裝機容量40萬kW,保證出力10.3萬kW,多年平均發(fā)電量20.43億kW·h,2004年左岸擴機兩臺20萬kW機組投運,隨后進行老廠2號機組增容工程,總裝機容量達到81.5萬kW?! ?lt;/p><p class="ql-block"> 鳳灘電站的建成,讓原本只有鳥鳴猿啼的峽谷中有了一片熱鬧繁華的城鎮(zhèn),讓億萬年沉寂的深山見證了人類現(xiàn)代科技的力量。從建成到現(xiàn)在,鳳灘電廠一直是沅陵境內(nèi)最“?!钡膯挝恢?。</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b>在我的印象中,鳳灘電廠生活區(qū)所在地一直是個很繁華的大鎮(zhèn)子。這里有幾千電廠職工和他們的家屬,還有不少定居在這里的“非電廠人”,專門做電廠人的生意,從事各種營生。以前我好像來過不下三次,白天黑夜我都看過,燈紅酒綠也都見過?! ?lt;/p><p class="ql-block"> 然而,世事總在變化,有時候還出人意料。這次我來到鳳灘,著實小小地吃了一驚。記憶中繁華的街區(qū),如今是一片狼藉與蕭條。店鋪只有稀落的幾家還開著門,卻是門前冷落,不見顧客。街兩邊的大多數(shù)房屋,有的人去樓空,有的已拆毀棄置?! ?lt;/p><p class="ql-block"> 對著陌生與荒蕪,我有些張皇失措了。記憶中的那些賓館旅店都已面目全非,整條街似乎連家小小的客棧也難找到。今夜,我將棲身何處?往前,我知道這時間沒有船往上游王村;打道回府折返沅陵倒是有車,可心有不甘,也不符合我的性格?! ?lt;/p><p class="ql-block"> 強自鎮(zhèn)定了一下,與一開著門的商店老板攀談,得知壩上往返鳳灘王村的碼頭有私人客棧。我以前走過從鳳灘到王村的水路,知道那個碼頭過去人來人往的還算熱鬧,住有不少人家,于是心中稍慰,決定上壩上碰碰運氣?! ?lt;/p><p class="ql-block"> 到得壩上,失望更甚。以前沿河岸一條蜿蜒的小街,大幾十戶人家,如今大多也是房屋還在,人去樓空,還有人氣的也就六七家了。這地方,變得相當冷清! </p><p class="ql-block"> 好在,鳳灘到王村的船還跑,每天6點與8點各一班,私人的小客棧也還有一家開著。向客棧老板問價,說是10元一晚,又是一驚!一看房,果然極小,只有一床一凳,且久無人住了。跟老板商量,為我加一小風(fēng)扇,多10元錢,晚餐也10元,一晚共30元,好歹住下?! ?lt;/p><p class="ql-block"> 與客棧老板閑聊,才知道,原來,鳳灘電廠生活區(qū)遷到了沅陵城,為的是這里交通信息等都很閉塞,多有不便。如今的原電廠生活區(qū),只是職工們在值班時的臨時住處。電廠的人不在了,生意便也做不了,做生意的人就大都搬走了。鳳灘的冷落也連帶了壩上這座碼頭的蕭條。</p><p class="ql-block"> 時間,在一重又一重的山里,在這一片似乎并不流動的水面,已經(jīng)無法感覺。待到最后一抹夕陽被群山的神秘悄無聲息地收去,頭頂?shù)膸捉z云霞才在天地靜穆的表盤上劃下淡淡的悠遠的痕跡?! ?lt;/p><p class="ql-block"> 入夜,鳳灘壩上除了偶爾的幾聲鳥鳴,一點人氣也沒有,靜寂如太古之初。 荒村野店,只我一個“行腳外來客”,獨對寂寥與稀疏孤獨的幾點燈火?! ∵@是一個可以讓你產(chǎn)生許許多多各種各樣聯(lián)想的夜晚,我?guī)缀踉跓o眠中度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b>凌晨5點過,山里的第一縷晨光在我的期盼中來臨。 </p><p class="ql-block"> 迅速收拾好行李,出門,登上已經(jīng)候在碼頭的客船。遠處,朝霧迷漫,山色朦朧,水光清亮。深吸一口氣,將昨夜的一切從心中驅(qū)趕干凈。前方,曾經(jīng)熟悉的美景將次第展開,等待著我一一按下手中的相機快門?! ?lt;/p><p class="ql-block"> 人這種生命,很多時候是為今天和明天而存在的。昨天,只是曾經(jīng),只是過去。最多,一些極重要的,將其封存于心的一角,也就夠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四、從鳳灘到王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b>在外人的想象中,湘西總是山高林密,峽陡谷深,充滿神秘色彩。也確實,諸如張家界的雄奇壯麗,黃龍洞奇梁洞的邃遠杳深,各種民俗的神秘古老,都印證著這樣的想象?! ?lt;/p><p class="ql-block"> 然而,湘西也自有她的柔婉與嫵媚,酉水從鳳灘到王村一段山水便是明證。這里,水的清澈可以媲美雪域高原天山南北的高山雪水,視之觸之可以涼透人心;立于水邊的好些山巒都不算太高大,秀美著她們的一肌一容一顰一笑,而濯在水中的倩影,更是清秀如畫,宛然俊美的村姑?! ?lt;/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這里,人,在畫里在天上,而所有的清山秀水,晴光霧嵐,便都清清澈澈地融入你的心中?! ?lt;/p><p class="ql-block"> 遠處,一葉小舟自水線外悠然蕩來,在身邊山光水影繚繞霧氣的氤氳烘托之中,你以為逢著桃源漁翁,沉醉之時便恍若隔世了。</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b>行走在這樣的山水中,你當然有理由沉醉。然而,你也有必要清醒?! ?lt;/p><p class="ql-block"> 湘西山美水美,那是沒得說;湘西人熱情好客純樸善良,湘西還多美女,也是沒得說。可是,湘西人生活得怎樣?外面來這兒游玩的人,怕是沒幾個有興趣問一問看一看關(guān)心關(guān)心的。 </p><p class="ql-block"> 從鳳灘一路上行,所見兩岸村寨房屋,與家鄉(xiāng)沅陵山中的沒什么兩樣。我生在武陵山中,自小在武陵山中長大,我知道山里的人們勞作的辛苦,生存的艱難。我知道,從這山到那山,修一條路有多難;我知道,人們?yōu)橘I一兩樣稍重一點的東西得翻山越嶺走多遠的山路;我知道,孩子們上學(xué)離家有多遠。真的,得感謝這條河流,感謝每天在這條河上跑上跑下的小木船,是它們讓山與山的距離縮短,是它們減去了人們的許多辛勞?! ?lt;/p><p class="ql-block"> 酉水自鳳灘以上便不再是沅陵的地域,但在我心中,這里仍是我的家鄉(xiāng),這里的人仍是我的鄉(xiāng)親。 </p><p class="ql-block"> 在一次又一次對著美景按下我的相機快門時,我都會在心里問:我的鄉(xiāng)親們,你們過得還好嗎?</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3)</b>單從表面看,這里的人們,日子應(yīng)該比起十幾二十年前好過一些了。這酉水上的橋多了好幾座,兩岸山上好些地方也見到公路了。公路真是個好東西,不論是高級的柏油路還是極“原始”的黃土路,在這山里都是極好的。再看岸邊的房屋,湘西傳統(tǒng)的純木屋少了,磚木結(jié)構(gòu)的房子多了,有的外表還打扮得挺好看,紅瓦白墻,看著養(yǎng)眼?! ?lt;/p><p class="ql-block"> 然而,一路上,我的心并未因此輕松一些。一位同船的老大娘跟我說,現(xiàn)在的山里,各村都只剩了老弱病殘,守著祖屋和幾片好種的田地。青壯年都遠遠地走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只要能掙錢,什么地方都去。這種情形,與我的老家沅陵山中一模一樣。昔日熱鬧的鄉(xiāng)村,蕭條了! </p><p class="ql-block"> 按理說,如今應(yīng)是農(nóng)民種田積極性最高的時期,什么稅也不用交,國家還有一點補貼,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事啊!可是,事實遠非這樣。很多鄉(xiāng)村,尤其是山里的鄉(xiāng)村,農(nóng)民依然不愿意種田,但凡有別的活路的都不再種田了。究其原因,一是辛苦,二是辛苦了還是不能擺脫窮困?!?lt;/p><p class="ql-block"> 同船的老大娘說,岸邊那些漂亮的房子,都是各家的孩子們在外打工掙錢建起來的??糠N田種地,只能是個吃飽肚子?! ?lt;/p><p class="ql-block"> 聽著大娘的話,看著她老人家臉上刀刻一般的深深的皺紋,我想起了自己在田地里勞苦了一輩子的母親?! ∥腋杏X,手中的相機突然沉重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五、掛在瀑布邊緣的芙蓉古鎮(zhèn)</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1)</b>從鳳灘出發(fā)沿酉水上行,3小時的水程到達永順的王村。自上世紀80年代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zhèn)》在這里拍攝后,王村又稱芙蓉鎮(zhèn)?,F(xiàn)在的王村,到處都能見到“曉慶米豆腐店”。外地人來這里,應(yīng)該嘗嘗米豆腐,味道還是不錯的。 </p><p class="ql-block"> 王村很獨特。第一,別的臨河鎮(zhèn)子都是沿河岸一字橫著排開,王村是沿山坡豎著來的。估計,最先有了酉水碼頭,然后有了一條從山上通到碼頭的青石路,人們把房子建在路兩邊,于是就有了王村。王村人與外來的行腳客,走了一代又一代,這條蜿蜒的青石路就有了厚重的古意,每一塊石板便都有了許多悲悲喜喜的故事。如今的老王村人,不再四處行走,也沒什么人種田種地,都在自家門前擺攤做生意,向一年比一年多的外來游客出售當?shù)氐奶禺a(chǎn)。若在白天,青石路承載的故事,就都淹沒在繁華與嘈雜之中。</p><p class="ql-block"> 第二,王村準確地說是建在一條小溪旁的,那條小溪匯入酉水的地方,山勢突然斷裂,形成兩級陡峭的懸崖,溪水也成了兩級飛瀉的瀑布。王村有許多房屋建在瀑布邊的懸崖上,因此,有人形象地說王村是“掛在瀑布邊緣的古鎮(zhèn)”,這說法倒也恰切。</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b>王村的商業(yè)化氣息也一年濃似一年,但比起鳳凰、張家界這些湘西地方來,她還是安靜的,尤其是早晨與夜晚。據(jù)當?shù)厝苏f,因王村小,大多數(shù)組團來玩的游客,白天在這里轉(zhuǎn)上幾個小時,晚上便去了鳳凰或張家界,有的去了吉首。在這里住下的,一般都是如我這樣喜歡自由行走的“散客”。當然,一住幾天的也有,這樣的人在當?shù)厝说难壑?,就多少有那么一點兒“怪”了?! ?lt;/p><p class="ql-block"> 有了以上原因,王村這里供給外來游客娛樂的場所,比如酒吧咖啡館之類,就很少了。這個與鳳凰的情形就不同?,F(xiàn)在的鳳凰,一入夜,沱江兩岸燈紅酒綠,繁華吵嚷,直到零點才結(jié)束。這樣的環(huán)境我不喜歡,它給你的仍是這個紅塵世界的喧囂與浮躁,掩埋了這山水間原有的那份寧靜與幽邃,素樸與恬淡。</p><p class="ql-block"> 王村不這樣。我在王村轉(zhuǎn)了好幾圈,見了一家咖啡館,挺雅致,小坐了一會兒。喝著苦中帶甜的咖啡,看著崖邊的瀑布,聽著刷刷的水聲,吹著涼爽的河風(fēng),覺得世界一下子都寧定了。還見了一家小酒吧,里面只有一個女孩,斜倚在一張涼椅上,翻著一本書,那樣子也很寧定。只可惜,酒吧里面比較暗淡的光線,止住了我舉起相機的沖動。</p><p class="ql-block"> 入夜的王村,天上一輪淡黃的月,月下并不熱鬧的燈火,酉水河上細碎的波光,都安靜得任由你古往今來上天入地去遐想。</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3)</b>王村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lt;/p><p class="ql-block"> 王村的歷史可以上溯至秦漢以至更遠。秦時此地及周邊地區(qū)置酉陽縣,王村為縣治所在地。漢以后至唐五代,土司王彭氏世居于此,建王城于酉水之濱,王村之名多半由此而來。晉以后此地稱溪州,彭氏世襲溪州刺史之職。唐末五代時,彭氏曾率溪州及周邊獎州、錦州等地土家族苗族數(shù)萬之眾,起兵反抗割據(jù)湖南的南楚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南楚王馬希范派兵鎮(zhèn)壓,雙方于沅陵一帶展開激戰(zhàn)。最后,馬希范與彭氏議和,并在王村立銅柱以志其事,這便是后世有名的“溪州銅柱”的由來。 </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讀溪州銅柱上的銘文,長篇大論的都是朝野永世和睦、地方永遠忠誠的冠冕堂皇的話。其實,冠冕堂皇的背后,掩著的盡是山里百姓的血與淚?! ?lt;/p><p class="ql-block"> 湘西山里百姓的勇武蠻悍,都是歷朝統(tǒng)治者逼出來的。這里山深林密,謀生本就艱難,賦稅一重,便難以生存。沒了活路的百姓,就只有揭竿而起或上山為匪。外地人一說起湘西,首先就會說湘西多土匪,半是玩笑半是認真。殊不知,這“源遠流長”的匪患豈是無緣無故? </p><p class="ql-block"> 其實,湘西山民忠厚樸實得厲害,讓他們能夠安安靜靜地上山種地下河打魚,他們對誰都好。 </p><p class="ql-block"> 離開王村的時候,我突然想,這世間有天生安靜恬淡的么?若有,這里的山水與人們,應(yīng)該就是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六、里耶,一座有些落寞的古城</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b>就其地緣位置來說,里耶也是一座“邊城”,周邊有湘渝鄂三省交界。只是不像茶峒,鎮(zhèn)子所在地就是“一腳踏三省”的地方?! ?lt;/p><p class="ql-block"> 按現(xiàn)在通行的說法,湘西州有四大著名古鎮(zhèn),永順的王村(芙蓉鎮(zhèn)),花垣的茶峒(邊城),龍山的里耶,瀘溪的浦市。前三者屬酉水流域,后者在沅江岸邊。在前三者中,就鎮(zhèn)子的規(guī)模來說,里耶為最,比武陵山腹地的一般縣城小不了多少,是大山深處窮荒僻壤的熱鬧繁華之地?! ?lt;/p><p class="ql-block"> 行走于里耶的古街巷,和走王村與茶峒的感覺并不完全一樣。在這里,寧靜與別致之外,更有一種“氣派”。青石的老街巷兩邊,盡是高大的木樓,這些樓大多都在三層或以上,這和湘西地方木屋一般最高兩層不同。無數(shù)木樓兩條直線排過去,那派頭就出來了,隱隱地,覺著有這山里的“王者氣象”?! ?lt;/p><p class="ql-block"> 里耶的老建筑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很多房屋中間是純木結(jié)構(gòu),左右后三面圍有青磚的高墻,當?shù)厝私小胺饣饓Α?,墻頂用黑瓦挑起飛檐。這種墻不只有隔火的功用,更增了房屋的氣勢排場。這種房子茶峒與王村也有(湘西很多地方也常見),但沒有這里多,可能是因為在明清至民國抗戰(zhàn)時湘西一帶大發(fā)展的時候,這里比前兩地富庶,大戶人家比前兩地多吧。 </p><p class="ql-block"> 里耶還有一種氣派之處,可惜現(xiàn)在已經(jīng)看不到了。據(jù)資料載,過去里耶沿酉水岸邊建有3處大碼頭,繁盛時每天都有上百只客貨船只在此??浚酱贤ㄐ闵?、酉陽,下達沅陵、常德,可以想見那諸般貨物云集各地商賈往來的景象。里耶是酉水上游重鎮(zhèn),這種情形的出現(xiàn),在陸上無路出山全憑一條河道的年代,也是情理之中?! ?lt;/p><p class="ql-block"> 里耶在湘渝鄂邊地區(qū)的客貨集散方面的重要作用,一直延續(xù)到民國以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之后,隨著各縣鄉(xiāng)鎮(zhèn)公路的開通,更為快捷的汽車運輸代替了相對較慢費用較高的小河道水上航運,酉水的價值不再那么重要,里耶河邊的熱鬧便也成了歷史的煙云?,F(xiàn)在,里耶的酉水岸邊修建了一道很高大的防洪堤,新建的一座碼頭邊,除了一些供游人游河玩耍的小游船,就只有稀疏的幾艘小船。當?shù)厝苏f,現(xiàn)在這里水路上只有來往于鄉(xiāng)間的小型貨船,客船都已不跑了。</p><p class="ql-block"> 順便說一句,當我第一眼看到那座防洪堤的時候,是很有些意外與吃驚的。也許建堤是出于對古城保護的考慮,然而就個人狹隘外行的眼光,我實在看不出酉水對古城的威脅在哪里。這里是山區(qū)腹地,植被豐厚,沒什么水土流失,河床不大可能因泥沙淤塞抬高。再者,里耶周邊地勢平坦,漲水對古城的影響也不大。還有,就算非要建堤,那堤建成什么樣也要精心考慮(比如鳳凰的古城墻式),現(xiàn)在的這個樣子實在是不敢恭維。</p><p class="ql-block"> 古城“被圍”,不能與清澈的水流聲息相通,這種格局的改變,似乎讓古城的別致、清靈與大氣一下子消去了很多,真的很是令人感嘆——也許,無論人還是地方,封閉總不是好事吧。</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2)</b>里耶因酉水而興,到現(xiàn)在,可能不只是因酉水而衰。雖旅游開發(fā)叫得響,卻游客稀少。城比附近的邊城氣派,行人倒是不如邊城多,變得真正有幾分落寞起來。 </p><p class="ql-block"> 近年來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自戰(zhàn)國后期起,里耶這地方便開始熱鬧。因為酉水是南下湘西北上川鄂的孔道,里耶便一度成為秦人與楚人軍事對抗的前沿,其作為軍事要沖的價值便突顯出來。2002年發(fā)掘的里耶古城,便是一座屯軍的堡壘。有了長期的駐軍,這里的人口便會漸漸增多,古代許多地方都是這樣發(fā)展起來的。 </p><p class="ql-block"> 里耶真正繁盛的黃金時期有兩個時段,一是清初雍正七年以后,二是民國的抗戰(zhàn)期間?! ?lt;/p><p class="ql-block"> 清雍正以前,湘鄂川邊地區(qū)是土家人的地盤,除邊緣開發(fā)較早的地方外,漢人很少能夠進入,似乎有“漢不入境”的不成文禁令。里耶地處湘鄂川邊腹地,漢人定居的極少。清雍正七年,朝庭取消“漢不入境”的禁令,許多漢人涌入從事各種營生,商人們帶來的大量資金使得里耶快速發(fā)展起來?,F(xiàn)在看到的里耶古街巷和史料上記載的三大沿河碼頭,都成型繁榮于這個時期。連帶著,漢人的教化文風(fēng)也開始流行與興盛。至此,里耶真正成了湘鄂川邊腹地的“王者”?! ?lt;/p><p class="ql-block"> 抗戰(zhàn)期間是里耶發(fā)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段。因里耶離重慶近,屬大后方較偏僻的鎮(zhèn)甸,比較安全,那時涌入的政府機關(guān)、學(xué)校、工廠及難民很多。史載,這一時期外面雖戰(zhàn)火連天,里耶卻相對安寧,經(jīng)濟也繁榮穩(wěn)定,街巷商鋪林立,碼頭桅船云集,各路富商巨賈大小攤販都在這里落腳。一時間,里耶竟得了“小南京”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當然,這種戰(zhàn)爭帶來的興盛就如潮水,起得快,落得也快。戰(zhàn)后,隨著各地人流的回遷,里耶又似乎回到了以前的老樣子。但是,人流的回遷并不能帶走一切,一個特殊歷史時期留下的各種痕跡,肯定會大大增加里耶的深度與厚度。</p><p class="ql-block"> 里耶,就是這么一個具有時間長度、深度與厚度的地方。兩千年,也只是彈指一揮間,當歷史的煙云被時間的風(fēng)瞬時卷去,這里似乎又回復(fù)了往日的沉寂,就是戰(zhàn)國古城與秦簡的“驚世大發(fā)現(xiàn)”也沒能完全將其喚醒。 </p><p class="ql-block"> 不過,在里耶古老的街巷里行走的時候,我一方面為她的落寞感嘆,一方面又暗暗為這種沉寂慶幸?! ?lt;/p><p class="ql-block"> 也許,一種久遠時空留下來的種種遺跡的保存,是需要一些“沉寂”的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七、從保靖到芙蓉鎮(zhèn)(王村) </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1】</b>保靖縣城也叫遷陵鎮(zhèn),是個很小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看看遷陵四周的山形水勢,這個地方就應(yīng)該很精致。張家界一帶那種磅礴宏大的砂巖峰林地貌,到了這邊,還是留下了很多余韻的。而酉水在山谷里清秀婉轉(zhuǎn),則帶著十足的水潤潤的靈氣。 </p><p class="ql-block"> 但是,就我的走馬觀花轉(zhuǎn)悠半天的結(jié)果,這地方?jīng)]能“秀”出她的精美來,不能不說是個大遺憾。 </p><p class="ql-block"> 建筑是固體的直觀的歷史。也許是我看得少的緣故,在遷陵鎮(zhèn)內(nèi),街巷邊幾乎是較“現(xiàn)代”的房子,古風(fēng)古韻的遺存和繼承就很少了。這與周邊湘西的著名城鎮(zhèn)大不一樣,比如鳳凰、邊城、里耶等,那些地方,成街成巷的一片片特色古建筑,一下子就能牢牢套住外來人的目光。 </p><p class="ql-block"> 湘西旅游一打山水牌,二打古韻牌。富有湘西傳統(tǒng)特色的古建筑沒了,這地方就少了競爭力。</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2】</b>今年湘西很多地方都遭了水災(zāi)。7月23日我從保靖沿酉水下行,看到水有些泛黃,沒有平日的清澈;在一些水流極緩的河灣,水面上漂浮著密麻麻的垃圾,這多少有些煞風(fēng)景。為了避開丑陋的垃圾,有些挺漂亮的地方我沒動快門——那個時候,我心中一面遺憾,一面又在想,世上沒有全無瑕疵的美事。想著想著,也就平靜釋然了。 </p><p class="ql-block"> 不過,酉水還是沒讓我失望。那天,河谷中晨霧氤氳,水光,山影,霧靄,漫漶成一幅幅清爽的山水畫,養(yǎng)眼,潤心。 </p><p class="ql-block"> 保靖到芙蓉鎮(zhèn)(王村)這一段屬酉水的中游。與芙蓉鎮(zhèn)到沅陵的酉水下游不同,這一路所見的山都不算高,透著精致與秀氣。即算是有些地方是砂巖峰林地貌,也峰不險巖不高,顯著小家碧玉的“女伢兒味道”。 </p><p class="ql-block"> 最有意思的是那些村落,小而秀,都被水綰著哄著,被山托著護著,晨時霧繞,晚來靄飄。就我所知道的,很多湘西出去的讀書人,喜歡經(jīng)常回家鄉(xiāng)小住,原因是這里幾乎每灣山水都能洗心洗肺。 </p><p class="ql-block"> 當然,這里大多比較落后;現(xiàn)在人們生活都過得去,但還遠說不上富裕。主要原因是路少而遠,相當多的村莊還靠一條酉水連通山里山外。 </p><p class="ql-block"> 那么,生活在這里快樂嗎?我想,這個問題雖經(jīng)常被人問起,但并不需要回答。山里也是世界。世界上有很多相似的幸福,就一定有許多不一樣的不幸。 然而,山里人大多簡單長壽,這是不爭的事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