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羅那最著名的景點無疑是圣家堂,這個可能是世界上結(jié)構(gòu)和建造最復(fù)雜的教堂,雖開工140多年至今還未完工,但每年都能吸引數(shù)百萬游客前來參觀,門票收入約2億美元。我當然不會錯過這里,而且是買了議價票280元才得以入內(nèi)的。<div>圣家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師高迪集畢生創(chuàng)想和實踐的最高建筑藝術(shù)作品,它對教堂建筑的創(chuàng)新突破是前所未有的。這是我那天清晨從遠處拍攝的圣家堂航拍圖,結(jié)構(gòu)之復(fù)雜可見一斑;另外圣家堂雖是巴塞羅那最高建筑,但它的170米高仍比北邊的蒙特惠奇山低1米,符合高大師人的創(chuàng)造不能超越神的創(chuàng)造即自然的高度的理念。</div> 4月28日<div>我預(yù)約的是9點第一批入內(nèi)。地鐵過去很方便,出站口上來就是圣家堂的入口。這是我地面見到的第一眼圣家堂:右邊是誕生立面和它的4座鐘塔;左邊是主殿的外立面墻和庭院。<br><div><br></div></div> 站在入口前的小廣場上已無法拍出誕生立面的全景照片了,只能拍視頻。刺破青天的高峻和極其繁復(fù)的雕飾立時震撼到每一位來訪者。 誕生立面是三大立面中唯一由高迪大師設(shè)計并參與建造的一個立面,它面向東方,立面雕飾著重展現(xiàn)了耶穌降生的主題和人類世界的生命主題。始建于1894年,建成于1930年,此時大師已逝世4年了。 在立面中心位置的當然是耶穌出生場景的雕塑,圣父圣母呵護著剛出生的耶穌,植物遮頂,牛馬環(huán)繞,還有文字符號穿插其中,展現(xiàn)出不一般的藝術(shù)和宗教的寓意。 大自然中的圣人 光影里的生動形象 尖頂多是哥特式建筑的一個特點,但高大師把現(xiàn)代藝術(shù)融入其中:這個誕生立面主門上方有個尖頂,裝飾成樹頂?shù)臉幼?,樹葉茵茵,白鴿棲息,最高處竟是個頭角尖利的臥牛——這或許是藝術(shù)家心目中的天堂吧。而仿生,創(chuàng)造動物植物與人類和諧相處的自然美境也是圣家堂的又一個建筑藝術(shù)特點。 主殿外墻上也有很多小尖頂,上面堆放著色彩鮮艷的果實,或許這是獻給上帝的供品,也或許是上帝賜給人間的豐饒。 圣家堂的三個立面各有4座鐘塔,象征著12圣徒。它們是圣家堂尖頂中的第四高度,約120米高。塔頂裝飾著主教標志:法冠,法杖和十字架及光芒,莊嚴卻色彩鮮艷,與塔身的石頭原色形成鮮明對比。<div><br></div> 高迪大師設(shè)計并參與建造了第一座鐘塔,當他生前終于看到這鐘塔建成時,曾得意的說:瞧,那長矛把蒼穹和大地連在一起了。這種略帶曲線的細長的鐘塔從此成為圣家堂最獨特醒目的標識物。 圣家堂的第二高度是圣母塔,高約138米。塔頂是一顆12芒星,白天高潔奇峻,夜晚光芒四射,是圣家堂最美麗的尖頂。 高迪及后任大師們在教堂的尖頂設(shè)計上真是動足了腦筋,尖頂分四個高度層次,分別是12座圣徒塔,4座福音塔(中間那座有LC的塔,高135米),圣母塔和后面那座最高的尚未完工的耶穌塔(高170米),整體層次豐富,不重疊,不雷同,使圣家堂成為外觀最獨特最壯麗的教堂建筑,沒有之一! 終于從誕生立面的大門進入教堂里了——除了震撼還是震撼! 幾排大立柱像參天大樹一樣向天空舒展并分岔,讓人有光線在森林中穿透彌漫的感覺;穹頂顯得晶瑩又華貴, 那一顆顆光彩圓 盤,既似圣徒們的神圣徽記,又象外星人的神秘凝視。 彩窗透光,為室內(nèi)帶來溫柔的暖色。 彩色燈光,營造出既天堂又海底的神奇效果。 <p class="ql-block">從穹頂?shù)那逖爬渖^度到下面的彩窗暖色,妙想美效。</p> 多重結(jié)構(gòu)和形狀的組合,光彩和明暗的巧妙融合。 莊嚴和神秘 高大師說:直線是人類的,曲線是上帝的。 上帝在那里,雖小卻無比充盈。 黑暗中總有些東西在發(fā)光。 光亮中,細節(jié)美就決定了一切。 <p class="ql-block">人在殿堂走,心在天堂游。</p> 我可以說這就是個藝術(shù)寶庫嗎? 不知色彩誰調(diào)出,叫人沉迷其中不愿走。 <p class="ql-block">戀戀不舍的離開內(nèi)殿,來看外面的受難立面。</p> <p class="ql-block">這個受難立面,高大師只留下了一些設(shè)計圖紙和思路,后人在其逝世后28年才開始建造。鐘塔建造完后藝術(shù)家們又開始雕塑和外飾的創(chuàng)作,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較完整的形象。三角楣飾也似荊棘花冠,傾斜立柱似樹也似骨。</p> 側(cè)面看受難面上部,不規(guī)則的安置著各種人物雕塑,建筑元素,宗教符號甚至是文字,看似隨意點綴,實則費盡心機。 陽光斜射難敵暗,有人孤獨梁上坐。 原來耶穌正攤手,或許已是升天時。 三角楣的后面,雕塑故事不起眼卻也在默默的展開。 側(cè)面看受難面下部,卻是布滿了雕塑和各種建筑造型。雕塑以群像為主,上下三層如洞窟般排列,沒有彩塑,卻是充滿力量的裸巖石雕,與如骨似樹的斜柱一起烘托出無以復(fù)加的悲劇氛圍。高大師曾說:即使犧牲掉整個建筑物,打破所有的拱頂,砍斷每一根柱子,也要向人們展示耶穌受難的殘酷場景。其后任忠實的執(zhí)行了大師的構(gòu)想。 1990年,雕塑家創(chuàng)作安置了受難立面的第一座也是最重要的雕塑:耶穌受難。寫實卻也立方的現(xiàn)代風(fēng)格,粗獷卻也重點精細突出。人像上方很奇怪的放置了兩塊暗綠色的薄石板,是草屋頂還是遮雨篷?后面竟還有色彩斑斕的墻畫——暗部,人們很難看到處,依然一絲不茍。 荊棘花冠,愁苦思考,頭盔只露眼——每一幅雕塑前都值得久站。 換個角度看,眼神卻有不一樣的含義。 藍天在側(cè),看得到希望嗎? 柱底似足如根,把上蒼對世界的愛深深的插入大地。 也是獨坐,卻是無盡的悲哀。 同一幅群雕中,還有不同的手法,以及建筑元素的嵌入融合,可謂精心精致。 <p class="ql-block">人像旁,除了動物盤腳,還有數(shù)字方塊在旁。何意?無論怎么直線相加,都是33......</p> 仰視——各種幾何圖形和立體塊狀齊集,吟唱出一首神奇的建筑之歌。 圣器收藏殿穹頂,據(jù)說這種曲線交匯至頂處承壓力巨大,我卻喜歡留空處的意蘊。 同樣曲線穹頂背景,前景的組合又有了另一種意味。 再看這張,我拍出了迪士尼的趣味。 下午再次路過圣家堂時,我拍到了圣母塔頂?shù)碾p星芒,耶! <p class="ql-block">那天清晨能從遠處航拍到這樣一張圣家堂的全景圖還是幸運的。雖只拍到了受難立面的側(cè)面,而且榮耀立面的4座鐘塔尚未開建,但整個建筑奇異復(fù)雜的構(gòu)成和壯麗的身姿已是清晰可見——沒有那個教堂建筑能和它比奇媲美,待它7年后全部竣工建成,這世界第一的名號就能實至名歸。</p><p class="ql-block">雖然圣家堂是座宗教建筑,但它寄托了人類對至高藝術(shù)境界的追求和情思,幾千年來人類的這種追求和情思始終沒有停止過,它在,人類才有可能對抗丑惡和黑暗,向無限美好的未來繼續(xù)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