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朝陽鳳凰山,是中國唯一傳承千年佛教的歷史名山,有仙很靈。盡管朝陽是中國最遺憾、最低調的城市之一,但卻掩蓋不了鳳凰山如詩如畫的風景,此山形似一只展翅飛翔的鳳凰。</p><p class="ql-block">三燕摩崖佛龕,遼代降香十八盤(遼代后人上朝陽洞降香拜佛主要路徑),倒坐觀音洞,臥佛洞(有詩句:佛之洞天,我之守土;惟佛與我,長此終古)。</p><p class="ql-block">1992年重修的洞中臥佛,堪稱“鳳凰山山魂。諸多名勝古跡,極具浪漫色彩;300多年的菩提樹尤顯靈性。</p> <p class="ql-block">到鳳凰山看什么?</p><p class="ql-block">古代的:那就是必看一龕(北魏時期(摩崖佛龕上有72個小方洞)、二洞(兩個天然佛洞:倒坐觀音洞、朝陽洞又稱“臥佛洞”)、三塔(上寺:凌霄塔、中寺:摩云塔、北溝:大寶塔)、四寺(四座大型寺院建筑:延壽寺、天慶寺、云接寺、華嚴寺)!</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代的:新建佛寶塔和塔里安放的(兩粒舍利)、“鳳凰女神”立像和觀世音雕像。</p> <p class="ql-block">6月24日,早餐后,抱著對鳳凰山的好奇心,我們去了這座神秘的山。入南大門,觀看摩崖佛龕群——懸崖上密密麻麻的佛像真神奇,然后乘坐黃色兜風款電瓶車直達鳳凰山下寺位置,在那里首先是進入佛寶塔朝拜兩佛真身舍利。接著,沿著2公里柏油步道前往凌霄塔、觀音像和朝陽天文臺,最后“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到達最高處,遠遠可眺望朝陽市。</p> <p class="ql-block">鳳凰山不僅是遼西歷史名山,也是三燕、遼金時期享有盛譽的佛教圣地。被譽為“東北佛教名山”。鳳凰山很大,方圓占地67.84平方公里,鳳凰山很古,有著一千六百多年的文化傳承,景區(qū)人文古跡眾多,幾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走馬觀花,只可揀最主要的看。</p> <p class="ql-block">其一:鳳凰山的僧——曇無竭</p> <p class="ql-block">朝陽高僧曇無竭。最早就是在鳳凰山龍翔佛寺修行。他于公元420年帶領一支25人的取經隊伍,從龍城(朝陽)啟程前往古印度,成為東北地區(qū)取經的先行者、第一人,比唐僧取經早了整整207年??墒?,犧牲巨大,25名東北和尚中,有12人墜崖而亡,有8人中途餓死,從海上只回來5人。他從印度帶回并翻譯了《觀世音受記經》一部。從此觀世音風靡中國大地,據(jù)說,他死后遺骨就安葬在摩崖佛龕最高一層。曇無竭的這一壯舉,不僅開辟了東北地區(qū)的佛教文化交流新篇章,也為后來的佛教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來到此山,我要以一顆虔誠的心,向西天取經的高僧釋曇無竭致敬。</p> <p class="ql-block">山不在高,緣佛得名。法毋需多,妙悟為盈。斯是佳地,舍利開蒙。寺中幾枚石,佛法神妙哉。眾生煩惱去,舍利印心來。朝陽鳳凰山,千年佛教圣地,藏有兩佛真身舍利。能親眼所見,可謂有生之緣,天賜良機!</p> <p class="ql-block">鳳凰山最引人注目的,是佛寶塔(或叫佛寶塔寺、下寺)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和錠光佛(燃燈古佛)兩佛的真身舍利。</p> <p class="ql-block">來鳳凰山,一定要到佛寶塔,因為兩佛舍利同存于此,是全球佛教圣地罕見現(xiàn)象,這使得鳳凰山成為國內唯一一座供奉有兩佛舍利的名山,被譽為“天下第一佛教圣山”。所以,千萬別以為佛寶塔是建于2009年9月12日而忽略了它。??</p><p class="ql-block">先正式參觀第一寺:延壽寺。接著就到了佛寶塔。山門有一副對聯(lián)是:“寶地有靈,十萬菩提生覺路 禪關無礙,一痕塔影到天心”;寶地有靈十萬菩提生覺路”進去后,迎面先看見兩佛:有一尊千手觀音金身像站立于背后彌勒佛前。</p> <p class="ql-block">1988年至2004年的16年間,盛世重現(xiàn)佛教第一圣物。人們在高聳于市區(qū)的“五世同體中華第一寶塔”——北塔與南塔,分別發(fā)現(xiàn)了釋迦牟尼佛祖舍利和錠光佛舍利。</p><p class="ql-block">佛寶塔,作為主體建筑,與延壽寺(下寺)緊密相鄰,僅一墻之隔。它坐落于延壽寺的西側,朝向南方,背對著北方,顯得莊重而肅穆。</p> <p class="ql-block">佛寶塔,高達20.0948米,“20.09”代表著2009年兩佛舍利從北塔博物館被迎請至鳳凰山佛寶塔道場供奉;而“48”則巧妙地指代了四月初八,這一天正是佛祖誕辰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佛寶塔是座金色的塔,其實外觀更像是一座碧輝煌的四四方方建房子其設計靈感源于朝陽北塔天宮出土的舍利金塔。它個主要部分組成:沉穩(wěn)的須彌座、優(yōu)雅的仰蓮座、高聳的塔身以及單層的塔檐。須彌座和欄板上,匠心獨運地雕刻著佛教故事,而塔身的四面則莊重地雕刻著佛像。此外,塔身還巧妙地鋪設了斗拱,增添了古樸韻味。塔檐的頂面,則鋪就了璀璨的黃色琉璃瓦,使得整座佛寶塔在陽光下熠熠生輝。</p> <p class="ql-block">迦牟尼真身血肉舍利,1988年發(fā)現(xiàn)于朝陽北塔天宮。這是唯一一粒有確切記載的隋文帝頒賜的佛舍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體情況:1988年11月14日下午,朝陽北塔的維修工作取得了意外發(fā)現(xiàn)。在第十二層檐內,考古學家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天宮,它由六塊石板精心砌成,構成了一個大約1.2米見方的石匣。這個石匣內,珍藏著大量珍貴的文物。當考古學家們打開一個木胎銀棺時,他們發(fā)現(xiàn)其中有一座金制寶塔,而寶塔之內,則有一個瑪瑙罐。這個瑪瑙罐中,由五顆珍珠環(huán)繞著兩顆米粒大小的佛舍利,一顆為乳白色,象征著骨舍利,另一顆為紅褐色,代表著血舍利。</p> <p class="ql-block">《佛舍利銘記》碑文中,有”大契丹國霸州居第東南,上興塔廟,下置石宮,藏釋迦牟尼佛舍利一尊,錠光佛舍利一十八粒“的記載。到在由,隋文帝敕葬的釋迦牟尼佛祖血肉舍利,這是全國唯一的。彌足珍貴。</p> <p class="ql-block">在佛寶塔地宮中部的須彌座上,供奉的是錠光佛舍利。</p><p class="ql-block">錠光佛,(燃燈古佛,)是釋迦牟尼佛的恩師。據(jù)經所,釋迦牟尼正是由錠光佛授記而成就佛道。在他還是孺童時,曾以五百錢購得五枝青蓮花,恭敬地獻給錠光佛。某次隨行中,釋迦牟尼見路途泥濘,便脫下衣物鋪于泥上,請錠光佛踏足而行。因此,錠光佛為這位聰慧虔誠的孺童授記:“汝當作佛,號釋迦文如來?!边@一授記,不僅預言了釋迦牟尼的未來成就,更彰顯了兩佛間深厚的師生情誼。</p> <p class="ql-block">“見舍利,如見真身”。見舍利如見真佛?。髡f只有只有有緣人才會見到佛祖舍利!我見到了兩顆耶!</p> <p class="ql-block">悟凈師傅率領大家一起參拜佛祖血肉舍利,她一字不錯的領誦著《班榮波羅蜜多心經》,全經260字,在佛樂聲中,顯得無比莊嚴和洗魂。經文中提到舍利子,是指佛的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缎慕洝返闹饕f法者是觀自在菩薩,而在這里出現(xiàn)舍利子的名字,是把他當做一個傾聽者。“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意思是:物質現(xiàn)象(色)并非恒常不變的實體(空),而是由因緣和合而成,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因而是空。但這個空并非“無”,而是生滅變化的過程,在這個意義上,色與空是統(tǒng)一的,是不二的。</p> <p class="ql-block">最后,儀式是在“唵嘛呢叭咪吽”中結束。這六字真言,是藏傳佛教最尊崇的一句咒語,亦是觀音咒語。被認為是觀世音菩薩的微妙本心。是一句祈愿和平、吉祥的咒語。</p><p class="ql-block">其正確讀音是:“唵(ōng)、嘛(m?。⒛兀╪ī)、叭(bēi)、咪(mēi)、吽(hòng)”。</p> <p class="ql-block">簡單的說,色是指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和現(xiàn)象,而這些事物和現(xiàn)象是由因緣聚合產生,空是事物的本質,有從空中生。</p><p class="ql-block">用生活化的語言簡單來解釋,就是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認真,無論修什么法都要認真。要認真,但不能執(zhí)著;要放下,但不能放棄;要隨緣,但不能隨便。</p><p class="ql-block">這是舍利子對五蘊皆空的領悟。</p> <p class="ql-block">看完小小的、貴貴的、高高在上的兩顆舍利后,我又圍著佛寶塔順時針繞了三圈,這是悟凈師傅提醒我的。為了感謝,我邀請與她合影,她婉然接受了!非常平易近人的一位女師傅。右繞佛塔順時針走是佛教的一種基本規(guī)則,被視為對佛寶塔的尊敬和虔誠的表示。圓滿。</p> <p class="ql-block">其三:鳳凰山的神——觀世音</p> <p class="ql-block">這里無愧于佛教圣地,到處皆是廟宇佛殿,香火繚繞,我只在尋覓觀音。遠遠就瞧鳳凰山最高處:矗立有一尊露天的白衣“觀音像”。她左手輕托凈瓶下傾,右手蘭花指掐著一穗楊柳枝,站在金色蓮花之上,低眉閉目,面含微笑。她應該是一尊“楊柳觀音”吧?不過過去所見到的是踞坐巖上“楊柳觀音”,而眼前的鳳凰山觀音卻是站立的。楊柳觀音(又稱圣觀音、凈瓶觀音)代表著原諒與仁愛,寓意朝陽: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觀音法相有幾十種,這兒為什么選擇了“楊柳觀音”?我覺得可能是和朝陽干旱的氣候有關吧!大旱時,觀音會從玉凈瓶中取出楊柳枝,醮著甘露灑向四野,頓時天降大雨,解除了旱情。楊柳觀音還稱藥王觀音,可以消除百姓身上之眾病。</p> <p class="ql-block">啊,她可是中國站在最高處的觀世音吧?</p> <p class="ql-block">我在云游華夏大地中,見過許多國內的觀音,它們的個頭一個比一個高大:最高的三亞南海立像觀音108米,東莞觀音山觀音88米,佛山西樵山坐像觀音61.9米,廣州蓮花山望海觀音40.88米,普陀山南海立像觀音33米……雖說朝陽鳳凰山的白衣觀音只有28.8米,但我說她應該才是最高的觀音之一吧,因為她是站在鳳凰山最高的山頂,海拔在660米??!</p> <p class="ql-block">觀音又稱觀世音、觀自在。最早出現(xiàn)在印度佛教中,被稱為“觀世音菩薩”或“阿瓦洛基史瓦”。其信仰自3世紀傳入中國以后,西晉太康七年( 2 8 6 年) 竺法護翻譯《正法華經》,觀音信仰開始在中國很快發(fā)展,在民間信仰中深入人心,逐漸成為中國佛教中最重要的菩薩之一,唐代達到高峰。形象在傳入中國后逐漸女性化,描繪為一位慈祥的女性,手持蓮花或凈瓶,腳踏蓮花。早期的佛教經典中,觀世音菩薩被描述為一位慈悲的菩薩,能夠聽到世間眾生的苦難并給予救度。</p> <p class="ql-block">我有發(fā)現(xiàn)了:鳳凰山其實是一座“觀音山”,觀世音菩薩無廟不在。也許是曇無竭酷愛觀音,去西天只取回并翻譯了一部《觀世音受記經》。故觀音菩薩在鳳凰山得到了格外偏愛:在著名的“四寺”里都有供有觀音像。</p> <p class="ql-block">延壽寺(下寺)。廟門絕對像《西游記》孫悟空用72變躲避二郎神追捕而變幻的兩個大眼珠的樣子。寺內供奉著是一尊碧玉觀音菩薩像,高1.2米,非常稀有,價值連城。噢,原來這玉觀音是居于北方罕見,四面有窗的觀音殿?。∷吕镞€有:朝陽縣政府光緒元年立的中國第一塊有環(huán)保意識的政府碑!也是唯一一塊最早禁止濫砍濫伐的石碑!此寺原名報恩寺,建于康熙五十年,乾隆年間改名延壽寺。前為廣場,寺旁新建一座佛塔,金光閃閃,內供奉舍利,起名:佛寶塔。</p> <p class="ql-block">云接寺(中寺)。一寺兩觀音。大悲殿內供奉的是金光閃閃的千手千眼觀音像,菩薩殿內也供奉著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四大菩薩。此寺建于清代,300年了。寺類里面的摩云塔(云接寺塔)又稱中寺塔,非常漂亮,建于遼代,37米高,方形實心密巖十三層磚塔,塔身最精彩:有四佛八塔八肋侍34個飛天。此塔與南北塔相似,同是密宗的金鋼界舍利寶塔。共同說法:五方五智如來佛。除四面外,中間藏有一中央佛。據(jù)說:摩云塔是朝陽14座古塔里,保存最好的。</p> <p class="ql-block">華嚴寺(上寺)。發(fā)現(xiàn):山門左邊在“千手千眼殿”也有觀音。華嚴寺的山崖邊新豎立了那一尊最大的楊柳觀音雕像,慈祥俯瞰著山下的美景與眾生,成為虔誠者們祭拜的重要宗教場所。</p> <p class="ql-block">凌霄塔(上寺塔),始建于遼代壽昌年間,位于朝陽鳳凰山主峰上。原塔炸毀于1965年。被炸毀的八百七十年間,一直是古龍城的象征,凡是遠近來朝陽者,無不瞻仰傳頌,以其高聳鳳表,堪為地方之一大壯觀,早在元時便有“天柱孤峰”之美譽??上В@座作為古龍城象征的凌霄塔,卻被遼寧省氣象局出于“戰(zhàn)備”需要,決定在該處建立朝陽市氣象雷達站,于1965年9月29日炸毀?,F(xiàn)在凌霄塔基上,已建成一座仿古式氣象雷達塔(現(xiàn)為朝陽微波站)。高為十五米,建成于1996年。</p> <p class="ql-block">鳳凰山的得名其實緣自其山形以及主峰山顛聳立著的凌霄塔。僅僅通過山形并不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鳳凰,而恰恰是宛若鳳喙的凌霄塔屹立于形似鳳首的主峰之上,結合兩側的山峰,才有了鳳凰昂首展翅之姿、欲舞九天之勢。同時,擁有鳳喙的鳳凰,才能引吭展翅,才有 “鳳鳴朝陽”之意。可以說,朝陽的得名與鳳凰山主峰上的凌霄塔密切相關。</p> <p class="ql-block">“摩崖百代蒼苔印,回首幾曾度世人?!狈党虝r,再次徒步路過摩崖佛龕時,用最大長焦拉近那72個小方洞,隱隱約約看見有的小龕仍有白色佛像。佛龕開鑿于后燕時期,至今千年之久,是東北最早鳳凰山最古老的石龕,也是鳳凰山現(xiàn)存時代最久遠的古跡。它的獨特之處在于它最初不是用來置放佛像,而是用來置放大德僧人的骨灰。佛龕的排列參差不齊,疏密大小不分,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照到時,佛龕內便隱約放光,呈現(xiàn)出一幅“龕臨峭壁,佛映金光”美景。七十二龕與兩洞、三塔、四寺為核心,組成了具有鳳凰山特色壯美的佛教古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我忽然來了靈感,頓悟季羨林曾說過的“西有敦煌,東有朝陽”這句話,名副其實。</p><p class="ql-block">季羨林享譽中外,與饒宗頤并稱“北季南饒”。他一本《敦煌學大辭典》,扭轉了“敦煌在中國,但敦煌學在海外”現(xiàn)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朝陽和敦煌在中國歷史文化中重要地位有相似性。</p> <p class="ql-block">敦煌的歷史文化地位:位于中國西北部,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jié)點。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遺產,以其豐富的壁畫和雕塑聞名于世。敦煌不僅是佛教藝術的寶庫,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見證地。</p> <p class="ql-block">朝陽的歷史文化地位:位于中國東北部,同樣在絲綢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朝陽曾是東北亞地區(qū)的中心,是絲綢之路向東延伸的交通樞紐。唐代時,朝陽被稱為營州,是中原王朝統(tǒng)治東北的前沿陣地,也是出關入關的交通要道。朝陽的考古發(fā)現(xiàn)證明了其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故有“西有敦煌,東有朝陽”之說。</p> <p class="ql-block">佛教傳播過程:佛教自西傳入中國后,沿著絲綢之路傳播,敦煌是其中的重要節(jié)點。而在東北亞地區(qū),朝陽則是佛教傳播的起點,也具有重要地位。朝陽::龍翔佛寺是東北乃至東北亞地區(qū)的第一座寺廟,佛教從朝陽傳入朝鮮半島,朝陽因此被稱為東北亞佛教的祖庭。</p> <p class="ql-block">文化交流的橋梁:</p><p class="ql-block">兩市不僅在佛教傳播中具有重要地位,還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橋梁作用。敦煌的莫高窟保存了大量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痕跡;而朝陽則通過絲綢之路與中原和其他地區(qū)保持了密切的聯(lián)系。兩者的文化交流和傳播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p><p class="ql-block">朝陽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與敦煌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位相媲美,歷史上都具有獨特地位。</p> <p class="ql-block">形象上:荒原之上的敦煌,中國最為干旱的地帶之一,為什么被推崇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敦,大也;煌,盛也?!倍鼗?,意為盛大輝煌之地。因為有了莫高窟,季羨林在他的散文名篇《在敦煌》里稱贊道:“那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五光十色,云蒸霞蔚”。朝陽亦是東北最為干旱的地帶之一,因鳳凰山有了龍翔佛寺和主持曇無竭,有了他比玄奘更早207年的取經壯舉而出名,被《詩經》譽為:“梧桐生矣,于彼朝陽”?!?lt;/p> <p class="ql-block">時間上: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距今已有1659年歷史。朝陽鳳凰山的東北亞佛教文化圣地始于公元345年,距今有1680年歷史底蘊,比敦煌早20年;馮驥才在《<人類的敦煌>序》中直言像“太陽一樣燦爛奪目”。</p> <p class="ql-block">文化上:敦煌有石窟文化;朝陽有化石文化,紅山文化、宗教文化、燕文化有鳳凰山摩崖佛龕。</p> <p class="ql-block">奠基上:世稱“敦煌菩薩”、“敦煌開士”的竺法護和莫高窟的創(chuàng)始人樂僔是敦煌佛教藝術的兩大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位置上:敦煌的西域樞紐地位。位于 河西走廊西端,是漢朝斷絕匈奴右臂的關鍵據(jù)點,通過控制河西走廊連接中原與西域,成為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樞紐。?朝陽的軍事與文化交融。?地處遼西,是鮮卑 、烏桓等族群活動中心,見證了匈奴 、漢朝 、鮮卑等多民族交融的歷史進程,形成了獨特的邊疆文化。</p> <p class="ql-block">漢朝同時“斷匈奴右臂、左臂”,成就敦煌、朝陽?!拔饔缍鼗洼x煌映,東隅朝陽傲立存。”談及漢時風云,抗擊匈奴之壯舉,世人往往聚焦于河西走廊之奪取,視河西四郡之設為“斷匈奴右臂”,其英勇功績傳頌千古。然而于遼西之境,漢武帝智取朝陽高地之舉,卻如利刃出鞘,悄無聲息間“斷匈奴左臂”,其深遠影響,未嘗不令人嘆為觀止。此二地同為漢朝之重鎮(zhèn),一西一東,遙相呼應。敦煌于西,”為絲綢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朝陽于東,鑄就了東北大地的巍峨豐碑,鑄就“大城”傳奇。</p> <p class="ql-block">鳳凰山真的有鳳凰?。∨R別時才發(fā)現(xiàn)把天慶寺忘記參觀了!我是全部參觀完后在等待電瓶車下山時,才急急忙忙跑上這個寺廟,去看了一圈。它真容易被疏忽,位于下寺廣場右邊菩提樹的山崖之上,它小巧而精致,鑲嵌于山崖前的方寸之地,遼代的古韻與清康熙年間的重建之光,在這里交相輝映。天慶寺背依山崖,前臨深壑,寺后崖畔上生長著數(shù)株古柏,傾斜覆蔭于寺宇之上;寺前圍墻外側,長有5株千年古柏,又稱佛指柏,胸徑約40公分,高10米有余,冠幅達70平方米,蒼勁挺拔,古枝老干,如虬龍錯盤。寶寺靈光,危崖柏木青云翠。</p> <p class="ql-block">主殿觀音殿內一尊漢白玉觀音雕像端莊慈祥。與眾不同的是:這兒有《玉石觀音像唱和詩》,是遼代壽昌五年(1099年)僧人智述首倡,與趙長敬、馬元俊等二十余位官員、文人共同創(chuàng)作的佛教組詩,刻于天慶寺觀音像碑上。全組詩共26首,采用次韻唱和形式,圍繞玉石觀音像展開。為遼代罕見的集體限韻創(chuàng)作。清德福地,至善觀音白玉潔。</p> <p class="ql-block">我本以為在接近最高的華嚴寺下面那個觀景臺拍山下那尊身披金色大氅側身的鳳凰女神,突然看見崖邊一只小鳥落在枝頭,一動不動,讓我拍照??墒区P凰女神的變身?誰知道,在這廟的“佛指柏”上,又有一只顏色很漂亮的、稍大的不知名鳥兒也把自己融入綠色之中,我急忙再次端起手機,拍它的美麗??墒巧衿嬖谟冢夯丶液?,沒有一張是鳥兒清晰的模樣。</p> <p class="ql-block">還有最為神奇的的事情出現(xiàn)了:我在去華嚴廟上山的路邊,真的拍到了一大一小兩只母子同框的黑羽綠脖孔雀,雖說是它倆的背影,也足以讓我驚喜:神話里的鳳凰,其實就是孔雀?。?lt;/p> <p class="ql-block">難道是我的虔誠感動了鳳凰嗎?那刻,我的心情頓時猶如義凈法師西天取經歸來,被武則天女皇率眾在洛陽跪迎那般美麗??兹敢?,鳳凰也,鳳凰山女皇也!受寵若驚了,不虛此行了?。ㄍ辏?l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