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盛宣懷《修浚(濟南)小清河記》

摩登姥爺

《修浚小清河記》<br>  頭品頂戴北洋行營翼長、直隸津海關監(jiān)督、前分巡山東登萊青道盛宣懷撰并書。<br>  自昔降洞為災,民苦墊隘,夏王敷土,烝民乃粒。秦開鄭國渠而富強,李冰開蜀渠,活沃野千里,號為陸海。記()無水利之()()民制之則為。【()為原碑漫漶缺字】<br>   歷城、章邱居岱之陰,趵突泉、繡江諸水舊以大清河為宣泄;迤東山泉,有歸支脈溝入海者,有歸小清河入海者。自銅瓦廂決,黃流并入大清河,積沙淤墊,歲歲漫溢。沿河筑堤防守,歷、章諸水北流,無可宣泄。盛夏山泉暴漲,滯蓄于章邱、齊東之間;下游橫堤層層間隔,偷挖械斗屢釀巨案。<div> 光緒壬午(光緒八年,1882),前巡撫陳公士杰、委知縣廖福京,由歷城、章邱、齊東、挑河二百余里使水東趨支脈溝,適齊東黃流漫溢,詮功未竟。下游河身逼窄,??谟偃?,水流不暢,于高苑、博興、樂安諸縣難免不被其害。</div><div> 丙戌(光緒十二年,1886),宣懷守登兼青道,高、博、樂、實轄青州。時有發(fā)棠之請,乃輸吳越之粟以賑。青、齊歲糜三五萬金,補救一時,無()計長久。己丑(光緒十五年)夏,宣懷乃親展被災各縣,評勘河道。將其受害之由遂稟請前巡撫張勤果公,修浚舊小清河。以勸捐籌款,以工代賑施工。先委知縣何景賢測量地勢,壬辰(光緒十八年,1892)春以候選知府徐君金綬、南紳嚴君作霖總其事。</div><div> 地勢變遷,舊河所不合者,則鑿開新河。由母豬溝循小清河,南歷樂安之石村鎮(zhèn)至博興之金家橋心,計一百四十余里。并挑竣預備河三十余里,使母旁溢明;又挑舊小清河穿高苑之青沙泊、長山之陶唐口至齊東之歸蘇鎮(zhèn),越章邱繡江河、歷城之柴家莊、鴨旺口至省城東北八里之黃臺橋止,一計一百五十余里。自黃臺橋至柴家莊,村落稠密,只循壬午‘所挑河道’加廣挑深;歸蘇鎮(zhèn)下又循舊河五十里,其余則鑿開新河道直達海口。中挑河身寬十丈,兩旁馬道各十丈,出土成堤,所占民田給價豁糧。綜計全河綿長四百余里。<br>  是役也,員紳百數十人分段施工,三載始竟其事。用款至七十余萬金而未清國帑,用夫數十萬余名而不資民力。有顧所不及此者:今而后,岱陰之水有所歸宿,下游數邑可免其魚之患炙。<br>  宣懷上年奉命調津海關監(jiān)督,不敢稍分畛域(界限),以隳(huī,毀壞)初志。今于其事之成也,喜而為之記。至多開涵洞以暢支流、廣設義渡以惠行旅、凡可以善其后者,又望當事之君子加之意焉。<br>  光緒十九年(1893)十一月 勒石。</div><div><br></div><div>【原文出自路延捷著《小清河》,氣象出版社,1993年2月第一版?!?lt;/div> 2007年,小清河疏通整治工程啟動,于小清河航運局北院里發(fā)現(xiàn)清代盛宣懷重修小清河石碑一座,此碑通高3.5米,寬約80厘米,碑首雕有云頭圖案,精美大全,氣質不凡。碑額刻“重修小清河記”字樣,碑文18行,滿行50字,碑體陰刻碑文700余字,字體為大楷。由于經歷上百年風雨剝蝕,有七八字已漫漶不清,但通體碑文保存較好。 盛宣懷 (1844—1916),江蘇常州人,著名政治家、企業(yè)家和慈善家。盛宣懷一生創(chuàng)辦了許多開時代先河的事業(yè),涉及輪船、電報、鐵路、鋼鐵、銀行、紡織、教育等諸多領域,影響巨大。<br>清代光緒初年,盛宣懷協(xié)助李鴻章辦理河北賑災事務,與江南義賑士紳群體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數年后,他于42歲的壯年來到山東,這些關系在治理小清河的過程中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br>1889年,小清河再度泛濫。這年6月,盛宣懷乘兵船從煙臺出發(fā),在壽光羊角溝登陸,經壽光、益都、樂安、博興、高苑等五縣,視察小清河下游的災情。沿途,他看到“被災各村莊,房屋坍塌、老弱骨立。村村皆有逃亡之戶,人人皆以賑糧拌草而食”,家畜也已絕跡,沿途數百里他聽不到雞鳴犬吠,一片荒涼。到達博興后,當地官員特意殺豬招待他,盛宣懷發(fā)現(xiàn),這頭豬也是瘦骨嶙峋,“食之皮骨而已?!?lt;br>災民的苦難,讓盛宣懷深受觸動,他認為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實非疏浚小清河,使水順流出海,方不為患?!?月底,他到達濟南后,向張曜報告了自己的想法。但張曜這時關注的焦點是治理黃河水患,他正在籌劃將黃河沿線災民遷出、異地安置的“遷民”方案,再加上前任巡撫剛剛疏浚小清河,馬上就被黃河泥沙淤滿的前車之鑒尚存,張曜也沒有資金,因此不贊成疏浚小清河。<br>無奈,盛宣懷只好擱置自己的想法,全力支持張曜。不過,將黃河沿線災民遷出、異地安置,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絕非易事。事實也正是如此,張曜的這一方案中途即告失敗,“初遷之戶,生業(yè)未安,未遷之民,仍屬被水?!?lt;br>盛宣懷決定重拾治理、疏通小清河的方案,他對江南義賑士紳表示:“不遷民即辦小清河,以免高、博、樂、壽之害。放賑不過一時,疏通水利不世之益?!?lt;br>治理小清河的錢從哪里來?1890年夏,盛宣懷派人陪同江南士紳嚴作霖等人,再次對小清河進行了勘察,“勸捐籌款,以工代賑”的八字方案基本形成,盛宣懷認為“與其年年放賑,不如多籌以工代賑,為一勞永逸之計”。 勸捐籌款,就是勸導江浙等較富裕地區(qū)的鄉(xiāng)紳、商人等捐納善款、以工代賑,不將錢物直接發(fā)放給災民,而是通過災民出工挑挖河道,賑濟發(fā)放工錢的方式,也就是說間接放賑,這既救濟了災民,又疏浚了小清河河道,可謂一舉兩得。<br>主意已定,盛宣懷向張曜請示:“綜計工款,約需銀二十余萬兩,擬請專指捐獎一款動用?!辈恍枰约撼鲥X出人,就能完成頭疼已久的小清河治理,張曜求之不得,痛快地同意了。由于工程款從民間籌集,為了避免官方管理治河工程的低效以及可能產生的腐敗,盛宣懷請求工程由民間“工程局”負責,并由嚴作霖具體管理款項的進出。<br>根據盛宣懷的計劃,治理小清河的工程分為兩期。一期為治理小清河下游,自博興縣金家橋以下,至壽光縣入???,位于登萊青道內,二期為治理小清河上游,自博興縣金家橋以上,至濟南黃臺橋,位于濟南府。<br>為了趕在開春解凍前啟動治河工程,盛宣懷一面派人與上海的民間義賑組織聯(lián)絡、籌集善款,一面在災區(qū)各縣征募挑夫,并發(fā)布公告:“明春開挖修筑小清河、洱河等處,需用挑夫,日給工食。如各災莊壯丁,年二十外、四十歲內,愿承當者,限十日內由莊約長報名造冊送局。每夫自備锨、镢、筐、擔等件聽候,屆時興工。”<br>1891年初春,盛宣懷征募的五萬名挑河農夫,在小清河下游百余里的河道上,分成13個工段,熱火朝天地干起來。至農歷四月,一期工程基本結束,耗銀19.8萬兩,既開鑿了新河140余里,又疏浚了既有河道30余里。山東巡撫對治河效果非常滿意,在給朝廷的奏章中表揚盛宣懷:“自金家橋以下,水勢歸槽,暢行入海。博興、樂安、壽光等縣,秋禾均獲豐收,實為多年所未有?!?lt;br>僅僅治理小清河下游,并不能解決小清河的根本問題,因此盛宣懷建議對上游河道一并整治,“以期一律深通,不僅上下游州縣清水之患可除,且使海口船只直達省城,似乎費省功多?!睆堦淄馑慕ㄗh,并答應上游由本省“司局籌款辦理”,但工程還未啟動,張曜即于8月去世。<br>新任的山東巡撫不認舊賬,以“庫儲支絀,無從籌撥巨款”為由,要求盛宣懷改按一期工程的成熟模式,繼續(xù)勸捐籌款辦理。這樣,二期工程不僅在時間上大為耽擱,經費也要盛宣懷自籌。1893年夏,二期工程結束,“挑舊小清河,北穿高苑之清沙泊……至省城東北八里之黃臺橋止,計一百五十余里?!?lt;br>自此,盛宣懷治理小清河工程全部結束,歷時3年,耗銀70余萬兩,全部來自民間捐款。小清河河道重新暢通,兩岸居民安居、莊稼豐收,船舶可從濟南黃臺橋直航入海。歷史上對小清河的諸多治理中,這是比較成功的一次。<br>盛宣懷一生興辦事業(yè)無數,但在山東任內治理小清河,是他最得意的成績之一。后人在總結其生平的《行述》中說:“隨事籌議,挽救良多。而其功在地方、惠留百世、彰彰人口者,尤在開浚小清河一事?!?lt;br>小清河工程完工時,盛宣懷已離開山東,任職天津海關。他得知消息后,還是欣然提筆,寫下了800余字的《修浚小清河記》。山東友人感念他的功績,將文字刻于石碑,立于工程的終點——濟南黃臺橋碼頭。后來,石碑隨歲月湮沒于泥沙下,被重新發(fā)現(xiàn)后,移置于濟南五柳島公園。<br>2023年,小清河經擴浚后復航,位于航道起點附近的這座石碑,依然在默默述說著130年前盛宣懷治理小清河的往事。<div><br><div>【該段文字來自齊魯壹點 紀習尚《清代光緒年間盛宣懷以工代賑治理小清河》】</div></div> <div>參與小清河治理的有關人物:</div><div>1,山東巡撫張勤果公:張曜(1832-1891),字亮臣,號朗齋 ,浙江錢塘(今杭州)人。 晚清名臣、將領。在山東巡撫任上多有建樹。著有《河聲岳色樓集》,纂訂《山東軍興紀略》</div><div>2,歷城知縣何景賢:在山東辦理河工賑務,“經營胼胝,艱苦倍嘗,綜合手指,絲毫不茍”,后因久處治河現(xiàn)場,外感寒濕,積勞成疾,卒于任上。</div><div>3,光緒壬午(光緒八年,1882),前巡撫陳公士杰、委歷城知縣廖福京治河:</div>廖福京(1831—1887),字運九,號澤春,福建永定人。果敢有才略,為諸生時,于本縣奉憲辦團,膽識俱優(yōu),近處土匪斂跡。清咸豐十一年選為拔貢生。后經朝考,授為知縣,歷任山東鄒平、陽信、邱縣、歷城、海豐等地知縣,清賦額,革陋規(guī),治劇盜,鋤豪強,勸農桑,興學校,政績卓著。理訟獄,隨到隨判,剖斷如流。<div>光緒七年秋,黃河泛濫,漂沒田廬無數。奉委賑恤災民,救活甚眾。九年秋,黃河再決,蔓延濟南、武定、青州諸境。大吏議開小清河以殺水勢,福京上書數千言,指陳悉中竅要。大吏委總其事,二年功成,民享其利。時海疆不靖,督修戰(zhàn)艦,筑炮臺,整兵備,山東省倚以為安。光緒十一年,因治黃河有功,升任知府,報至,卒于官。生平善古文辭,并工書法,得魯顏公筆訣。特別喜好古字畫,收藏有宋元明清名人字畫百軸。</div><div>4,壬辰(光緒十八年,1892)春以候選知府徐君金綬、南紳嚴君作霖總其事。</div><div>嚴作霖(?-1905),江蘇鎮(zhèn)江人。歷賑山東、河南、山西、安徽、江蘇、直隸、廣西、奉天、陜西數行省,并兼浚河修堤,以工代賑。施賑不拘成法, 隨時隨地而宜,三十年如一日,成效甚著。</div> 濟南小清河五柳島風光 王琴攝影。<div>小清河源起濟南,流經濱州至濰坊羊角溝入渤海,全長233公里</div> 濟南小清河五柳島風光 邵凱攝影 《重修小清河記》石碑簡介 五柳島 【摩登姥爺攝影】<div><br></div> 五柳島風光 古帆船造型雕塑 【摩登姥爺攝影】 五柳島公園山東黨史紀念雕塑 【摩登姥爺攝影】 小清河 五柳閘古遺址 【摩登姥爺攝影】 任寶禎《五柳閘紀略》碑文<div>五柳閘始建于唐武德年間(618-626年),因旁植五柳而具名。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木石傾圮”,佛倫撫魯時重修:“兩崖新置石楗,扃用大木板,視水之高下盈縮,以時起閉,....以利蓄泄”。后代理山東巡撫吳廷斌集資續(xù)繕。1931年5月,山東省建設廳小清河工程局任用留美碩士、著名水利專家宋文田重建五柳閘工程,建雙門船閘及滾水壩,設閘門兩扇,厚近半米,寬約6米,木制鐵包 定時啟閉,為當時省內建造工藝領先的內河船閘。經此船舶可達西門濼源橋碼頭泊岸裝卸。解放后,濟南市人民政府多次組織疏浚河道,日過閘船舶80余艘。后因公路鐵路興起,加之航道淤塞逐廢,但五柳閘之名一直沿用至今。邑人:任寶禎 撰<br></div><div><br></div><div>【任寶禎 (1938~),山東濟南人,世居歷下,畢業(yè)于上海外國語大學和 中國人民大學 ,長期從事古籍版本鑒定、文獻信息管理及圖書館事業(yè)管理工作。他曾任 山東省圖書館館長,并兼任山東大學及山東財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涵蓋圖書館學、文獻學等。近年來專注于濟南地方文化研究,著有《濟南名泉說略》《濟南名泉史話·詩話·書話》等多種讀物,系統(tǒng)梳理了濟南名泉的歷史與文化。?!?lt;/div><div><br></div><div>宋文田(1896-1982),字硯耕,山東濰縣人。留美碩士,水利專家。曾任山東建設廳土木組技正兼小清河工程局局長、清河臨時工程委員會委員兼工程師。1948年7月20日任山東省水利局局長。</div> 五柳島公園綠蔭蔽日,是夏日乘涼好去處?!灸Φ抢褷敂z影】 五柳閘古遺址鎮(zhèn)河神獸 【摩登姥爺攝影】 <div>小清河五柳島公園一處幽靜的院落 【摩登姥爺攝影】 </div>紅色牌匾 清河流韻 為濟南大書法家張立朝(1914~1982)先生楷書。<div>兩側楹聯(lián)為張立朝兒子張國英先生書寫。<br><div><br></div></div> 小清河風光 【摩登姥爺攝影】 小清河邊垂釣人 【摩登姥爺攝影】 五柳島公園景致 【摩登姥爺攝影】 五柳島公園 中共濟南市委重建歷史陳列館 【摩登姥爺攝影】 盛宣懷楷書對聯(lián)<div>積善余慶貞固干事,永錫難老美意延年。</div> 江蘇常州盛宣懷故居,盛宣懷銅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