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從巴拿馬起飛不到一小時,就到了哥斯達黎加(Costa Rica)地界。</h1> <h1>哥斯達黎加在西班牙語中,就是“富裕的海岸”的意思,據(jù)說哥倫布1502年登上哥國東部海岸時,看到當?shù)厝舜┐鞔罅康狞S金首飾,似乎富得流油。</h1> <h1>當年的當?shù)厝嗽缇捅恢趁裾邘缀跬缆敬M了。如今哥國500多萬人口有五分之四都是歐洲人后裔。雖然他們沒有像當年土著人那樣穿戴大量黃金珠寶,但是人均GDP將近3.15萬美元,還是挺富的。</h1> <h1>在圣何塞(San Jose)機場出關(guān)時,移民局官員看到我們是從中國來,馬上用字正腔圓的中文跟我們打招呼:“你好嗎?”另一位不會中文的,露出他小臂上刺青的中國字問我們那是什么意思?我們一看,是個“愛”字,告訴了他,他非常高興,痛快地蓋章放行。</h1> <h1>和地接社劉導(dǎo)接上頭,出了機場,我們馬上開始游覽。</h1> <h1>這里和巴拿馬一樣,移動信號非常好。劉導(dǎo)告訴我們,華為中美洲的總部就在圣何塞。</h1> <h1>經(jīng)過一大片綠地。這是號稱“圣何塞之肺”的中央公園(La Sabana Metropolitan Park),面積達72公頃。這個公園最早是一位神父在17世紀末捐了幾個地塊給公眾,以后就成了老百姓從事娛樂和體育活動的地方。</h1> <h1>150多年里,公園擴大了面積,老百姓的植樹活動也增加了綠地覆蓋??墒窃?930年代,政府突然決定把哥國的第一個國際機場放在這個公園里。直到1960年代,人們重新提起讓這個機場回歸圣何塞之肺的想法,將機場遷走,才又恢復(fù)了植被。1977年,政府正式?jīng)Q定把這片綠地作為都市公園,并于2001年宣布它為國家建筑遺產(chǎn)。</h1> <h1>我們看見有人在這里騎車。后來我們還有驢友跟當?shù)厝艘黄鹪谶@里晨跑。</h1> <h1>中國與哥斯達黎加2007年建交后,應(yīng)哥國總統(tǒng)要求,援建的哥斯達黎加國家體育場(National Stadium of Costa Rica),也在中央公園的范圍。</h1> <h1>體育場2009年動工,2011年落成,3月26日正式啟用,有35175個座位,是中美洲第一個現(xiàn)代化的體育比賽場地,也是哥斯達黎加國家足球隊的主場。</h1> <h1>哥斯達黎加藝術(shù)博物館(Costa Rican Museum of Art)也在中央公園里,而且是當年機場候機樓/塔臺改建的。候機樓建于1937年,1940年4月投入使用。1977年中央公園恢復(fù)之后,由候機樓改建的藝術(shù)博物館于1978年對公眾開放。</h1> <h1>博物館外面立著曾任哥國總統(tǒng)的萊昂·科爾特斯·卡斯特羅(Leon Cortes Castro,1882-1946)的全身銅像,中央公園里的哥國第一個國際機場,就是在他任總統(tǒng)時建的。他任內(nèi)為哥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做了不少實事,但是他跟納粹德國的關(guān)系也非同一般。</h1> <h1>圣何塞老城也是采取西班牙網(wǎng)格式的城市規(guī)劃,差不多100平方米一個街區(qū)。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座哥特式教堂,仁慈圣母教堂(Iglesia de Nuestra Senora de la Merced),建于1894年。</h1> <h1>緊接著又看到圣何塞主教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San Jose),最早建于1802年,不久就毀于地震,后于1871年重建。</h1> <h1>我們在國家大劇院(National Theater of Costa Rica)下車,開始徒步逛圣何塞老城。這座大劇院1891年動工,1897年10月對公眾開放,有1140個座位。而那時圣何塞的人口才1.9萬人。</h1> <h1>劇場不能進,我們只能在劇院大廳看看。</h1> <h1>意大利風格的裝潢和雕像,還是挺講究的。</h1> <h1>劇院外有貝多芬像。</h1> <h1>肖邦像。</h1> <h1>劇院外面還立著哥斯達黎加第一位民選總統(tǒng)胡安·莫拉·費爾南德斯(Juan Mora Fernandez,1784-1854)的全身像。他在任內(nèi)簽署了《獨立法案》(Acta de Independencia),進行了土地改革,發(fā)展了咖啡種植,漁業(yè)、制鹽業(yè)和交通也都有發(fā)展,他還頒布了出版自由法令。</h1> <h1>圍繞劇場,是圣何塞的文化廣場。</h1> <h1>沒走幾步路,看到馬路中間一尊很搶眼球的大胖婦人雕塑。原來這是哥國當代藝術(shù)家曼努埃爾·瓦爾加斯(Manuel Vargas)的作品《村婦》(La Chola),他以此作品向哥國農(nóng)村地區(qū)勤勞的女性致敬。婦人健碩的體型和自信的神情確實表現(xiàn)的很生動。</h1> <h1>走到一棟平平無奇的大樓前,劉導(dǎo)告訴我們,這是哥國的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of Costa Rica)。</h1> <h1>引人注目的是央行樓前廣場上一組九尊真人大小的青銅雕像。站立的七男二女都是飽經(jīng)風霜的面孔,普通勞動者的著裝。這是哥國雕塑家費爾南多·卡爾沃(Fernando Calvo)1989年完成的作品《在場者紀念碑》(Monument to Those Present),劉導(dǎo)說它意味著央行要為基層老百姓服務(wù)。</h1> <h1>面向央行左手邊有一棟高大的現(xiàn)代化大樓,就是哥國最大的商業(yè)銀行國家銀行(National Bank of Costa Rica),總資產(chǎn)在中美洲排第二。它于1914年10月成立,原名國際銀行,1936年改為國家銀行。</h1> <h1>我們也和哥國的普通勞動者們合個影。</h1> <h1>也跟兩家大銀行合個影。</h1> <h1>走到郵政電報大樓(Post Office and Telegraph Building),我們就挪不動腳了。這座大廈真是太漂亮了!它更像一座藝術(shù)殿堂,而不是我們通常印象中的服務(wù)機構(gòu)。</h1> <h1>郵電大樓建于1914到1917年,100多年來功能未變,只是增加了哥國郵政電報和集郵博物館的功能。哥國是地震頻繁發(fā)生的國家,近10年來每年里氏4級以上的地震會有207次。這么漂亮的建筑歷經(jīng)百年還巍然屹立,確實挺不簡單的。</h1> <h1>在大樓對面的小廣場,看到又一位哥國總統(tǒng)的雕像,這是1849-1859年任總統(tǒng)的胡安·拉斐爾·莫拉·波拉斯(Juan Rafael Mora Porras,1814-1860)。</h1> <h1>他特別為人稱道的是在1856-1857年,率領(lǐng)哥國人民趕走了入侵的威廉·沃爾克(William Walker,1824-1860)美國海盜軍,捍衛(wèi)了國家主權(quán)和獨立。哥國人民認為他象征著勇氣、決心和愛國主義精神,對他評價很高。</h1> <h1>步行街上有許多擺地攤兒的商販。忽然看見他們倉皇卷起家當四散奔逃。</h1> <h1>原來是摩托警察來巡邏了。</h1> <h1>巡邏的警察對我們倒是很友好,配合我們在街頭擺拍了好一陣兒。</h1> <h1>圣何塞的中國街,是中哥兩國2007年建交后,北京市政府和圣何塞市政府一起建的,2012年建成。</h1> <h1>中國街牌坊基座邊上有一個大石球,刻著“北京市人民政府”,紀念此事。哥國境內(nèi)分布著300多個神秘的花崗巖巨型石球,直徑約2.1米,重量可達16噸??脊艑W家推測其存在時間跨度為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500年,可能與已經(jīng)滅絕的迪奎斯文化(Diquis culture)有關(guān)。這種石球也叫迪奎斯球(Diquis Sphere),也是哥國的一種標志性造型。</h1> <h1>中國街旁邊就是孤獨圣母教堂(Church of Our Lady of Solitude),建于1851年。由于圣何塞主教大教堂建成不久毀于地震,是1871年重建的,這座圣母教堂就成了圣何塞老城現(xiàn)存最老的天主教堂了。</h1> <h1>它之所以名為“孤獨圣母”,是因為建教堂的時候周圍還沒有什么住家,當?shù)厝朔Q這個地方是孤獨之地。如今這兒可成了鬧市區(qū)。</h1> <h1>教堂里正在做彌撒。沒有什么華麗的裝飾。</h1> <h1>這座教堂最酷的是它外面的大理石圣母像,那圣母腳踏飛機螺旋槳,如同哪吒踩著風火輪。</h1> <h1>我2013年來過圣何塞,到過這座教堂,當時教堂外面兩側(cè)空空蕩蕩,并沒有這座圣母像。它是怎么來的呢?</h1> <h1>查了不少資料,終于看到一位美國到哥國教會工作的神職人員的記錄。這哥們兒見到這座雕像也很好奇,到處打聽其來歷,鍥而不舍地幾次給孤獨圣母教堂發(fā)郵件詢問,最終得知這座名為“九天圣母”(Our Lady of the Skies)的雕像源自美國。是一位二戰(zhàn)老兵祈禱圣母保佑他的妻子和幼女平安,得遂所愿后,自己出資做了這雕像,原來放在紐約肯尼迪機場小教堂。后來教堂棄之不用了,雕像被放在布魯克林的一個倉庫里。進入21世紀,有一批信仰圣約瑟夫(St Joseph)的美國人來哥國圣何塞朝圣,想為孤獨圣母教堂做點兒貢獻。最后決定捐資把這座雕像運過來。最后雕像在2016年12月安放到這個教堂,還舉行了開光儀式。沒想到這個雕像還有這么個故事。</h1> <h1>哥斯達黎加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osta Rica)創(chuàng)辦于1917年,1948年12月哥國正式廢除軍隊之后,它的國博于1950年搬到現(xiàn)在這個地方,原來的兵營。</h1> <h1>哥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廢除軍隊的國家,而這個博物館的建筑一直不改其兵營的樣貌,還保留著原來的碉堡,很有意思。</h1> <h1>國博旁邊是國會大樓(Costa Rica Congress Building)是一棟新建筑,2021年才啟用。</h1> <h1>2014年開放的玉石博物館(Jade Museum),專門保留哥國的考古遺產(chǎn),據(jù)說有前哥倫布時期世界最大的玉石藝術(shù)品收藏。這點存疑,因為資料上說該博物館的收藏是7000多件,最早為公元前500年。這比中國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可晚太多啦,而且它的玉石器件收藏量也遠遠比不上咱們故宮博物院的3萬件。</h1> <h1>國會大廈、國博和玉石博物館中間的這個階梯空間,就是民主廣場,全稱“民主和廢除軍隊廣場”(Plaza of Democracy and the Abolition of the Military),紀念1948年哥國廢除軍隊,象征著他們對和平和民主的堅守。</h1> <h1>一路走馬觀花看下來,對圣何塞和哥斯達黎加這個中美洲國家還是有了一點了解,玩兒的也很開心。</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