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車站舊址,在南京市浦口區(qū)津浦路30號,它始建于1908年(滿清光緒三十四年),距今已有近120年歷史,為英格蘭式建筑風格。1968年10月,隨著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浦口火車站停辦客運。1985年,恢復(fù)部分客運,并更名為“南京北站”,站場貨運業(yè)務(wù)不斷擴大,站場規(guī)模不斷擴建。2004年10月,停辦客運。2013年3月5日,浦口火車站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4年10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浦口火車站街區(qū)正式開街,被喻為“中國最文藝的火車站”。</p><p class="ql-block"> 2025年暑假第三天,我?guī)蓚€神獸到江北圖書館看書閱讀,乘輪渡順道來到浦口火車站舊址參觀游覽,算起來,離我上次到這里已有30余年了。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我曾過江在這里乘坐去四川成都的綠皮火車(運行時間為36個小時)。時過境遷,隨著長江上座座大橋如巨龍般騰空而起,如今的浦口火車站現(xiàn)已廢棄變?yōu)槁糜尉皡^(qū)。浦口火車站舊址經(jīng)過修繕后對外開放,周邊有許多文保建筑和現(xiàn)代商業(yè)設(shè)施,為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文化體驗?。百年時光荏苒,這座火車站靜默地見證了中國從近代到現(xiàn)代的滄桑巨變,也目睹了中華民族從積貧積弱到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輝煌歷程。 </p> <p class="ql-block"> 浦口火車站,為老式英式建筑,米黃色外墻,紅色大屋頂。伸出直通月臺的單柱傘形長廊和連接輪渡碼頭的拱形雨廊,連接著一座3層米黃色的主樓,紅色的屋頂上寫著“南京北站”四個大字,主樓正對面的廣場上還有一座專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靈柩停放處所建的“中山停靈臺”。主樓的候車廳大門關(guān)閉,窗戶被墨綠色木板封死。浦口火車站遺存文物主要包括主體大樓、中山停靈臺、貴賓樓、電報房等四處,其余設(shè)施還包括:電廠、高級職工住宅樓、火車輪渡橋、機車倉庫等。</p><p class="ql-block"> 街區(qū)里精心打造的舊物倉、綠皮火車、背影咖啡館、南京江北圖書館風雨廊書店分館、氣味藝術(shù)家等都有很多游人打卡拍照。浦口火車站地方不大,可以從中山碼頭坐輪渡來,不到一小時就可以逛完,吹著江風,看船行來去,來到這里更多的是尋找舊城記憶,感受時代變遷。</p> <p class="ql-block"> 這座歷史悠久的火車站,不僅是中國最早的鐵路樞紐之一,更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朱自清先生的經(jīng)典散文《背影》描述了他與父親在浦口火車站的深情告別。文中那句“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以及父親攀爬月臺的背影,無不透露出深深的父愛與不舍。先生筆下的背影,在浦口的磚石間演繹著離別與重逢。這篇散文自發(fā)表以來,已經(jīng)過去了整整100年,但那份情感卻依然能觸動幾代讀者的心弦。</p> <p class="ql-block"> 在一百多年的滄桑歲月里,浦口火車站默默見證了無數(shù)人生的離別與重逢,見證了歷史的變遷與時代的風云。這里不僅留下了眾多風云人物的足跡, 還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shù)氣息,<span style="font-size:18px;">更成為了眾多名人文士心中的圣地。此</span>外,它還吸引了眾多電影導(dǎo)演前來取景拍攝,如《背影》、《孫中山》以及《致青春》《金粉世家》等影片都曾在此留下過珍貴的鏡頭。曾經(jīng)閱盡繁華的浦口火車站默默的見證著南京城的滄桑巨變,靜靜的等待懂她的人,一座浦口火車站,半部南京近代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