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繡麗峨眉、燦爛金頂之三,十方普賢

丘陵

<p class="ql-block">金頂?shù)乃聫R殿堂多且規(guī)模宏大。最大的是華藏寺。下圖正面寫“華藏世界”的牌坊,‘為華藏寺山門。華藏寺始建于何時除明代出現(xiàn)的傳說,沒有可考的文案。傳說始建于東漢,初名普光殿。唐宋時改為光相寺,明萬歷30年(1602)皇帝朱翊鈞御題“永明華藏寺”,簡稱華藏寺。</p> <p class="ql-block">山門牌坊背面寫的“吉祥如意”。這山門與華藏寺一樣,都是當代建筑。進山門左轉(zhuǎn)拾級而上,就是到華藏寺的大道。</p> <p class="ql-block">石梯兩側(cè)十對六牙白象,拱衛(wèi)正中高入云霄的普賢菩薩像。這巨大銅像建成于2006年,2016年又用20萬張金箔全身貼金,顯出璀璨的形象。左側(cè)大象背著如意圓環(huán),右側(cè)背法輪。大概是明示人們,只要上得山來,菩薩的力量就會讓人吉祥如意吧。</p> <p class="ql-block">上完最后一級臺階,華藏寺大雄寶殿前廣場正中的“四面十方普賢像”顯得更加偉岸。整個塑像通高48m,重600多噸。東西南北四個普賢騎大象合為一體,即四面,這是第一層四個方向;第二層還有四個頭像,向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方;第三層還有兩個頭像面朝東西,共十方。這樣的菩薩顯然不是“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能比的。</p> <p class="ql-block">峨眉山是普賢道場,所謂道場是“和尚或道士做法事的場所,也指所做的法事?!?《現(xiàn)代漢語詞典》)那么峨眉山就是專供普賢的地方。其實峨眉山的宗教史是道教在先,道教稱峨眉山為第七洞天,隨后道佛共存,最后道教留下一些遺跡退讓至二峨山,大峨山成了佛教勝地。佛教早期經(jīng)典《阿含經(jīng)》中普賢是地名,西晉月氏僧人所譯經(jīng)文才首次出現(xiàn)普賢菩薩的名字?!侗A經(jīng)》說普賢原為轉(zhuǎn)輪王的第八子,名泯圖。他在寶藏佛前發(fā)愿修菩薩行,寶藏佛因此為他授記,改號“普賢”。</p> <p class="ql-block">華藏寺大雄殿大門正對廣場中的十方普賢。它是2006年新建的,全銅的殿堂。南宋時還稱光相寺,范成大游峨眉山,見山頂光相寺板屋數(shù)十間,無人居,中有普賢小殿,殿上木皮蓋之。山高風厲,霜雪剝蝕,以瓦覆蓋,一年輒碎,以木皮可支二三年。這樣記敘沒有夸張,據(jù)峨眉山氣象站觀測記錄,平均每年8級(風速&gt;17米/秒)以上大風60天,霧日322天,降水263天,雷暴60天,最低氣溫-20oC,積雪242天,面對同樣惡劣的氣候環(huán)境,今日華藏寺與昔日光相寺是不可同日而語的。</p> <p class="ql-block">清晨朝陽從大雄殿背后照來,金光燦爛,殿內(nèi)也燈光通明,顯得神圣又神秘。華藏寺在明初就把木皮改成了鐵瓦,抗了風??砂逦菘共涣嘶?,鐵瓦殿被燒毀,清代又焚一次,民國時期連燒兩回。文革中被省703電視臺占用,在大殿發(fā)電和蓄備發(fā)電油料,與金頂電視機房間建了防水易燃的油毛氈通道。1972年4月8日,大殿的取噯電爐不慎引起火災,大火燒了兩天,不僅延及金頂,周邊冷杉和大片草甸也化為灰燼,華藏寺眾多文物只有明代銅碑、銅門和清代普賢銅像僅存。痛定思痛,現(xiàn)在信眾的香燭油燈不得進入殿堂。供的油燈只能在下圖右空曠的室外燈架上與日月齊輝。</p> <p class="ql-block">大雄寶殿后面的金頂(普賢殿)始建于明萬歷30年(1602),為銅瓦,供奉普賢菩薩于全寺最高處?,F(xiàn)在所見金頂是按原樣重建于1989年,高26m,長寬各13.5m。與大雄寶殿一樣,全用銅件組成,但銅瓦鎏金,所以又稱金殿。</p> <p class="ql-block">金殿內(nèi)的普賢菩薩像高4.5m。普賢的坐騎白象腳踏蓮花,背負蓮臺。普賢手持蓮花,坐于蓮臺上。不知道這尊塑像是不是1972年浴火重生的清代銅像。有人統(tǒng)計過峨眉山從元泰定四年(1327)至1972年645年間寺廟火災97次,約7年燒毀一座廟。都因廟內(nèi)用火不慎所致。</p> <p class="ql-block">我國大乘佛教的菩薩信仰由來已久,“菩薩”是梵文音譯,意思是“大士”,在佛教中的地位僅次于佛,高于羅漢、天王等等是佛的接班人。但早期提到的四大菩薩不是特指,晉代最先受特殊供奉的菩薩是文殊,而且把五臺山作為文殊道場。佛經(jīng)和佛教造像中文殊與普賢是釋迦牟尼的左右脅侍,同等重要,地位僅次于釋迦牟尼,又說普賢住在西南,于是峨眉山成為其道場。唐代文殊與普賢兩位菩薩占有了特殊地位,五臺山與峨眉山并稱為名山。明代四大菩薩才開始特指文殊、普賢、觀音和地藏,并有了佛教四大名山,清代更深入人心,四大菩薩也成為文化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p> <p class="ql-block">金頂?shù)钠召t殿所處地勢依然最高,但與現(xiàn)在的十方普賢比確矮了一截。普賢菩薩道場的峨眉山,十方普賢成了萬人矚目的中心,是當今峨眉山景區(qū)的第一景點和地標,進金頂普賢殿的人反而少多了。</p> <p class="ql-block">從金頂向北看去,十方普賢北邊是寶頂觀音殿。觀音殿初建于明初洪武元年(1368),現(xiàn)在所見為2021年才落成開放的。</p> <p class="ql-block">觀音殿建筑面積1100㎡,包括主殿(下圖下)及禪堂等附屬設施,組成一個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走進觀音殿主殿,一股大雄寶殿和普賢殿不曾有的幽幽清香赴鼻而來,原來供奉的觀音像背后是重達30噸的沉香木雕。33個栩栩如生的觀音形象精雕細刻在沉香木上,表現(xiàn)觀音在不同的場景中,為人救難解困。沉香木雕前觀音像用金屬鑄造而成,高7.88m,顯得金光耀眼。供案上的紫砂香爐和一對鎏金燭臺和嵌寶石花瓶做工也都十分精湛。</p> <p class="ql-block">與觀音殿遙遙相對的臥云庵,始建于唐,因在攝身巖邊,常有云霧上涌,庵如臥云而得名。賈島筆下的臥云庵,“下觀白云時,山房蓋樹皮。垂枝松落子,側(cè)頂鶴聽棋?!笔沁m合修行的地方。只是樹皮板房多次被燒,明代重建時改為錫瓦以防風雪,因錫的銀白色而稱“銀頂”。所以楊升庵說:“峰頂散朝陽,憑高眺渺茫。山嵐銀色界,寶氣白毫光……”</p> <p class="ql-block">臥云庵的錫瓦防風有余,抗火不足,在幾次火災中錫瓦也燒化了,清末只得換鐵瓦。到1958年大躍進以鋼為綱時,臥云庵的鐵瓦全部運到重鋼回爐,為完成全國1070萬噸鋼的目標作貢獻了。</p> <p class="ql-block">由于想進廟看時吃了閉門羹,沒看成。聽說房子是清末所建,為金頂建筑群中碩果僅存的古董。建筑面積1600㎡,四合院里有彌勒殿、觀音殿及玉佛殿三重。玉佛高1.2m,是1989年緬甸教友所贈。</p> <p class="ql-block">在金頂看寺廟,沿攝身巖到白云庵途中,發(fā)現(xiàn)一些防護欄上掛了不少同心鎖,成為金頂?shù)膭e樣風景。我衷心祝福掛鎖的人永遠同心同德,白頭偕老,多子多福。俗話說“不看僧面看佛面”,在這里掛同心鎖的人,有佛的加持,他們的婚姻家庭會更美滿如意吧?</p> <p class="ql-block">在金頂?shù)膹R堂里轉(zhuǎn)了一圈,在攝身巖邊回頭一看,十方普賢突兀聳立在藍天之下,被爛漫杜鵑簇擁。</p> <p class="ql-block">金頂周邊都能見到金光閃耀的普賢,也能見到笑逐顏開的各色杜鵑。下面我們?nèi)iT看看與佛教關系密切又是峨眉山自然遺產(chǎn)重要組成部分的杜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