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近日翻看舊雜志《讀者》,注意到其中一篇載文題為《不悲戚的凋零》,文中寫道:“…老去,實在是人生中最最殘酷的事情。不止是芳華凋零,青春不在,更是面對偌大的世界你忽然成了赤手空拳的俯首就擒者。老人的無助和幼兒極其相似,可他們的境遇卻有天壤之別。幼兒因為承載著眾多殷切的愛和希望而備受呵護,老人承受的更多不過是行將就木的絕望。沒有未來,只有近在咫尺的終點,活著的唯一瑰麗,不過是回憶中那些燦爛的過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者又說“生如春花之爛漫死如秋葉之靜美,仍人生兩大極致。而在生與死的旅程末梢,我想所有人都更愿意看到,所有的凋零不悲戚,不絕望,哪怕遺世獨立,滿目洪荒。正因為認清了靈魂的本質,所以不卑微、不乞憐,亦不苛求,只向隅微笑,看一朵朵落花化為春泥,溫暖根下那小小的一方熱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我錄下文中的第一段話,因為這是當今社會的現(xiàn)實,是大多數(shù)老人的悲哀。確實說到了自己的心里,看了凄惶,一眼茫然。</p><p class="ql-block"> 我錄下的第二段話是因為這也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愿望,是我強烈的真心愿望。雖然此生沒有如春花之爛漫,但更希望老去將至時還能如“秋葉之靜美”,在人生的落花時節(jié)能“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是香如故”。</p><p class="ql-block"> 關于生與死的二句話說得真好雖然有點朦朧,特別對“如秋葉之靜美”的理解更是空泛。但這詩一般美好的話語也確是我對人生始終的希冀和向往。</p><p class="ql-block"> 時光真快,轉眼間已逾古稀衰年已至,如今健康狀況和思維能力已大不如從前,但仍不甘心象路上常見到的那些目光呆滯、踽踽而行的老人們在孤獨的痛苦中毫無生趣地逝去。因為自我感覺似乎還未到真正老氣橫秋的境地,更覺得活了一把年紀自己待人處世還不成熟思緒有時還在從前的時光里徘徊,因此總想使尚存的一點余熱再能發(fā)出些許光亮;我更想在真正“失能”之前為自己的家、為社會再做一點力所能及、喜歡且有益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總而言之,當下我要做的是努力“與時俱進”,不自我孤立而被社會拋棄!不失時機地沐浴夕陽人生溫暖的光芒!現(xiàn)實地說,待人生終結時,不指望“靜美”,但有尊嚴,上蒼垂憐,能有如秋葉落地時的悄然和靜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錚銘編于2025年7月3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