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仰望大三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澳門的大三巴牌坊名聞遐邇,是圣保祿教堂(也稱天主之母教堂)之遺址。三巴是葡語圣保祿的粵語譯音,牌坊則是指圣保祿教堂被大火燒毀之后剩下的石砌正立面,其形狀有點像中國常見的牌坊,即由下方過其門并非進入天井或房屋里面,而又是露天的一方天地。大三巴牌坊的高度和寬度各有二十多公尺,厚度也有二米多,上面刻滿浮雕。從這個門面的尺寸,便不難想見當年的教堂是多么氣派??上г?835年1月26日的黃昏,這座耗資七千兩白銀,歷時三十五年建成的教堂,被一場大火吞沒了。人們多知道教堂毀于一場大火,而這場大火緣何而起,教堂又是被如何燒毀的,則不甚了了。我見到了有關(guān)的報道一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據(jù)英文期刊《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 載:</p><p class="ql-block">? 大約下午6時半,澳門聖保祿教堂上方的炮臺鳴炮,發(fā)出火警警報。其他炮臺和教堂,紛紛以炮聲、鐘聲和鼓聲等回應火警信號。相關(guān)單位、軍隊,以及許多澳門市民立刻採取行動。但是,除了在教堂附近的居民知道教堂著火外,當時的風向?qū)е聺鉄煙o法上升,難以識別起火地點;西北風更讓整個城市的東部籠罩在濃煙之中,救火隊花了好些時間確定火場位置......但在不久之後,烈焰迅速衝破教堂屋頂,人們立刻知道哪裡著火了—— </p><p class="ql-block">位置就在教堂的左翼,即以前神父們居住的一列房間、最近被葡萄牙軍隊徵用的區(qū)域,熊熊燃燒起來。人們曾經(jīng)期盼教堂的主體建築,即禮拜堂能在這場大火中倖存下來,但是未到8時,火勢蔓延至建築物的最高處,更波及神壇後方的法衣室?;鹕嚯S著滾滾濃煙破窗而出、直上屋頂,現(xiàn)場火光衝天,數(shù)丈高的烈焰照亮整個市區(qū)及內(nèi)港。</p><p class="ql-block">這時候,教堂鐘樓上由法國國王路易十四饋贈的大鐘正敲響8時15分。在此之前,人們竭力控制火勢,但至這一刻,教堂已幾近焚毀,大火顯然也不會蔓延至教堂的建築範圍以外,人們於是漸漸停止撲火,並凝視火災現(xiàn)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火的原因是當時葡軍把教堂當做營房,在修道院的廚房里堆了大量的柴火,因不注意引發(fā)火災。</p><p class="ql-block">這場大火,毀了圣保祿教堂,但誕生了大三巴牌坊。沒到過大三巴,便等于沒來過澳門,這句話說明了大三巴是澳門旅游必打卡之地標。作為歷史建筑遺址,大三巴是澳門的一張名片。我們四老一少的自由行,當然也不會漏過它。</p><p class="ql-block">曾經(jīng)“巍峨瑰麗,雄冠遠東教區(qū)”的圣保祿教堂,雖然只剩68級石階之上正面南向的一堵前壁,乃殘存之軀,卻有雄立傲視之姿,沖擊著人們的視覺,震撼著人們的心靈,非一般建筑物所能相比。國內(nèi)知名之教堂,或因各種條件限制,選址都不如大三巴這樣雄偉地處于高崗之中心,視野開闊,來者需拾級而上。關(guān)于大三巴的風水,有此一說:坐山向水:背靠松山余脈,面朝內(nèi)港水域,符合“背依青龍,前臨明堂”的風水理想格局,被稱為“龍明水秀”之勢,能聚氣生財,確保氣場穩(wěn)定持久。</p><p class="ql-block">這“確保氣場穩(wěn)定持久”,倒是所言不虛。但如果圣保祿教堂不是命運多舛,三度遭受火災,至今仍是一座完好的教堂,其知名度或許反而不及眼前并不“完美”的“大三巴牌坊”。</p><p class="ql-block">它是整座建筑物在火災后碩果僅存的一部分,卻似乎使那座教堂有了更頑強的生命力。如今,“牌坊”偉岸地壁立如山,已走過將近兩個世紀的時間。它像是圣保祿教堂的靈魂守護神,不管日曬雨淋,始終堅守在那里?;蛟S它深深的知道,如果連自己也支撐不住而倒下去時,圣保祿教堂便會從地球上被完全抹去,知道圣保祿教堂這個名字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那絕對是它所不愿意看到的。于是它一直不倔地屹立著,即使大海的狂風迎面撲來,也決不倒下。仰望大三巴,令人不得不想起它曾經(jīng)“真金不怕火”的從前。</p><p class="ql-block">2024年澳門累計入境旅客約3300萬人次。大三巴在旅游宣傳中的高曝光度,進一步提升了它的知名度,入境旅客中至少應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會來大三巴,一睹其獨特的風采,這是國內(nèi)其他知名教堂所難以比擬的,而且這氣場仍可望“穩(wěn)定持久?!?lt;/p><p class="ql-block">作為毀于火災的歷史建筑遺址,它是一個比較完整地保留著的門面,這本身就較為少見。雖然教堂的整體及其內(nèi)部我們已無從見識,但這宏偉的前壁卻是整個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西式教堂,大三巴的整幅門面都是關(guān)于宗教的石刻浮雕,還有耶穌、圣母和耶穌會的四圣人像,因而被譽為”立體的圣經(jīng)”。</p><p class="ql-block">在墻壁的上方,還雕刻著豎排的兩行中國文字,而且像中國的對聯(lián)一樣,分置于墻體的兩側(cè)。右邊寫的是“念死者無為罪”,左邊則是“鬼以誘人為惡”,此外還雕刻有牡丹花和獅子,這種東西合“壁”的情形,應該是絕無僅有的。</p> <p class="ql-block">仰望大三巴,我不禁想起了廣州一德路的“石室”一一圣心大教堂。它之所以被廣州人稱為石室,應該是該建筑物全部由石材砌筑而成之故。石室位于廣州市內(nèi)的一德路。九十年代初,我在廣州一德路住了三年,而且就在挨著石室的民房。不久前,我前往重尋舊地,但住過的地方已被拆遷改建,而石室外圍則被修建得更寬敞漂亮了。</p><p class="ql-block">石室和大三巴有不少相似之處?!按笕?,號稱“東方梵蒂岡”,石室則是“東方的巴黎圣母院”,兩者都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室以花崗巖為建筑材料,大三巴正立面也是以石材砌筑而成;兩座教堂之修建都費用巨大,歷時都比較長,石室是27年,大三巴是35年。石室在文革中也遭遇厄運,淪為垃圾場。但明珠陷污泥,他日尚可擦拭重光。大三巴毀于大火,已無重生之可能。</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1日的周末澳門自由行,我們四老一少主要走了新葡京、三個歐州題材的酒店以及大三巴牌坊。至此已在美篇分四次作了相關(guān)的介紹,現(xiàn)已告一段落,感謝大家的關(guān)注。</p> <p class="ql-block">圖片或來自網(wǎng)絡,致謝,侵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