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7.1日 星期二,我們在薊縣小住幾天后,驅(qū)車來到皇家陵寢群,國家5級保護景區(qū)清東陵。</p> <p class="ql-block">乘坐觀光車進入景區(qū)。</p><p class="ql-block">燕山南麓的昌瑞山下,一片占地8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這里是清東陵,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清代皇家陵墓群。三百多年前,滿清皇室看中這片"龍穴砂水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的風水寶地,在此陸續(xù)建造了15座陵園,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當我們踏入這片禁地,厚重的歷史感裹挾著松濤撲面而來,每一塊磚石都凝結(jié)著王朝興衰的密碼。</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千米處,西距北京市區(qū)125千米,清東陵陵區(qū)在清代占地約2500平方千米,今管理占地面積為80平方千米,其中前圈陵寢區(qū)面積約48平方千米,建筑面積7102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體系最完備、布局最規(guī)整、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開始修建,歷時247年,陵區(qū)南北長125千米、寬20千米。陸續(xù)建成217座宮殿牌樓,組成了大小15座陵園(5座帝陵、4座后陵、5座妃園寢、1座公主園寢)。清東陵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p> <p class="ql-block">民國十七年(1928年)7月,國民黨第十二軍軍長孫殿英,以“剿匪”為名策劃了一起東陵盜案,盜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轄東陵的冀東軍區(qū)15軍分區(qū)情報隊,又一次明目張膽地開始盜竊清東陵陵寢,整個清東陵陵寢幾乎無一幸免。</p> <p class="ql-block">1952年,中國政府成立清東陵文物保護所,對清東陵陵寢進行管理保護。1978年,清東陵正式對外開放,供中外游人參觀游覽。</p> <p class="ql-block">龍鳳門:由石門柱與翊垣組合的門坊被稱為龍鳳門,龍鳳門也稱火焰牌坊,建筑采用門柱頂部插云板,承露盤上雕蹲龍,大額枋上雕火焰寶珠裝飾方式?;鹧媾茦菫槲彘g六柱牌樓三座、二柱一間牌樓三座。石柱與木構(gòu)建筑組合的門坊被稱為牌樓門,牌樓門在清代官書中同樣被稱為龍鳳門。它與火焰牌樓不同的是牌樓門亦稱沖天牌樓,沖天牌樓的石柱呈露盤上雕蹲龍。</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石像生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石雕群,現(xiàn)存4組共36對石像生,以孝陵18對石像生最具代表性,完整展現(xiàn)了清代陵寢規(guī)制與石雕藝術的巔峰成就。(因為不能中途停車,所以沒拍全。有機會我一定再來,重游細拍)。</p> <p class="ql-block">動物石像序列?:坐立獅子、獬豸、駱駝、象、麒麟、馬各兩對(共12對),其中立臥交替的動態(tài)造型強化了儀仗隊列的節(jié)奏感。人物雕像布局?:文臣武將各3對(共6對),文臣身著滿族補服配朝珠,武將盔甲飾四團正龍紋,細節(jié)處體現(xiàn)滿族尚武精神。組合特征?:動物群像位于神道前段,人物雕像居后,形成由獸及人的空間敘事邏輯。</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大紅門是清代皇家陵園建筑群的總門戶,為陵園入口處的重要建筑。大紅門不僅是入口建筑,更承載著清代帝王陵寢的禮儀規(guī)范。其紅色墻體與黃色琉璃瓦頂?shù)拇钆洌约皣栏竦目臻g布局,體現(xiàn)了皇家建筑的莊重與等級制度。</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地處太行山脈余脈,背靠昌瑞山,面朝馬蘭河與西大河,形成"眾山環(huán)抱"的格局。龍脈:昌瑞山為長白山、太行山、燕山三大龍脈交匯處,山勢蜿蜒如龍,形成"眾臣護主"之勢。穴位:順治帝孝陵位于昌瑞山主峰南麓,采用"投環(huán)結(jié)穴"傳說選定位置。陵區(qū)形成"諸山環(huán)合,內(nèi)斂向心,二水分流"的格局,兼具"龍穴砂水"之利。</p> <p class="ql-block">順治帝14歲時隨太后至馬蘭峪狩獵,見昌瑞山王氣蔥郁,欽點此地為陵址。 ??清東陵自1661年建成至今,歷經(jīng)272年,成為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清代皇家陵寢建筑群,其風水格局被評價為"龍脈匯聚、穴位精準"。</p> <p class="ql-block">清朝入關以前,已經(jīng)在關外營建了3座皇帝陵,即清永陵、清福陵和清昭陵,這三座陵寢規(guī)制各異,說明當時并無定制。入關以后包括清東陵、清西陵在內(nèi)的關內(nèi)清朝陵寢制度則基本上是沿襲明陵制度,但在其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革,并結(jié)合滿族的特點,形成了清朝的陵寢制度。</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各座陵寢總體都嚴格地遵照“陵制與山水相稱”的原則。清東陵的孝陵以金星山為朝山(陵寢正前方所對之山),以影壁山為案山(墓穴與朝山之間的小山),以昌瑞山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連線即為孝陵建筑的軸線。</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的諸陵寢以順治帝的孝陵為中心,在昌瑞山南麓東西排列。輩份低的陵寢距孝陵較遠,同一朝代的皇后陵和妃園寢均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邊。</p> <p class="ql-block">陵園內(nèi)好多景觀建筑都在修繕中。</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康熙帝景陵以前的清朝皇帝陵內(nèi)與皇帝合葬的皇后,或與皇帝同時入葬,或后皇帝入葬,沒有先入葬的??滴醯鄣男⒄\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均死于康熙帝之前。隨著她們的死亡,陸續(xù)葬入景陵地宮,但地宮石門不關,隧道不填,只是在地宮的入口處安裝一個木門,長期關閉,以待皇帝。</p> <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入葬后,地宮才關閉石門,填平隧道(與康熙帝同時入葬的還有孝恭皇后和敬敏皇貴妃)。自景陵以后,乾隆帝的裕陵、嘉慶帝的昌陵、道光帝的慕陵均效仿此制。</p> <p class="ql-block">地宮采用無梁柱石結(jié)構(gòu)拱券式設計,通體以青白石砌筑,主券室頂部雕刻三朵佛花,四壁分布四大天王、五方佛及八寶圖案,券門浮雕梵文“五欲供”經(jīng)文。截至2014年,墻壁共刻有番文經(jīng)咒29464字、梵文647字,展現(xiàn)了清代皇家喪葬文化的佛教元素。</p> <p class="ql-block">自2015年對外開放以來(截至2025年已逾十年),地宮仍存三大未解之謎:主棺槨移位現(xiàn)象成因尚未明確,地下水滲透防護機制未完全破譯。</p> <p class="ql-block">這兩根石柱,是棺槨進入后,因地宮無防水措施,為防止塌陷而豎立的。解放后,清理地宮時在后面又加了兩根石柱。</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主要由西大河和馬蘭河兩大水系組成,共同構(gòu)成陵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 ??西大河是清東陵的主水系,位于陵區(qū)西側(cè),匯集后經(jīng)西北砂口流出,環(huán)繞陵區(qū)南部,最終從東南龍門口流出。該水系被視為陵寢氣場的核心來源,其流向直接影響建筑朝向設計。 ??</p> <p class="ql-block"> ??東側(cè)的馬蘭河和魏進河因未環(huán)抱陵區(qū)且流向與陵寢方向存在沖突,被設計在風水墻外,以避免“背主而去”的負面風水影響。這種設計體現(xiàn)了古代建筑規(guī)制中“相其陰陽,觀其流泉”的相地原則。 ??</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我們步行前往定東陵。</p> <p class="ql-block">定東陵是清文宗孝貞顯皇后慈安和清文宗孝欽顯皇后慈禧的陵寢,因位在咸豐定陵東側(cè),所以稱定東陵。慈安之陵位于普祥峪,慈禧之陵位于菩陀峪,為示區(qū)別,慈安陵又稱普祥峪定東陵,慈禧陵又稱菩陀峪定東陵。(現(xiàn)慈安陵寢未開發(fā))</p> <p class="ql-block">定東陵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完成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歷時42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三月,兩宮皇太后借謁陵之時親臨閱視,確定普祥峪、菩陀峪為萬年吉地。</p> <p class="ql-block">清光緒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太后崩逝,同年九月入葬。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為由,對剛建成16年的菩陀峪定東陵進行了重修。隆恩殿、東西配殿、方城、明樓均拆除重建,并對其余建筑揭瓦大修,歷時13年,至慈禧臨死前幾天才全工告竣。</p> <p class="ql-block">清宣統(tǒng)元年(1909年)十月初四日,慈禧葬入地宮。民國十七年(1928年),發(fā)生了震驚中外、駭人聽聞的孫殿英東陵盜寶案,慈禧陵墓內(nèi)的金珍玉寶被洗劫一空。</p> <p class="ql-block">小碑樓也稱神道碑亭,重檐歇山頂,亭內(nèi)碑身陽面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鐫刻慈禧太后的謚號。 </p> <p class="ql-block">普祥峪定東陵規(guī)整齊全,自南而北依次為:東西下馬牌二座、井亭一座、正中建神道碑亭一座、三孔石拱橋一座、東西便橋各一座、東西朝房各五間、東西值班房各三間、隆恩門五間、東西燎爐各一座、東西配殿各五間、隆恩殿五間、琉璃花門三座、石五供一座、方城、明樓、寶城、寶頂各一座,環(huán)以紅墻,東側(cè)為神廚庫,內(nèi)有神廚五間、南北神庫各三間、省牲亭一座、面闊進深各三間。</p> <p class="ql-block">玉帶橋:裕陵玉帶橋在隆恩殿后、陵寢門前的玉帶河上。單孔拱券,三橋并排。橋面兩側(cè)安裝白石欄桿,龍鳳柱頭,這種規(guī)制的石橋在清陵中僅此一例。</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菩陀峪定東陵三殿用料考究,三殿外墻通體磨磚對縫,頂部束以萬福流云圖案的磚雕拔檐;配殿前檐兩端的廊心墻雕作萬字錦,周匝回文、串珠及纏枝蓮花的磚雕邊框等,均是清陵中僅見的孤例。三殿內(nèi)墻面逐間嵌以雕磚,四角雕盤長綬帶,中心雕五福捧壽。</p> <p class="ql-block">雕磚全部貼金,凹處用黃金,凸出部分用赤金。殿內(nèi)木構(gòu)架(柱梁、天花等)全部采用黃花梨木,利用紅褐色天然紋理磨光,不做地仗,不敷顏料,直接飾以金龍和璽等瀝粉貼金彩畫。三殿六十四根露明柱子,全部盤繞半立體的鍍金蟠龍。</p> <p class="ql-block">隆恩殿周圍雕欄,望柱均雕彩云翔鳳;柱身明面雕飾海水江崖和升龍;透瓶欄板兩面雕海水江崖和龍鳳呈祥圖案。月臺正面踏跺、垂手踏跺及兩側(cè)抄手踏跺前有抱鼓石,下雕海濤祥云騰龍,石鼓中央雕靈山上展翅俯瞰的飛鳳。</p> <p class="ql-block">重修后的慈禧陵三大殿木構(gòu)架全部采用黃花行梨木。梁枋及天花板上的彩畫不做地仗,不敷顏料,而是在木件上直接瀝粉貼金,其圖案為等級最高的金龍和璽彩畫。殿內(nèi)墻壁雕有寓意 "萬福萬壽""福壽綿長"的磚雕圖案,并全部篩掃紅黃金。</p> <p class="ql-block">三殿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盤繞半立體鍍金銅龍。封護墻干擺到頂,拔檐上雕"萬福流云"圖案。大殿及月臺周圍的石欄桿,無論欄板、望柱還是抱鼓石上,均浮雕各式龍鳳呈祥、海水江崖圖案。</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慈禧陵(菩陀峪定東陵)的“四絕”主要體現(xiàn)在建筑與裝飾的極致奢華上。</p><p class="ql-block">?金絕?:三大殿(隆恩殿等)使用葉子金達4592兩,彩繪2400多條金龍貼金,64根金龍盤玉柱,遠超故宮太和殿的6根盤龍柱??12。銅制鍍金盤龍龍頭裝有彈簧,龍須可擺動,工藝精湛??。</p><p class="ql-block">木絕?:梁枋、門窗均采用名貴黃花梨木,遠超金絲楠木的稀有度;棺槨為金絲楠木制成??。</p> <p class="ql-block">石絕?:漢白玉石雕以“鳳壓龍”圖案為特色(如丹陛石鳳在上、龍在下),欄桿透雕龍鳳水浪,技術高浮雕與透雕結(jié)合??。</p><p class="ql-block">?彩繪絕?:隆恩殿內(nèi)外彩繪貼金,黃金用量達4500余兩,明柱金龍盤旋,整體金碧輝煌??。</p> <p class="ql-block">明樓:裕陵明樓是陵寢的至高點,樓內(nèi)樹圣號碑,設一統(tǒng)朱砂碑。明樓上設斗匾,書寫陵名。圣號碑正面用滿、漢、蒙三種文字鐫刻皇帝的廟號。</p> <p class="ql-block">地宮由五券二門組成,進深24.8米,落空面積154平方米,慈禧太后的棺槨安葬于此。慈禧內(nèi)棺通體朱漆,頂部四面收起,呈坡狀。棺長225厘米,前高98厘米、后高91厘米,前寬128.5厘米、后寬123厘米。四壁內(nèi)外均陰刻藏文佛經(jīng),填以金漆。棺蓋上有9尊團佛像和鳳戲牡丹圖案,整個內(nèi)棺基本完好。(到了慈溪的年代,就有了漏水口了,俗稱“地漏兒”。漏水口做的是錢幣的圖案,寓意錢不外流)。</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的游覽體驗以厚重的歷史感、極致的建筑藝術和跌宕的王朝故事為核心感受?。作為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的皇家陵寢群,其占地80平方公里的建筑群將清代帝王陵寢規(guī)制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石刻技藝與風水布局更將中國古代建筑智慧凝固成永恒。</p> <p class="ql-block">清東陵不僅是建筑藝術的寶庫,更是觀察封建王朝的絕佳窗口。它用磚石搭建起等級森嚴的秩序,用雕刻記錄著皇室的審美與信仰,用布局詮釋著中國人對生死的理解。這座沉睡在唐山的皇家陵園,仍在等待更多的人來解讀它沉默背后的萬千故事。</p> <p class="ql-block">最后參觀滿族民俗展覽館。</p> <p class="ql-block">16:30游覽結(jié)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