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故 鄉(xiāng) 的 路

大雁高飛

<p class="ql-block"><b>文/圖:大雁高飛</b></p><p class="ql-block"><b>美篇號:41747774</b></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b> 我的奶奶家住在寬甸滿族自治縣古樓子鄉(xiāng)南荒溝村一個叫腰嶺子的小山溝里,姥姥家則在虎山鄉(xiāng)虎耳山村(現(xiàn)虎山長城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b> 記事起,爸爸媽媽在市里工作,全家在丹東市八道溝居住,我在天后宮小學就讀。因為經(jīng)常探望姥姥和奶奶,我就經(jīng)常和父母一起奔走在丹東一虎山一荒溝之間。</b></p><p class="ql-block"><b> 奶奶家緊鄰鴨綠江岸邊,距離姥姥家有20華里,離丹東市50華里。一般都是先到姥姥家,再去奶奶家。</b></p> <p class="ql-block"><b>  從姥姥家去奶奶家,一直順著江邊走,必須經(jīng)過幾道山嶺,羊腸小道最形容不過,連自行車都騎不了,特別是砬子溝到南天門路段猶過鬼門關一樣,需要緊貼江邊的懸崖,腳踩人工鑿就的窩坑,互相手著拉手,一步一挪著爬行,眼睛不能朝下望,要不腦瓜子玄暈迷糊,腿肚子抽筋發(fā)軟走不了路,不小心踢到路旁的石頭,響起一陣陣嘩嘩啦啦的掉進江里面的轟鳴聲,驚心動魄!至今想起來仍心有余悸!</b></p><p class="ql-block"><b> 那時走路叫"起旱""爬砬子“,現(xiàn)在議論起這句話除了當?shù)厝耍瑳]有幾個人懂得。</b></p><p class="ql-block"><b> 20里路要走上三、四個小時,不搭伴單人是不敢走這段路,除非有緊急事兒,所以平時路上行人很少。那時去趟丹東,必須走到虎山,坐叆河擺渡船(每人一角錢)到河西甸子村,再步行十多里到九連城,才能坐公交車到市里。</b></p> <p class="ql-block"><b>  而大多數(shù)人選擇的出行方式是走水路。在丹東市東尖頭碼頭(原來的1號壩門)每天都有發(fā)往長甸河口的遼安1號和遼安2號汽(客)船。</b></p><p class="ql-block"><b> 清晨五點多,船員開始往船上裝運沿江供銷社(那時叫合社)所進的油鹽醬醋餅干糖塊咸刀魚,五金百貨布匹課本小人書……</b></p><p class="ql-block"><b> 裝滿貨艙后,旅客們就開始檢票登船了,能容納50人的客艙每天都滿員。客船??看a頭有馬市,砬子溝,荒溝,望江,太平灣,終到河口,全程票價一元。而從丹東到荒溝船票是五角,砬子溝到荒溝是兩角錢。</b></p><p class="ql-block"><b> 由于是逆水行舟,船行很慢,丹東到荒溝需行駛4~5個小時,特別是石青段江面狹窄,水流湍急,汽船突突突突怒吼著,冒著縷縷黑煙,卻象烏龜爬行一般緩慢,人走都比船快。</b></p><p class="ql-block"><b> 所以很少見到帆船,偶爾有幾只帆船駛過,都需要很多人在岸上拉纖,嘿嘿吼吼喊著號子,纖夫們光著膀子,一串串拉緊纖繩,一步一步灑著汗水的情景至今難忘。</b></p><p class="ql-block"><b> 而順水行船只需不到3小時。那時顧不上觀看兩岸中朝邊境光景,只盼著船上免費贈送的食品,船過砬子溝,船員便揭開大蒸鍋,每人分發(fā)一個熱氣騰騰的面包,(短途沒這個待遇)咬一口喧軟香甜,還帶點酸味的感覺,長大以后再沒有品味到這種面包,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垂涎三尺?!</b></p> <p class="ql-block"><b>  清晨五點多,船員開始往船上裝運沿江供銷社(那時叫合社)所進的油鹽醬醋餅干糖塊咸刀魚,五金百貨布匹課本小人書……裝滿貨艙后,旅客們就開始檢票登船了,能容納50人的客艙每天都滿員??痛?看a頭有馬市,砬子溝,荒溝,望江,太平灣,終到河口,全程票價一元。而從丹東到荒溝船票是五角,砬子溝到荒溝是兩角錢。由于是逆水行舟,船行很慢,丹東到荒溝需行駛4~5個小時,特別是石青段江面狹窄,水流湍急,汽船突突突突怒吼著,冒著縷縷黑煙,卻象烏龜爬行一般緩慢,人走都比船快。所以很少見到帆船,偶爾有幾只帆船駛過,都需要很多人在岸上拉纖,嘿嘿吼吼喊著號子,纖夫們光著膀子,一串串拉緊纖繩,一步一步灑著汗水的情景至今難忘。而順水行船只需不到3小時。那時顧不上觀看兩岸中朝邊境光景,只盼著船上免費贈送的食品,船過砬子溝,船員便揭開大蒸鍋,每人分發(fā)一個熱氣騰騰的面包,(短途沒這個待遇)咬一口喧軟香甜,還帶點酸味的感覺,長大以后再沒有品味到這種面包,至今回想起來仍然垂涎三尺?!</b></p> <p class="ql-block"><b>  鴨綠江兩岸屬長白山余脈,原始森林眾多,大量木材砍伐下來,沒有公路運不出去,只能放木排,一大片圓木扎成排閥,從上游放排順江而下,甚是壯觀,特別是朝鮮那邊木材產(chǎn)量大,每天都有木排漂流,因為那時還沒有修建太平灣水電站,木排可以直達丹東馬市臺、沙河鎮(zhèn)或新義州,再打撈上岸運往各地。</b></p> <p class="ql-block"><b> (二)</b></p><p class="ql-block"><b> 父母工作調(diào)動,家搬到寬甸縣城和雙山子鄉(xiāng)后,回奶奶家是沒有路直接到虎山和古樓子的,聽父母說過,為了省錢,他們抱著我,從寬甸徒步翻山越嶺回過古樓子,走走停停,一百多里硬是要起早貪黑走上十多個小時,其中要經(jīng)過長甸的夾驢嶺,瓦房店的盤山路,趟過大浦河,安平河……其中的艱難險阻可想而知了?!</b></p><p class="ql-block"><b> 而繞道需要頭一天在寬甸或灌水乘坐火車晚上到丹東沙河鎮(zhèn)下車,在茂興旅館住一宿,第二天起早坐船,中午才能到奶奶家。</b></p> <p class="ql-block"><b>  沒有路,出行的不便影響了很多大事。還在我九歲的時候,爸爸病在了奶奶家,發(fā)著高燒,奄奄一息,但缺醫(yī)少藥又不能抬到最近的醫(yī)院,只有挨到第二天中午坐船送到丹東,因為一個普通病情耽誤了搶救,做了腹膜大手術(shù),切除了脾,好長時間才恢復過來,留下了終身后遺癥。</b></p> <p class="ql-block"><b>  上小學二年級時,我轉(zhuǎn)學到南荒溝小學就讀,每天要起早行走5里多路。從奶奶家到學校,出門就爬一個90度的大陡坡,在茂密的刺槐樹林里一個人穿行,很是害怕,只能唱歌壯膽,拎著一個玻璃瓶罐裝著的飯菜,還要趟一條安平河才能來到學校。</b></p><p class="ql-block"><b> 路在邊防站上邊,旁邊是水文站,學校在坡下江邊,一次雨水沖刷道路成了深溝,一腳踏空,摔跤了,玻璃罐碎了,額頭也瞌了一個大口子出了很多血,到大隊衛(wèi)生所處理,也沒縫針,至今額頭還留有疤痕。</b></p> <p class="ql-block"><b> (三)</b></p><p class="ql-block"><b> 六十年代后期,由于戰(zhàn)備需要,開山辟路,炸崖填江,修通了永甸大嶺和蘇甸大嶺兩處盤山公路,數(shù)百民工在砬子溝段懸崖處生生艱苦奮戰(zhàn)了兩年,才打通了寬甸到丹東的第二條縣級公路。當時設計到施工,循著古老的小路,簡單湊付,使得狹窄的土路彎彎曲曲,坑洼不平翻漿厲害,七十年代我開嘎斯汽車走了一次,顛顛波波,塵土飛揚,比馬車快不了多少。但是總算有路了,鴨綠江上的汽船也退出了歷史舞臺,很為家鄉(xiāng)變化歡欣鼓舞。</b></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八十年代,社會在進步,經(jīng)濟在發(fā)展,政府又多次整修,整個沿江公路加寬改造,鋪上了柏油路,道路順暢起來了。我也開上了寬甸縣第一臺黃海大客,每天超載拉著近百名旅客,奔跑在寬甸到丹東的沿江大道上,很是自豪。</b></p> <p class="ql-block"><b>  但是由于一些路段沒有取直,急彎很多,所以經(jīng)常出交通事故。這是一個壞事,但我家鄉(xiāng)的五哥王惠延卻因此而成了八十年代當?shù)刈钤绲娜f元戶。</b></p><p class="ql-block"><b> 五哥門前是一個U字形急轉(zhuǎn)彎路,有關部門也沒設警示牌,特別是雨天霧天夜間,對此路況不熟的司機連連中招,大直道上車輛速度很快,突然急拐彎,措手不及,側(cè)翻滾下路基,掉到五哥菜園子里院子里的車輛比比皆是,最多時一個月掉下去10多臺,現(xiàn)仍在丹東交警崗位的二小舅子雨夜開著吉普,拉著我老伴和他兩個姐姐回寬甸,途經(jīng)此地,判斷失誤,剎車不及,四個人連車一起掉下去,好在只是車門摔壞了,人都沒事。</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毀壞菜園子就得給賠償,有時這個車還沒拉出來,又掉進一個車……好在從沒傷亡過人。但是距五哥家不遠處的一個下坡急彎處,縣辦主任單純開車摔到橋下,造成兩死一重傷的大事故。</b></p><p class="ql-block"><b> 拿著燙手的一筆又一筆賠償金,眼看著一起起翻車事故,五哥全家都不安,央求我找上面領導反映反映。</b></p> <p class="ql-block"><b> (四)</b></p><p class="ql-block"><b>  正好我同學王鐸當時在縣里任副縣長主管交通,對此事很重視,迅速召集有關部門開了現(xiàn)場會,很快投巨資將幾處事故路段彎路取直了,從那以后到現(xiàn)在,此地再沒發(fā)生一起類似事故。雖然斷了五哥家的財路,但是人車平安了,我們的心情都很欣慰的。</b></p><p class="ql-block"><b> 再后來,隨著國家級鴨綠江風景區(qū)的設立,丹集公路的延伸,政府下大力氣將沿江公路進行了升級拓寬改造,串聯(lián)起虎山長城景區(qū),太平灣水庫景區(qū),河口景區(qū),拉古哨大壩景區(qū),修建了浦石河大橋,安平河大橋和新璦河大橋及多處橋涵,封閉了永甸和蘇甸大嶺的盤山公路改走底道,使得寬甸山區(qū)通往丹東的沿江大道一個嶺也不爬了,平坦寬闊的一級公路取直后縮短了12公里路程,時間也由過去的3個多小時縮減到現(xiàn)在的1.5個小時。</b></p><p class="ql-block"><b> 雖然寬甸到丹東又修建了第三條公路一一丹通高速,但人們往來丹東~寬甸仍然愿意走這條沿江景觀大道,既快速到達,又飽賞邊境兩岸風光,心情舒暢,美哉!樂哉!</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國家開展并大力實施的"村村通"工程,使老家的路變得四通八達。再偏遠的山溝村屯也鋪了柏油馬路,并開通了去往縣城和市內(nèi)的班車。從奶奶家坐班車去寬甸縣城只需一個小時,去丹東火車站只需半小時,虎山長城到市區(qū)有公交車往來。通往農(nóng)村,縣城,集安,大連,沈陽,桓仁,通化的班車穿梭不停,每天奶奶和姥姥家門口通過的班車從早到晚半小時一班,方便的交通,給老百姓出行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同兒時相比較,真的是天翻地覆般的變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