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月,是流火的季節(jié),氣溫熾熱到吸一口氣都覺得滾燙。在這燥熱的盛夏,來三國朱然墓博物館倒是很不錯的選擇,整個博物館僅此一人,悄然走進去感覺既寧靜又清涼,本想匆匆而過,面對這么奢華的展館和免費的中央空調(diào),不由得放慢了腳步,認認真真地參觀起來。一個人參觀,確實是必須非常斯文,輕抿一口自帶的茶水,讓微微的苦澀在舌尖蔓延,隨后便是在回甘的清甜中欣賞這些出土的寶物。轉(zhuǎn)過仿自東漢風格的館門,涼氣拂面而來。出土的墓道不大,穹頂以四隅券進之法砌筑,磚石咬合依舊非常緊密。解說詞說這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穹頂實例,后室棺木雖歷經(jīng)一千七百多年依舊保存完好,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透過玻璃展柜,墓磚銘文如刀刻入眼:“吳故偏將軍都亭侯朱府君之墓”。篆書筋骨錚錚,似能感覺到一千年七百前刻工雕鑿時的叮當聲。不能不說,這些墓磚就像史書一樣,刀鋒過處,刻下的永恒的未央長歌。說實話以前讀《三國演義》完全是浮光掠影式的閱讀,對其中的人物也只是關(guān)注于那些著名的豪杰,對這個十三歲與孫權(quán)同窗,六十八歲官拜左大司馬的東吳大將軍朱然還真沒有什么深刻印象,那怕生擒關(guān)羽與他相關(guān),但也沒有五虎上將的威名更讓人難以忘懷。盡管如此,朱然墓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展廳內(nèi)的八十余件漆器件件都是漫溢漢風的珍藏,漆盤上的彩繪灼灼生輝,漆盤底部的蜀郡造作牢銘文悄然訴說著當年蜀吳合縱連橫抗曹的硝煙佳話。展廳里還有六千多枚銅錢,其中以東漢五銖錢占比最大,還有一些太平百錢、大泉當千,對于喜歡錢幣的人士是難得的東漢錢幣史書。從展廳出來,頓感熱氣騰騰,這次駐足朱然浮雕才是最認真的一次。當年生擒關(guān)羽于的雄姿,與暮年堅守江陵的瘦影重疊,以及孫權(quán)素服舉哀的淚水,好像滲入了雨山的這塊土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