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為了大力宣傳和傳承牡丹劍,2025年7月2日,牡丹劍委員會在周王城廣場舉辦了第二次暑假培訓班,面向全市的牡丹劍愛好者免費開放。這次培訓吸引了二十多位隊員報名參加。清晨,6位教練員早早來到現(xiàn)場,開始指導學員們練習牡丹劍的基本功。大家學得非常認真,動作雖略顯生疏,卻充滿熱情。作為洛陽本地的特色劍術,牡丹劍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的培訓,讓這門技藝得以廣泛傳承,讓更多人感受到它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牡丹劍第一課,從最基礎的站姿開始。簡東苗老師耐心地調整每位學員的動作,強調“站如松,沉如鐘”的要領。大家在老師的口令下,一招一式慢慢體會,雖然只是靜態(tài)的姿勢,但已經能感受到這門劍術的嚴謹與講究。</p> <p class="ql-block">簡東苗老師教大家牡丹劍站姿。她一邊示范,一邊講解重心分布和呼吸節(jié)奏,提醒大家要“氣沉丹田”,保持身體的穩(wěn)定與靈活。學員們紛紛模仿,努力把每一個細節(jié)做到位。</p> <p class="ql-block">接著是“云手”的練習。簡老師說,這是牡丹劍中最基礎也是最靈動的動作之一,講究的是手臂如云流動,連貫自然。大家圍成一圈,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一遍遍練習,動作逐漸流暢起來。</p> <p class="ql-block">“山榜”是接下來的重點內容。簡老師解釋說,這是發(fā)力的基礎動作,講究“以腰帶臂,以臂帶腕”。學員們在練習中體會力量的傳導,雖然動作簡單,但要做到精準卻并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張玉蘭是專業(yè)的戲曲老師負責教大家“跑圓場”</p> <p class="ql-block">“跑圓場”這是牡丹劍中用于身法訓練的基本步法,要求步伐輕盈、圓轉自如。大家在廣場上繞圈練習,腳步聲與呼吸聲交織在一起,仿佛一場無聲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張玉蘭老師又教大家“走臺步”。這是演練時的上場步法,講究節(jié)奏感和氣勢。她提醒大家要注意眼神與步伐的配合,做到“人未到,勢先至”。學員們認真模仿,逐漸掌握了節(jié)奏。</p> <p class="ql-block">馬翠霞老師教大家“掛劍”。這是牡丹劍中的一個經典動作,講究手腕靈活、動作干凈。她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強調“劍要貼身走,眼要隨手走”的要領。學員們反復練習,力求做到動作精準。</p> <p class="ql-block">緊接著是“撩劍”,動作輕巧而有力,講究“撩中有挑,挑中有刺”。馬老師提醒大家注意手腕的轉動和身體的協(xié)調,動作雖小,卻蘊含力量。大家一遍遍練習,逐漸掌握了其中的技巧。</p> <p class="ql-block">這次培訓班從7月2日持續(xù)到7月18日,每周一、三、五早上8:30準時開課。每次課程結束后,都會發(fā)布教學視頻,方便學員復習和自學。如果你也喜歡牡丹劍,不妨跟著視頻一起練習,感受這門傳統(tǒng)技藝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二課</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4日(星期五)馬翠霞老師在廣場先帶大家復習了第一堂的基本功,</p> <p class="ql-block">又教大家《花木蘭》上場后的亮相!</p> <p class="ql-block">今天雖然天很熱一練一身汗,但大家學的都很認真,馬老師教大家《花木蘭》的上場動作</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按歌詞教大家<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到邊關></p> <p class="ql-block">第三課</p><p class="ql-block">2025.7.7日星期一,簡東苗老師帶大家復習了上節(jié)課的動作</p> <p class="ql-block">簡老師教大家二環(huán)花</p> <p class="ql-block"> 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干,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和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