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野尋星記:一場跨越光年的追逐</p>
<p class="ql-block">晨霧還未散盡,我已經背著裝滿工具的背包,踏上了這座寂靜的山巒。這次進山,我懷揣著一個浪漫而又充滿挑戰(zhàn)的目標——尋找來自宇宙深處的訪客:隕石。</p>
<p class="ql-block">山路崎嶇,碎石在腳下發(fā)出沙沙的聲響。我一邊小心翼翼地前行,一邊仔細觀察著周圍的環(huán)境。隕石是宇宙的饋贈,它們穿越漫長的時空,歷經無數次高溫灼燒和劇烈碰撞,最終墜落到地球上。據說,在這茫茫群山之中,或許就隱藏著這些神秘的“天外來客”。</p>
<p class="ql-block">每一塊顏色異常的石頭,每一處看似奇特的地貌,都可能是我苦苦尋覓的線索。我拿著放大鏡,仔細端詳著路邊的每一塊石頭,試圖從它們的紋理、質地中找到隕石特有的蛛絲馬跡。隕石與普通石頭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它們表面可能會有因高溫燃燒形成的熔殼,也可能帶有氣印,這些都是它們穿越大氣層時留下的獨特印記。</p>
<p class="ql-block">陽光逐漸變得強烈,汗水順著臉頰滑落,浸濕了衣衫。但我顧不上擦拭,依然全神貫注地搜尋著。有時候,我會因為一塊看似特別的石頭而興奮不已,小心翼翼地將它拾起,用專業(yè)的儀器進行檢測。然而,大多數時候,滿心的期待都會化作失望,那不過是一塊普通的山石罷了。但我從未想過放棄。</p>
<p class="ql-block">在尋找隕石的過程中,我仿佛與宇宙建立了一種奇妙的聯系。想象著那些隕石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地球,它們承載著無數的秘密和故事。每一次尋找,都是一次與未知的對話,一次對宇宙奧秘的探索。</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覺,夕陽西下,余暉將整個山林染成了金黃色。雖然今天沒有找到隕石,但我并不感到沮喪。因為我知道,尋找隕石就像一場漫長的修行,需要耐心、毅力和運氣?;蛟S在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再次踏上這片山林,就會與那顆跨越光年而來的隕石不期而遇。</p>
<p class="ql-block">收拾好工具,我踏上了下山的路。夜晚的星空璀璨,我抬頭仰望,那些閃爍的星辰仿佛在向我訴說著宇宙的浩瀚與神秘。我期待著下一次的進山,期待著與隕石的那場浪漫邂逅,這場跨越光年的追逐,我將永遠不會停止。</p> <p class="ql-block">林蘇娥女士是青田縣奇石協會的重要成員,她不僅在奇石收藏和研究方面有著深厚的造詣,還對隕石懷有極大的興趣。她曾多次深入山野,尋找那些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秘訪客。她的堅持與熱情,讓她在奇石與隕石的世界中不斷探索,收獲頗豐。</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中,林蘇娥女士受邀前往印度尼西亞,參與《舞動中國》走進印尼的系列活動。她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還通過奇石與隕石的展示,向國際友人傳遞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她的表現贏得了當地嘉賓的高度贊譽,也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林蘇娥女士榮獲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頒發(fā)的榮譽證書,表彰她在兩國文化交流中的突出貢獻。她所展示的奇石作品,不僅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也促進了國際間的相互理解與友好合作。</p> <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林蘇娥女士在“尋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活動中,被授予“尋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榮譽稱號。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她多年來在非遺文化傳承方面努力的認可,也體現了她在奇石與隕石文化推廣中的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在“2025中國奇石節(jié)·奇石韻隕石情國際博覽會”上,林蘇娥女士的作品《蟾蜍》榮獲“最佳展示獎”。她的奇石作品不僅形態(tài)獨特,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現了她對自然與宇宙的獨特理解。</p> <p class="ql-block">同一天,她的另一件作品《小雞抓蟲》也榮獲“2025中國奇石節(jié)金獎”。這兩項榮譽不僅是對她藝術造詣的高度肯定,也進一步推動了奇石與隕石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林蘇娥女士在《國之大家》非遺傳承示范工程中,被授予“國之大家非遺傳承示范人物”榮譽稱號。她始終致力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林蘇娥女士在“獻禮全國兩會”重點推選項目中,榮獲“2025年獻禮全國兩會優(yōu)秀代表人物”稱號。她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對文化的熱愛與執(zhí)著,成為新時代非遺文化傳承的典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