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七一祭英烈,精神永傳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文/焦仲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7月1日,是黨的生日,王老九詩歌群群主藺安興做出了一個意義非凡的舉動。他提前結(jié)束旅游團行程,懷著崇敬之心奔赴重慶白公館和渣滓洞,只為向那些偉大的革命先烈致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踏入白公館和渣滓洞,仿佛踏入了那段波瀾壯闊又悲壯的歷史長河。四周的氛圍莊嚴肅穆,一草一木都似在默默訴說著往昔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葉挺,這位杰出的革命將領,在此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毛主席贊譽他“領導抗戰(zhàn),卓著勛勞”,而他的《囚歌》更是震撼人心。“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走的洞敞開著……”在被囚禁的艱難歲月里,葉挺以筆為劍,用激昂的文字抒發(fā)對自由的向往、對革命的忠誠。藺安興站在葉挺曾被囚禁之處,仿佛能看到葉挺將軍目光如炬,即便身處黑暗,心中卻滿是對光明的堅定信念。那信念猶如明燈,照亮了無數(shù)革命者前行的道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江姐,一個閃耀著光輝的名字。她以女性的堅韌和無畏,在敵人的殘酷迫害下堅守初心。江姐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從未有過絲毫動搖,她用柔弱的身軀扛起了革命的重任。藺安興在參觀時,腦海中不斷浮現(xiàn)出江姐的英勇形象,她那大義凜然的神情,那為了革命事業(yè)不惜犧牲一切的決心,讓每一個了解她故事的人都為之動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鐵窗詩社,更是革命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在陰暗潮濕的牢房里,烈士們用詩歌傳遞著對革命勝利的期盼。這些詩歌誕生于苦難之中,卻充滿了力量,是烈士們精神的寄托,也是他們對敵人的有力回擊。藺安興駐足于此,細細品味著那些飽含深情與熱血的文字,內(nèi)心被深深觸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藺安興的這次祭拜,不僅僅是個人行為,更代表著一種傳承。他帶著對先烈的敬仰而來,帶著將革命精神傳播下去的使命而歸。在和平年代,我們或許很難親身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殘酷,但先烈們留下的精神財富卻永遠熠熠生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葉挺、江姐等烈士們,他們是時代的英雄,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的奉獻和犧牲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與繁榮。我們應當銘記歷史,不忘他們的功績。像藺安興一樣,在這樣特殊的日子里,走近歷史,感受先烈們的精神力量。并將這份精神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在面對困難時勇往直前,在追求理想時堅定不移。讓革命精神在我們這一代,在未來的每一代中,不斷傳承,永放光芒,激勵著我們?yōu)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