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譚敦輝的美篇

譚敦輝

甘南旅游之一 <p class="ql-block">甘南不是指甘肅南部,而是指甘肅省的一個行政區(qū),即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近年來開發(fā)出許多著名的旅游景區(qū),形成旅游熱點。今年(2025年)6月9日我和老伴聞訊參團前去游玩。</p> <p class="ql-block">游程第一站:麥積山石窟。</p><p class="ql-block"> 據(jù)介紹獲悉麥積山石窟概況:麥積山石窟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山區(qū),秦嶺西端北側(cè),是小隴山中的一座孤峰,峰高142米。此峰因其形狀似農(nóng)家麥垛而得名。此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云岡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p><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國后秦時期,歷經(jīng)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個王朝,1600余年的開鑿和修繕,現(xiàn)存窟龕221個,各類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畫979.54平方米。其保存的造像以泥塑為主,保留有大量宗教、藝術(shù)、建筑等方面的實物資料,體現(xiàn)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shù)發(fā)展和演變過程,豐富了中國古代文化史,為后世研究中國佛教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和史實,有“東方雕塑 陳列館”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1961年3月4日,麥積山石窟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麥積山石窟作為“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wǎng)”的組成部分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世界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 麥積山石窟各個時代有其各個時代的建筑特色,如北魏前期的特色是魁偉雄建,北魏后期的特色是秀骨清像,西魏時期的特色是俊秀清朗,北周時期的特色是珠圓玉潤,隋唐時期的特色是飽滿圓潤,兩宋時期的特色是寫實求變等。石窟造像體量大者有十余米高,如第13、98窟的摩崖大佛;體量小者僅有十多厘米高,如窟內(nèi)壁畫上的影塑造像。這些造像形神兼?zhèn)?,有極高審美價值,如第78窟主尊坐佛魁梧強健,第44窟坐佛慈悲寬憫,第133窟和9號龕弟子笑意盈盈,第121窟菩薩與弟子“竊竊私語”,第123窟“童男”“童女”純真稚嫩等,充分體現(xiàn)麥積山石窟造像濃厚的地域特色。</p><p class="ql-block"> 石窟的文物價值:</p><p class="ql-block"> 一、宗教價值:麥積山石窟以佛教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凈土等內(nèi)容,從壁畫和雕刻石碑中反映佛本性和佛教故事,這是佛教文學(xué)的一種重要形式。</p><p class="ql-block"> 二、藝術(shù)價值:從麥積山石窟各時代的造像中可窺見當(dāng)時藝匠們突破佛教的清規(guī)戒律,以現(xiàn)實中的人物為主要素材,加以藝術(shù)的夸張、想象、概括、提煉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具有濃郁生活的宗教人物、佛、菩薩、弟子、供養(yǎng)人物等形象。</p><p class="ql-block"> 三、建筑價值:麥積山石窟建在懸崖峭壁上,洞窟“密如蜂房”,棧道“凌空飛架”,層層相疊,其驚險陡峻為世罕見,形成一個雄偉壯觀的立體建筑群。其仿木殿堂式石雕崖閣獨居特色,雄渾壯麗。洞窟多為佛殿式而無中心柱窟,明顯帶有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大門。</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孤峰</p> <p class="ql-block">準(zhǔn)備登峰瀏覽石窟。</p> <p class="ql-block">登峰。</p> <p class="ql-block">登峰。</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孤峰高142米,孤峰四周崖面鑿滿如蜂窩狀的窟洞。從峰底到峰頂修成盤旋木制棧道,供人們登峰觀看窟洞。</p> <p class="ql-block">棧道。</p> <p class="ql-block">游客沿著棧道逐層觀看窟洞。</p> <p class="ql-block">003窟</p> <p class="ql-block">009窟</p> <p class="ql-block">洞窟中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窟洞中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麥積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群山。</p> <p class="ql-block">從麥積山高層烏瞰山下景色。</p> <p class="ql-block">介紹麥積山石窟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游程第二站: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館。</p><p class="ql-block">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館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哈達鋪鎮(zhèn),地處國道212線的交通要道上,南距 縣城35公里,北距岷縣縣城35公里,西距迭部臘子口70公里。哈達鋪位于岷山腳下,1935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二、四方面軍長征,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圍追堵截后,到達哈達鋪。紅軍就在這里制定了揮師陜北建立革命根據(jù)地的偉大戰(zhàn)略決策,為中國革命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館籌建于1978年,1981年10月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6月被國務(wù)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館被列入全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名錄。</p><p class="ql-block">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館,由7處革命遺址構(gòu)成:</p><p class="ql-block"> (1)毛澤東、張聞天住過的“義和昌”藥鋪。</p><p class="ql-block"> (2)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及周恩來住過的小院“同善社”。</p><p class="ql-block"> (3)二方面軍團以上干部會議會址“關(guān)帝廟”。</p><p class="ql-block"> (4)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及賀龍、任弼時住過的“張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5)原哈達鋪“郵政代辦所”。</p><p class="ql-block"> (6)哈達鋪蘇維埃政府。</p><p class="ql-block"> (7)蘇維埃哈達鋪游擊隊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紀(jì)念館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F(xiàn)館內(nèi)存有革命文物52件,其中國家一級1件,國家二級8件,國家三級14件。收藏胡耀邦、張震、蕭克、楊成武等七位上將和22位中將、77位少將的題詞、手跡、墨跡11 6幅。</p><p class="ql-block"> 三個方面軍在這里三個月,進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動,這是長征史上絕無僅有的。紅軍走后,當(dāng)?shù)攸h員群眾冒著生命危險,把革命遺址保存了下來。</p><p class="ql-block"> 哈達鋪革命遺址是繼井岡山、延安之后,遺址最大、最全面,保存原貌最完整的革命紀(jì)念地。</p><p class="ql-block"> 哈達鋪是決定紅軍長征命運的決策地,是紅軍長征途中的“加油站”。紅軍經(jīng)過爬雪山,過草地,到達哈達鋪時已因饑餓勞累,個個瘦瘠不堪。為了迅速恢復(fù)體力,總政治部提出“大家要吃得好”的口號。經(jīng)過休養(yǎng)補給,戰(zhàn)士們體力得到了恢復(fù),精神振奮,大大地提高了戰(zhàn)斗力。</p><p class="ql-block"> 此后,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發(fā)動了“成徽兩康戰(zhàn)役”,紅四方面軍在哈達鋪地區(qū)發(fā)動了“岷洮西戰(zhàn)役”。兩個方面軍歷時三個月的戰(zhàn)斗中,消滅了蔣介石在甘肅南部的有生力量,摧毀國民黨在當(dāng)?shù)氐姆磩咏y(tǒng)治。根據(jù)中央關(guān)于建立陜甘川根據(jù)地的指示,紅軍每占領(lǐng)一地,就建立起蘇維埃政權(quán)。全地區(qū)(包括岷縣)共建立了148個縣、鄉(xiāng)、村蘇維埃政權(quán),開創(chuàng)了隴南革命根據(jù)地。同時還擴大了紅軍隊伍,三個方面軍在隴南三個月,共有5000多名隴南兒女參加了紅軍,這是紅軍長征途中參軍人數(shù)最多的地方。還組建了地方游擊隊。1938年建立了隴南地下黨組織,到1949年解放前夕,隴南地區(qū)地下黨員已發(fā)展到4800多人,占甘肅省地下黨員總數(shù)近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哈達鋪是紅軍長征北上的里程碑。哈達鋪之前,紅軍提出了北上抗日的目標(biāo),但主要任務(wù)是突出重圍,不被蔣介石消滅。但北上去哪里,一直沒有明確的目的地。毛澤東和中央其他領(lǐng)導(dǎo)同志,根據(jù)在哈達鋪郵政代辦所發(fā)現(xiàn)的敵人報紙?zhí)峁┑南ⅲ弥儽庇屑t軍隊伍以及根據(jù)地,便決定繼續(xù)北上到陜北去建立革命根據(jù)地,這是紅軍在長征路上的又一偉大轉(zhuǎn)折。</p> <p class="ql-block">參觀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這是紅軍門。進了這個門就是當(dāng)年紅軍居住過的一條街。</p> <p class="ql-block">紅軍居住過的這條街長1200多米,街上有382家店鋪。</p> <p class="ql-block">這是毛澤東和張聞天住過“義和昌”藥鋪。</p> <p class="ql-block">這是紅一方面軍司令部和周恩來住過的小院“同善社”。</p> <p class="ql-block">張家大院。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和賀龍、任弼時住過的大院。</p> <p class="ql-block">關(guān)帝廟。這是團以上干部會議的會址。</p> <p class="ql-block">這是郵政代辦所。當(dāng)年就在這里發(fā)現(xiàn)刊登陜北有紅軍隊伍和根據(jù)地的報紙。</p> <p class="ql-block">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紅軍長征哈達鋪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館里內(nèi)容展示情景。</p> <p class="ql-block">游客參觀。</p> <p class="ql-block">游客參觀。</p> <p class="ql-block">介紹哈達鋪紅軍長征紀(jì)念館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游程第三站: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p><p class="ql-block"> 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位于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郊,由官珠溝、鵝嫚溝、雷古山等核心游覽區(qū)組成,森林覆蓋率達75.1%。景區(qū)內(nèi)擁有4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3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50多科700多種植物資源。有20余處形態(tài)各異的湖泊、10余處瀑布。景區(qū)內(nèi)的鹿仁古寨、陰坪寨、新坪寨等具有特色民俗的村寨保存完好。2003年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2014年被評為國家地質(zhì)公園,2022年7月被確定為國家5級旅游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官鵝溝景區(qū)屬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和秦嶺、岷山兩大山系支脈的交錯地帶,海拔1748—4154米。境內(nèi)山巒起伏,連綿不斷,溝壑縱橫交錯,“兩谷夾一梁”的地貌特征明顯,地勢由西北向東傾斜。境內(nèi)高山峻嶺,山勢陡峭。</p><p class="ql-block"> 雷古山是官鵝溝景區(qū)三大游覽區(qū)之一,也是隴南第一神山,主峰海拔高4145米,古羌人信奉苯教,尊崇鳳凰山神, 雷古山也是鳳凰山神的祈福之地。</p><p class="ql-block"> 陰平湖周邊高山聳峙,古木參天,森林遮天蔽日。因日照時間較短,湖面平如鏡面,由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團隊伙伴在景區(qū)進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四周是高山峻嶺。</p> <p class="ql-block">景區(qū)中最美的自然景觀是崇山峻嶺、高山峽谷、瀑布、湖泊。</p> <p class="ql-block">高山峽谷。</p> <p class="ql-block">瀑布。</p> <p class="ql-block">湖泊。</p> <p class="ql-block">觀景棧道在高山峽谷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觀景棧道在高山峽谷中穿行。</p> <p class="ql-block">沿著棧道行進觀景。</p> <p class="ql-block">沿著棧道行進觀景。</p> <p class="ql-block">介紹官鵝溝景區(qū)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游程第四站: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p><p class="ql-block"> 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縣臘子鄉(xiāng)深山峽谷中。</p><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13日,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從甘肅省俄界地區(qū)出發(fā),繼續(xù)長征北上。16日,先頭部隊紅4團在前進中擊潰國民黨軍新編第14師第6團的阻截。當(dāng)日下午逼近甘肅省南部要隘臘子口。臘子口素稱“天險”,口子寬約30米,兩邊絕壁峭立,中間是臘子溝,溝上有座木橋,是通過臘子口的唯一通路。國民黨軍新編第14師在橋頭口山崖上筑有碉堡,以一個營扼守隘口,一個營配置在隘口后邊的三角形谷地,師主力配置在隘口以北至岷縣一帶,可隨時增援。紅四團決定以第六連從正面強攻,奪取木橋;第一、第二連迂回到隘口守軍側(cè)后,兩面夾擊,奪占隘口。入夜,攻擊開始。團政治委員楊成武指揮第六連在密集火力掩護下,向橋頭猛沖。國民黨軍居高臨下,憑借險要地形和堅固工事,固守橋頭堡,第六連幾次猛攻均未奏效。17日凌晨,第六連又由15名戰(zhàn)士組成3個突擊小組輪番突擊。此時團長黃開緗率領(lǐng)的第一、第二連,從守軍左側(cè)攀上懸崖,迂回到隘口守軍側(cè)后,突然發(fā)起攻擊。守軍腹背受擊,一部分被殲,其余潰逃。拂曉,紅四團占領(lǐng)臘子口,為紅軍陜甘支隊北上打開了通路。</p> <p class="ql-block">進了這個門就是臘子口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這是臘子口戰(zhàn)役的舊址。</p> <p class="ql-block">臘子口戰(zhàn)役紀(jì)念碑,是為紀(jì)念1935年紅軍長征中突破天險臘子口的戰(zhàn)役而建。</p> <p class="ql-block">向紀(jì)念碑敬禮。</p> <p class="ql-block">為紀(jì)念臘子口戰(zhàn)役的光輝戰(zhàn)跡和緬懷在這場戰(zhàn)役中犧牲的革命烈士,2005年在縣委和縣政府的關(guān)心和支持下,修建了臘子口戰(zhàn)役紀(jì)念館。</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臘子口</p> <p class="ql-block">昔日的臘子口溝。</p> <p class="ql-block">昔日臘子口溝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昔日臘子溝河。</p> <p class="ql-block">昔日臘子溝河。</p> <p class="ql-block">天險變通途,如今臘子溝已變成高速公路。</p> <p class="ql-block">天險變通途。</p> <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戰(zhàn)場上國民黨軍堅固的碉堡。</p> <p class="ql-block">國民黨軍碉堡殘跡。</p> <p class="ql-block">國民黨軍碉堡殘跡。</p> <p class="ql-block">紅軍長征路線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示意紅軍攻打臘子口戰(zhàn)役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沿著棧道去參觀臘子口戰(zhàn)役的戰(zhàn)場遺址。</p> <p class="ql-block">沿著棧道去參觀臘子口戰(zhàn)役遺跡。</p> <p class="ql-block">沿著棧道去參觀臘子口戰(zhàn)役遺跡。</p> <p class="ql-block">游程第五站:扎尕那景區(qū)。</p><p class="ql-block"> 據(jù)介紹,扎尕那景區(qū)位于甘肅省迭部縣西北28公里處,益哇鄉(xiāng)的最上部。“扎尕那”是藏語,意為“石匣子”。景區(qū)中的扎尕那山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閻王殿”之稱。扎尕那山既像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gòu)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偉壯觀、璀璨生輝的光蓋山石峰,古稱“石鏡山”,因灰白色巖石易反光而得其名;東邊聳峙壁立的俊俏巖壁,凌空入云,云霧繚繞;南邊兩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門;再南至東哇、納加一帶,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飛輪流轉(zhuǎn)不息。</p><p class="ql-block"> 景區(qū)中有四個被群山環(huán)抱的藏族村寨。這四個村寨分別是達日、代巴、東哇、業(yè)日,共同組成扎尕那村。扎尕那村海拔3000—3300米,山峰、森林、村落、田園、峽谷、流水、構(gòu)成美麗的天然立體山水畫卷。</p><p class="ql-block"> 還有一個寺廟,叫拉桑寺。該寺始建于1645年,是格魯派寺院,金頂白墻建筑,現(xiàn)還存有百年轉(zhuǎn)經(jīng)筒走廊,每日清晨都可聆聽得到僧人誦經(jīng)。</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景區(qū)以其壯麗的自然景色和濃郁的藏族文化聞名,被譽為“人間仙境”。</p><p class="ql-block"> 據(jù)說,這里本是隱秘之境,近年突然橫空出世,成為一個旅游熱點景區(qū),應(yīng)該得益于百年前洛克的探索與發(fā)現(xiàn)。洛克何許人?洛克是美籍奧地利植物學(xué)家、探險家。1924年12月13日,洛克帶十幾個人從昆明出發(fā),前往甘肅省南部考察阿尼馬卿山。1925年6月8日,洛克一行從甘南卓尼縣進入迭部縣考察,被秘境扎尕那驚呆了。他在日記中寫道:“我生平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chuàng)世紀(jì)》的作者曾看見這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dāng)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焙髞砺蹇说倪@一考察故事公布于眾,他歷盡艱辛的考察成果,成就了今日扎尕那聲名遠揚。</p><p class="ql-block"> 2012年11月10日,《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發(fā)布“尋找十大非著名山峰”榜單,位于迭部縣林業(yè)總場益哇林場扎尕那省級森林公園內(nèi)的扎尕那山榜上有名,位于第四。因此,扎尕那成了旅游勝地。</p><p class="ql-block"> 我們于6月15日旅游回來,6月16日就看見《參考消息》刊登一篇外電報道的有關(guān)扎尕那的文章。文章的題目叫《扎尕那向國際社會展示魅力》。文章說:“旅游業(yè)推動甘南藏族自治州鄉(xiāng)村振興。甘南藏族自治州的扎尕那如今成為中國鄉(xiāng)村振興的典范。憑借自然風(fēng)光和豐富的地方文化,中國甘肅的這片地區(qū)每年吸引數(shù)百萬中外游客前往旅游。”</p><p class="ql-block"> 沒想到我們成了這數(shù)百萬中外游客中的一員。</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景區(qū)大門。</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山峰。</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山峰。</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山峰。</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四周群山</p> <p class="ql-block">一線天景點。到扎尕那來旅游的游客都必來這里游覽。</p> <p class="ql-block">美女媲美美景。</p> <p class="ql-block">仙女灘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仙女灘。</p> <p class="ql-block">仙女灘。</p> <p class="ql-block">仙女灘景色。</p> <p class="ql-block">登上仙女灘觀賞“仙境”。</p> <p class="ql-block">人們心目中的“仙境”(扎尕那村落風(fēng)光)。</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村落。</p> <p class="ql-block">扎尕那村落。</p> <p class="ql-block">拉桑寺。</p> <p class="ql-block">介紹扎尕那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介紹扎尕那的視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