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黃陵地近陜西中部,延安南部,地形多樣,氣候溫和。自古以來,地靈人秀,尤以中華第一陵﹣﹣黃帝陵所在地而知名天下。</p><p class="ql-block">黃陵歷史古老而神奇。被尊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黃帝,葬于橋山,其帝陵歷朝歷代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瞻拜的圣地。黃陵文化萌生于黃帝時代,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黃河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黃陵建置頗早。原始社會時為黃帝部落的發(fā)祥地,夏商兩代為橋國居地,西周被白翟部落占據(jù),后歸晉。春秋戰(zhàn)國先后屬晉、魏、秦。西漢初置翟道縣。后秦設中部縣。1944年,改為黃陵縣至今。</p><p class="ql-block">黃陵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文物薈萃的大縣之一。今縣境內(nèi)古文化遺址、古墓葬以及宗教古跡眾多,且享有盛譽。如黃帝陵、萬安禪院石窟、上畛子秦直道等。建國以來,在黃陵進行的考古發(fā)掘,取得了豐碩成果,出土了各個時代、數(shù)量眾多的珍貴文物,如史前時期的陶塑人頭像、春秋陽燧、漢代"雕陽"銘帶蓋銅鼎、北周凈瓶觀音銅像、唐彩繪駱駝、宋彩繪陶羅漢、金白釉黑花美人枕等,無不具有極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歷史如河,歲月如歌。這里,我們擷取黃陵歷年出土的文物精品,呈獻與觀眾,以期讓您在欣賞其至巧至美的造型、紋飾,感受她豐富文化內(nèi)涵的同時,領略黃陵這片熱土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土火幻化一 陶器</p><p class="ql-block">黃陵出土陶質(zhì)文物歷史序列完整,而以新石器、漢、唐時代為主。題材、器形豐富,陶器有瓶、釜、甑、罐、壺、鼎、奩、熏、杯、倉、灶、燈、瓦當?shù)龋惶召敢灶^像、童子、文官、胡人、馬、駝、獅子、神怪最具特色。燒制精良,時代藝術特點鮮明,新石器陶塑稚拙可愛,秦漢陶器大氣古樸,盛唐陶俑雍容典雅,堪稱黃陵古文明的代表之作。</p> <p class="ql-block">千峰翠色﹣ 瓷器</p><p class="ql-block">近年來,黃陵出土宋以后各代瓷器百余件,尤以金元時期的青瓷最為著名。除出自古代北方名窯﹣-耀州窯外,也有其他名窯和良窯的產(chǎn)品。瓷器種類豐富,青釉外,有黑釉、白釉、黃釉、醬釉等。裝飾工藝有刻花、劃花、剔花、印花、彩繪等;題材廣泛,以花卉為常見。藝術風格時代性強,或細致美觀,或粗獷淳樸,富于鄉(xiāng)土氣息,具有北方民間瓷藝的鮮明特色。從一個側(cè)面體現(xiàn)了宋元明清瓷器在燒造技術、造型工藝和裝飾藝術上取得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妙象多姿一 石刻造像</p><p class="ql-block">黃陵現(xiàn)今出土流傳的石刻文物豐富,自新石器時期至清末,代有遺存。同時,宋以后石窟寺多有鑿修,造像、碑碣甚豐。其雕刻手法有圓雕、浮雕與線刻之分。藝術特點具有鮮明的民族與地域風格。反映了黃陵古先民的生產(chǎn)活動,生活情趣和理想追求。其中的宗教造像更是反映了宋元明清時期陜北宗教興盛的史實和當時高超的時刻藝術水平。</p> <p class="ql-block">黃帝,中華民族的祖先,中國古代的一位帝王,華夏的第一位古帝,五帝之首,被尊稱為“人文初祖”。</p><p class="ql-block">黃帝在位期間,播百谷草木,大力發(fā)展生產(chǎn),有許多發(fā)明和制作,如文字、音樂、歷數(shù)、宮室、舟車、衣裳和指南車等。他推算歷法,教導百姓播種五谷;興文字,作干支,制樂器,創(chuàng)醫(yī)學。黃帝還建立古國體制,劃野分疆,設官司職,提出以德治國,“修德振兵”,以“德”施天下。</p><p class="ql-block">在軍事方面,黃帝統(tǒng)一了華夏部落,使中華大地實現(xiàn)一統(tǒng)。他與炎帝戰(zhàn)于阪泉之野,又在涿鹿之戰(zhàn)中擊敗蚩尤,奠定了中華文明的基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