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的最后一天,我和先生乘地鐵前往倫敦 Garden at 120 的 15 層樓頂花園。這里視野開闊,金融區(qū)與泰晤士河的景色一覽無余。最令人驚喜的是,這里無需預約、免費開放,且人流稀少,仿佛一處隱匿于都市的空中秘境。綠植沿著石子小徑錯落分布,陽光灑落,滿園生輝,隨手一拍,皆是美景。</p> <p class="ql-block">高樓林立之間,一座圓形玻璃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一顆鑲嵌在城市中的透明寶石。它靜靜地佇立在那里,與周圍的現(xiàn)代玻璃幕墻建筑交相輝映,晴朗的藍天為整個畫面增添了幾分通透感。我們站在欄桿前,感受著微風輕拂,城市的喧囂仿佛被隔絕在另一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石階上稍作休息,背景中那座獨特的圓錐形建筑在陽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澤。身邊偶爾有人走過,或拍照,或散步,神情輕松。我戴著太陽鏡,穿著黃色T恤和牛仔褲,腳踩白色運動鞋,仿佛也成了這座城市風景的一部分。遠處的綠色植物在風中輕輕搖曳,為這片鋼筋水泥叢林增添了一絲柔和。</p> <p class="ql-block">從高處俯瞰,倫敦墻遺址與倫敦塔盡收眼底,塔橋的雄姿與遠處 The Shard 的獨特輪廓也清晰可見。這種視角讓人既感受到城市的壯麗,又不覺疏離。少了些高空的冷清,多了幾分貼近生活的煙火氣息。</p> <p class="ql-block">我悠然端坐,目光落在圣保羅大教堂的圓頂上,那莊嚴的十字架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它與周圍現(xiàn)代高樓形成鮮明對比,卻意外地和諧。這座城市的過去與現(xiàn)在,在此交匯成一幅動人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沿著石板鋪就的小路緩步前行,我戴著草帽,任陽光灑在肩頭。前方是一座造型獨特的蛋形建筑,周圍綠意盎然,玻璃圍欄反射著天光。這座城市的現(xiàn)代感與自然氣息在此完美融合,讓人忍不住放慢腳步,細細品味。</p> <p class="ql-block">站在玻璃圍欄旁,我望著不遠處那座蛋形建筑,它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周圍高大的玻璃幕墻映照著天空的藍,仿佛整個城市都在輕輕呼吸。我站在其中,感受著這座城市的脈動,也感受著屬于自己的片刻寧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30, 31, 36);">倫敦Sky Garden所在的建筑名為20 Fenchurch Street,這棟樓也被倫敦人戲稱為“對講機”,(Walkie-Talkie)??12。該建筑由全球知名的烏拉圭設計師Rafael Vinoly設計建造,于2015年竣工對外開放??。到</span><span style="color:rgb(30, 31, 36); font-size:18px;">Sky Garden需要預約,去年上去一次,室內(nèi)花園,室外是個平臺,感覺</span>Garden at 120 的 15 層樓頂花園視野更開闊。</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處俯瞰,整座城市盡收眼底。高樓林立,一座獨特的建筑在中心位置格外醒目,背景中還有正在施工的起重機,遠處隱約可見一些熟悉的地標。這座城市的活力與變化,仿佛在眼前緩緩展開。</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們漫步至倫敦塔與倫敦塔橋。在塔橋廣場的大樹下,我們坐在石凳上,享用午餐——兩份“英國經(jīng)典炸魚加薯條”,每份14.9磅。微風拂面,人來人往,一群中國初中生映入眼簾,或許是某個地方的學生放暑假,由老師帶隊來倫敦參加夏令營。看著他們,我想起去年在大英博物館遇到的一群深圳初二學生,那次活動每人費用高達五萬/人。</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石墻遺跡上靜靜佇立著幾尊石獅子,它們見證了倫敦的變遷,也與眼前的現(xiàn)代建筑形成鮮明對比。</p> <p class="ql-block">歷史與現(xiàn)代,在這座城市中交相輝映。古老的石墻靜靜佇立,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輝煌,而背景中那座圓形玻璃建筑則象征著未來的無限可能。藍天白云下,樹木掩映,現(xiàn)代高樓與歷史遺跡共存,仿佛時間在這里放緩了腳步。</p> <p class="ql-block">交輝相映,是倫敦最動人的模樣。石墻上斑駁的痕跡記錄著歲月的痕跡,遠處的塔樓則代表著這座城市的未來。草地在陽光下泛著綠意,幾人緩步而行,仿佛也在感受這份古今交融的獨特魅力。我站在這里,看著這一切,心中涌起一種難以言喻的感動。</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們踱步至倫敦塔橋邊,靠在泰晤士河畔的長椅上,任微風輕拂。橋上車水馬龍,橋下船只穿梭,各色人種往來不絕,仿佛在訴說著這座城市的包容與多元。那一刻,我忽然感受到一種“世界大同”的意味,也更加理解了倫敦為何能成為世界的倫敦。</p> <p class="ql-block">不遠處,塔橋橫跨泰晤士河,橋下船只穿梭,橋上行人如織,構成一幅生動的城市畫卷。人們?nèi)齼蓛傻卦诤舆叺拈L椅上休息,塔橋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壯麗。橋上有行人緩緩走過,河面泛起粼粼波光,樹木在風中輕輕搖曳。我們只是這座城市中短暫的旅人,卻也在這片風景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片刻安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