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清澈見底的溪流、飛瀉而下的瀑布、茂密蔥郁的森林以及蜿蜒曲折的小徑?!?這是不是在酷暑難耐的天氣中你心中最想尋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沈陽熱浪襲來的日子,因熱愛繪畫而結緣的一群老中青朋友,尋覓了一處清涼秘境——奔赴撫順清原縣筐子溝寫生采風。 踏入這片山野鄉(xiāng)村,滿目的夏綠如潮水般漫溢,深深淺淺地交織成畫,將盛夏的蓬勃生機盡情舒展。</span></p><p class="ql-block"> 不論是風是雨,不論吃住怎樣,更不論年齡是否老矣,在作畫者的眼里,只要走進大自然,眼前皆是美好。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將一草一木、一溪一石,都化作了激發(fā)靈感的源泉。畫筆在手中流轉,創(chuàng)作的激情噴薄而出,內心的觸動,落筆成一幅幅鮮活的作品。更令人沉醉的是,每日清晨與傍晚,涼爽的山風輕拂面龐,帶走了暑氣與疲憊,只留下滿心的愜意與舒暢,讓這段創(chuàng)作之旅愈發(fā)美好難忘。</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群體里我只是個“隨隊家屬”,雖然早年也學了一點繪畫,種種原因卻擱筆多年,但基本的藝術修養(yǎng)讓我依然存有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感動之心。在山野鄉(xiāng)村里撲捉生機勃勃的畫面,手機隨拍的瞬間,定格的都是快樂無比的心境。</p> 潛薈蔥蘢 清涼山谷 <p class="ql-block"> 鐘愛過滿山遍野五彩斑斕的秋天,感受過六月盛夏 “ 綠蔭幽草勝花時 ”的樣子嗎?漫步在筐子溝景區(qū)的棧道上,層層疊疊的綠浪裹挾著陽光撲面而來,抬頭仰望的瞬間,讓我無比驚喜陶醉!夏日的色彩雖然只是單一的綠色,但同樣是蓬勃生命力的多樣呈現(xiàn)——它們是畫家調色板上的草綠 、翠綠、深綠、淺綠、橄欖綠、樹綠、 土綠、 酞青綠……目之所及是那樣純靜,一呼一吸中,是清新的草木香混合著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 高山融雪讓山谷溪水潺潺,隨波蕩漾深淺交織的綠意倒映在水中,靈動又鮮活。置身其中,是內心的寧靜與清涼,仿佛靈魂也被這純粹的綠意溫柔包裹治愈 。</p> <p class="ql-block"> 清晨遠眺,細雨霏霏中的群山在沉睡中蘇醒,在輕紗般的霧靄中被暈染成一幅幅流動的水墨丹青。俯望山巒腳下排排村舍,更覺自己身處在朦朧的迷人仙境中。</p> 丹青賦彩 妙筆生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十三畫者赴清原,筐子溝中繪韻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五日勾描峰翠影,一心鋪展水流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筆端蘸取林花色,紙上留連草木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妙景收來成畫卷,丹青妙意映長天。</b></p><p class="ql-block"> 群里水彩畫家李援老師的這首精彩好詩,充滿了筐子溝采風者對大自然和山野鄉(xiāng)村的熱愛及對繪畫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靈動的水彩、厚重的油畫、清俊的山水,還有生動的速寫、鋼筆淡彩,畫種多樣,畫風各異,鋪色描染,意滿情長躍然紙上。</p> 紅色記憶抗聯(lián)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筐子溝里留有一段紅色記憶——</b></p><p class="ql-block"> 行走在筐子溝的山路上,沒想到我們的腳下曾深深留下過東北抗日聯(lián)軍血染的足跡。 中國14年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里程中的1933年至1935年間,東北人民革命軍開辟了筐子溝抗日根據(jù)地,1936年成立東北人民革命軍一軍三師。時任師長的王仁齋率部轉戰(zhàn)于清原,取得了巧劫車隊、二打敖家堡等戰(zhàn)果,并在筐子溝受到楊靖宇將軍的親自接見。</p><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王仁齋率三師部分戰(zhàn)士前往遼寧清原筐子溝一帶執(zhí)行彈藥籌集任務時,突遭偽警特務便衣隊埋伏襲擊。王仁齋雙腿被子彈擊中,他焚毀隨身攜帶的黨的文件、印章及現(xiàn)金,最終寡不敵眾英勇犧牲,年僅31歲。遺體被安葬在筐子溝老會房子南山坡。??</p> 筐子溝趣拍 <p class="ql-block"><b>2025.6.25——6.29 難忘快樂之旅—— 筐子溝采風</b></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