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稱:楊柳岸曉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美 篇 號 :14177377</b></p> <p class="ql-block"> 在這個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里,我們帶著對中國工藝美術(shù)探索的情愫,來到了中國工藝美術(shù)館,回望中國工藝美術(shù)的光輝歷史,目睹新中國工藝美術(shù)的巨大成就,看那歲月的深處璀璨斑駁、光彩奪目,聽那震撼的絕響如空谷足音、不絕于耳。</p> <p class="ql-block"> 中國工藝美術(shù)館,位于北京市朝陽區(qū)湖景東路16號,占地面積10463平方米,南鄰中國國學中心,北鄰中國科技館,地下二層、地上六層,總建筑面積91126平方米,是國家級工藝美術(shù)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 中國工藝美術(shù)館的展品,品類繁盛,姿態(tài)萬千,瑰寶如云,匠心如潮。時有所尚,代有所創(chuàng);重天時、地利、材質(zhì)、技術(shù)的融會貫通,求實用與審美、感性與理性、材質(zhì)與意念的和諧營造,既居于廟街堂之高,又貼合日用之常,歷五千年滄桑淘洗、積淀,匯聚為一條可觀、可品、可用的泱泱文脈,飽含著中華民族文化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細雨潤物般地陶養(yǎng)著國人崇仁愛、尚和合、祈吉祥的精神理念和生活情態(tài),潛移默化地厚植著國人內(nèi)心深處的樂觀自信和聰明才智。</p> <p class="ql-block"> 中國工藝美術(shù)館五層常設(shè)以“文脈華滋”?為主題的中國工藝美術(shù)基本陳列展?,此展分為“天工開物”、“大國匠作”、“美好生活”三個單元,分別展示了各時代傳統(tǒng)工藝品的演進、改革開放后的精品佳作以及具有全國各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展覽薈萃了當代中國工藝美術(shù)的精華,主要種類有玉器、象牙雕刻、木石雕刻、陶瓷、漆器、織繡、抽紗、景泰藍、金銀擺件、花絲鑲嵌、錫器、斑銅等。其中包括老一輩工藝美術(shù)大師、專家、教授的傳世佳作以及歷年獲國家金獎或國際金獎的優(yōu)秀作品等一批國家級珍品。</p> <p class="ql-block"> 在“大國匠作”單元的展廳里,布展的工藝品美輪美奐、精妙絕倫,令人拍案叫絕的當屬館藏珍品一翡翠“四大國寶”。這四大國寶名震天下,分別是:翡翠花籃《群芳攬勝》、翡翠花薰《含香聚瑞》、翡翠山子《岱岳奇觀》、翡翠插屏《四海騰歡》。</p> <p class="ql-block"> 這四大國寶的翡翠原料來之偶然,說來話長。1949年,國民黨政府在倉皇逃離上海之際,將四塊重達803公斤的翡翠巨料來不及運走而遺棄。隨后,這批彌足珍貴的翡翠被一家駐滬外國銀行發(fā)現(xiàn),并藏匿于地下金庫之中。一位搬運工人得到了此線索,向上海市新政府報告了此事。在陳毅市長陳毅的親自過問下,這些翡翠最終被安全轉(zhuǎn)移至上海軍用倉庫,為后來的四大國寶翡翠的閃亮登場,奠定了堅實的物質(zhì)基礎(chǔ)。</p> <p class="ql-block"> 1982年11月,國家決定將這能批塵封三十年的巨型翡翠原料交由工美大師們,以創(chuàng)作出代表中國玉雕最高水平的工藝品。北京玉器廠承擔了此項被命名為“86工程“的設(shè)計制作任務(wù),由四十多位技藝高超的能工巧匠組成了創(chuàng)作集體,數(shù)十名著名專家學者組成了顧問團隊,使之成為新中國玉雕史上獨一無二的國家創(chuàng)作工程。1989年11月,歷經(jīng)七年之久,四件大型翡翠藝術(shù)珍品最終完成,成為中國玉雕史上的新高峰。國務(wù)院嘉獎令稱:“四件藝術(shù)珍品原料之貴重,創(chuàng)作之精美,為今中外所未有,堪稱國家珍品,是玉雕藝術(shù)推陳出新的典型?!?lt;/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翡翠花籃《群芳攬勝》</b></p><p class="ql-block"> 翡翠花籃《群芳攬勝》。原料重87.6公斤,長42.3厘米,寬30厘米,高97厘米。該作品體積較小,色澤主要為深油清色。是四塊料里質(zhì)地和色澤較差的一塊。設(shè)計人員巧妙地使用提梁、活動鏈條的形式來增加作品高度,花朵、枝梗、葉子自由穿插,來去除裂紋、暇疵等缺陷,保留并突出綠色、藕粉色部分,將其加工為花葉。采用了掏膛的手法,挖出花籃中顏色好的料,雕制成提梁、鏈條和花葉,從而使深沉的暗青色玉料變薄透亮而呈淺綠色。在布局上,設(shè)計者將色澤較好處設(shè)計為引人注目牡丹、菊花等,放在主要位置,突出了翡翠的優(yōu)美質(zhì)地。并襯托以玉蘭、月季、梅花等十多種花卉,使其相互交插,疏密有致,豐滿生動,花繁葉茂,呈現(xiàn)出奇妙的藝術(shù)效果。</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翡翠花薰《含香聚瑞》</b></p><p class="ql-block"> 翡翠花薰《含香聚瑞》。原料重274.4公斤,長65厘米,寬47.5厘米,通高96厘米。類似長方形,綠翠多,材料質(zhì)地優(yōu)良。該作品采用了中國玉器藝術(shù)史上高難度的套料工藝,以料中套料,小料做大的手法,增加原料綠翠的面積?;ㄑ傻鬃恪⒅泄?jié)、主身、蓋、頂五部分組成,以主身和蓋組成的球體為中心,周圍飾以圓雕的九龍。在蓋、中節(jié)、底足的三個部分,以深淺浮雕的技法和開光的藝術(shù)形式,裝飾傳統(tǒng)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圖案。蓋的周圍除四個開光圖案外,通體鏤雕唐代傳統(tǒng)的番草圖案?;ㄞ褂袃蓚€大環(huán)和八個小環(huán),大小一致,比例得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翡翠山子 《岱岳奇觀》</b></p><p class="ql-block"> 翡翠山子 《岱岳奇觀》。原料凈重368公斤,厚60厘米,高102厘米。該作品呈三棱錐形,質(zhì)量上乘,是四塊翡翠原料中最大的一塊。它設(shè)計主題為五岳之首的泰山,象征著中華民族精神,寓意深遠。它充分利用原料的特點,采用了鏤雕、圓雕、深淺浮雕等手法,以概括手法表現(xiàn)泰山雄偉壯觀的氣勢和春意盎然的景色。因材施藝。作品突出重點,以中天門為中心,集中表現(xiàn)十八盤、天街、玉皇頂、云步橋等主要景觀。在作品背面左上方,刻著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望岳》,以鐵線篆字體琢碾于其上,風格古樸高雅,書法和工藝造型相映生輝,深具民族特色。正面右上方邊緣那塊紅棕色的翡,正面看,宛如一輪紅日徐徐升起,隱現(xiàn)于云彩之中,背面看,又如落日緩緩下沉,正如巜望岳》詩中所描述的“陰陽割昏曉”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翡翠插屏 《四海騰歡》</b></p><p class="ql-block"> 翡翠插屏 《四海騰歡》。原料重77.8公斤,寬34.7厘米,高112厘米,呈扁長方形,質(zhì)地色澤光潤,綠色多密,晶瑩剔透。設(shè)計者將原材料平均剖為四片,每片翡翠的厚度僅為1.8厘米,之后將這四片翡翠采取左右對稱的手法,拼合為一整塊大插屏,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翡翠晶瑩透綠的質(zhì)地美。題材設(shè)計為矯健的九龍在云海中翻騰的場面,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騰飛精神。設(shè)計者因材施藝,利用原料的天然色澤,將綠色部位設(shè)計為龍,采用深浮雕的技法精心雕琢,突出重點的綠翠;其他位則設(shè)計為云彩、水波紋,用淺浮雕的技法雕琢而成,以襯托龍的主體。</p> <p class="ql-block"> 中國工藝美術(shù)的歷史燦爛輝煌,源遠流長,承中華文脈滋養(yǎng),秉道器相映之理,會百代滄桑之變,融技藝審美之長,顯潤古滋今之功,襄民族文化自強的時代強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