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革命的“丑媽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紅二代丑續(xù)的傳奇身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b></p><p class="ql-block"><b>丑子岡,毛主席讓女兒李敏叫她“丑媽媽”。原坦克21團副政委丑續(xù)的母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原坦克6師21團副政委丑續(x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寫在前面的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chǎn)黨104周年誕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從1921年7月1日建黨,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28年,共計1萬多天。根據(jù)民政部門和組織部門統(tǒng)計,可以查到姓名犧牲的共產(chǎn)黨員,有370多萬。就是說,在這1萬多天里,每天有370名共產(chǎn)黨員犧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經(jīng)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距今不過百余年。推行市場化以來,學校教育在一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干擾下,有意淡化、抹黑、歪曲共產(chǎn)黨鬧革命的偉大意義,明槍暗箭地詆毀偉大領袖和革命先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似乎離我們已經(jīng)很遙遠、很陌生、甚至讓許多人很恐懼。但是,做為出生在新中國的一代人,決不能忘記那個年代和那個年代犧牲的革命先烈們。忘記了他們,不僅僅是對一場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革命的背叛,也是對我們的革命父輩最大的不尊不敬不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那個年代的人和事,在我們一代人的心里變得遙遠模糊時,另一撥同齡人卻像打了雞血一樣,精神亢奮、大張旗鼓地紀念宣傳他們的父輩和他們的家人。四川大地主劉文彩的孫子和遼寧大地主周扒皮的外孫子,不遠千里相會,兩人熱烈擁抱合影:“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張靈甫的兒子攜一眾臺灣國軍后代在孟良崮戰(zhàn)役舊址大肆紀念被解放軍擊斃的張靈甫,為他變相招魂。粟裕大將的兒子粟戎生將軍得知消息后給山東有關部門寫信,氣憤地發(fā)問:“難道我父親他們打錯了嗎!”2019年,臺灣藝人秦漢為他父親孫元良站臺,共青團直接怒懟:“民族敗類,何足紀念!”就是這個國軍將領孫元良,抗戰(zhàn)無功,圍剿紅軍打先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偏安一隅的許多國民黨后人,從骨子里對共產(chǎn)黨的勝利還是不服輸,不服氣,也不想服從領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也要捫心自問:我們這代享受著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紅利的人,還記得幾位革命先驅(qū)者的名字?今天的高樓大廈下面,掩埋了多少有名、無名的烈士尸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今天我們享有的一切紅利,都源于那370多萬犧牲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是他們把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一次性地獻給了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yè)。我們有今天的好日子,是我們把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紅利分享了而已。有的人甚至是揮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們這代人,會感謝帶領我們上山摘桃子的人,但我們更感恩在血雨腥風中栽下一棵棵桃樹的人。他們才是我們真正的大貴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拜佛,一定要拜真佛。否則,沒能到西天取得真經(jīng),卻被魔鬼打入十八層地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望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多年,共產(chǎn)黨的理想和奮斗目標,不僅僅是讓人民吃飽穿好,讓農(nóng)民又有了自己的土地,這只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初級目標。如果認為這就是理想的終點,那是對中國共產(chǎn)黨百年奮斗史的曲解或誤解。中國共產(chǎn)黨從成立那天起,就有更偉大的胸懷和更偉大的理想。共產(chǎn)黨要用革命實踐和經(jīng)濟建設實踐,證明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富中國、強中國。不是今天的資本家變好了,而是社會主義提前到來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那些成千上萬的革命先烈、仁人志士,肉體雖然湮沒在了歷史的塵煙中,但他們的精神并沒有離我們遠去。在我們熟悉的人中,在我們熟悉的人的前輩成員中,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故事,依然感動著我們,影響著我們,激勵著我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所熟悉的紅二代丑續(xù)叔叔(原坦克6師21團副政委)的父親母親,就是值得我們緬懷和學習的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丑續(xù)的生父余家永是370多萬犧牲的共產(chǎn)黨員中的一員,他的母親就是毛主席讓李敏叫“丑媽媽”的延安保育院院長丑子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拂去歲月的風塵,打開歷史的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想用最普通的文字,探尋紅二代丑續(xù)的傳奇身世,講述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共產(chǎn)黨員母親的革命經(jīng)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革命</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1年春,為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辰100周年,北京衛(wèi)視播出了40集電視連續(xù)劇<啊搖籃>。由海青扮演的劇中女主角丑子岡,就是丑續(xù)的母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續(xù)的傳奇身世,要從他父親母親的革命經(jīng)歷說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1905年出生在湖南長沙縣一個貧苦人家。不幸的是幼年喪父,出生不久父親就去逝了。丑子岡的母親(丑續(xù)的外婆)含辛茹苦,獨自撫養(yǎng)丑子岡和她的哥哥(丑續(xù)的舅舅)。丑子岡的母親是一位很有遠見的家庭婦女。自己吃苦受累,也要讓自己的一雙兒女讀書識字。丑子岡有幸成為那個年代為數(shù)不多的識文斷字的女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家庭生活實在太窘迫了,丑子岡只讀完了小學就輟學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26年,丑子岡用所學到的知識,報名參加了北伐軍在長沙開設的護士培訓班。培訓結束后,她隨同哥哥所在的北伐軍第2軍,從湖南東部出發(fā),向江西西部進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江西清江縣城被第2軍攻占后,丑子岡從后方醫(yī)院調(diào)到政治部任宣傳委員。她性格開朗,待人熱情,又有文化底子。在一次宣傳活動中,遇上了江西第五師范學校的中共黨員學生余家永(丑續(xù)生父)。兩個人因工作關系經(jīng)常接觸,且互相愛慕,互相欣賞,很快兩個人就擦出了愛情的火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共特派員陳毅的支持幫助下,兩個人結為革命伉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們結婚時,余家永任中共清江縣委總工會委員長,革命身份明確。為了妹妹的安全,丑子岡的哥哥(國民黨黨員,時任江西省財政廳科員)死活都不同意妹妹的婚事。反復勸說無果,他不顧自己身份,躺在地上撒潑打滾。但丑子岡不為哥哥的勸阻所動,婚后毅然決然地跟隨丈夫余家永走上了革命道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幸福甜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在懷第二胎(丑續(xù))時,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悍然發(fā)動了“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曾經(jīng)北伐革命烈火熊熊燃燒的廣大地區(qū),瞬時籠罩在反革命的白色恐怖之中。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殘酷無情地砍向公開的和密秘的共產(chǎn)黨員的頭上。時任江西樟樹縣黨支部書記的余家永,不幸被國民黨逮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眼看妹妹也要受連累,丑子岡的哥哥出面,把將要臨產(chǎn)的妹妹強行接走,從而保住了母子的性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余家永被捕后,受盡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折磨,堅貞不屈,鐵骨錚錚。1927年10月,余家永在丑子岡分娩的前三天,被國民黨反動派在南昌順化門外殺害,還把他的人頭懸掛在南昌城城墻上公開示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此時,丑子岡才22歲,而她將要出生的孩子卻永遠沒有了父親。由于丈夫犧牲的太突然,死后又被國民黨反動派懸頭示眾,精神受到突然極大的刺激,丑子岡精神失常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余家永犧牲三天后,丑續(xù)出生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余家永的弟弟(丑續(xù)的叔叔)得知嫂子的情況后,將她們母子接回江西老家,在公婆的悉心照料下,丑子岡的精神慢慢恢復正常。為了繼承丈夫的革命遺志,丑子岡的大兒子(丑續(xù)的哥哥)叫余繼,二兒子便隨母姓叫丑續(xù),寓意“繼續(xù)”革命。</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上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在公婆家養(yǎng)病期間,余家永的弟弟到上海去謀生,待穩(wěn)定下來之后,便將嫂子和兩個侄子接到上海。在上海,丑子岡帶著兩個幼小的兒子,生活的很辛苦。那段時間里,余家永的堂弟余家宏給予她們母子很大的關懷和幫助。余家宏是復旦大學的進步學生,經(jīng)常給嫂子帶一些革命書刋,還讓她接觸大學生和工人朋友。丑子岡的革命信念更加堅定,徹底從亡夫的悲痛中走了出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利用自己所學的護士專長,為周圍貧苦老百姓看病、打針,當“赤腳醫(yī)生”。還經(jīng)常到附近的工人夜校當義工,給工人朋友們講文化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38年,丑子岡帶著兩個兒子在上海生活已經(jīng)10年。這一年,在中共早期革命家陳少敏的介紹下,丑子岡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陳少敏(1902—1977.12.14),中共早期杰出的女性革命家。原名孫肇修,山東壽光市孫家集街道范于村人。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毛主席曾稱贊她是“白區(qū)的紅心女戰(zhàn)士,無產(chǎn)階級的賢妻良母”。在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她還是一名杰出的女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中國成立后,陳少敏曾是中共第七屆候補委員,第八屆中央委員。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中國紡織工會第一任主席等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在陳少敏介紹下入黨后,于1938年,帶著兩個兒子,奔赴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延安</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帶著兩個十多歲的兒子,輾轉3千多里路到了延安。到延安后,丑續(xù)哥倆就被送到延安保育院小學(簡稱保?。┥蠈W。這一年,丑續(xù)11歲,他的學生時代和革命履歷同時從這一年開始起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到了延安后,她原本想到抗大學習,之后上前線打鬼子。但因組織對人才的迫切需求,他被直接分配了工作。先是到陜甘寧邊區(qū)保育委員會當干事,后又調(diào)到中央療養(yǎng)所和醫(yī)院當護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時擔任中央衛(wèi)生部部長被譽為“紅色華佗”的傅連暲,曾向毛主席提了一個建議。許多八路軍將領在前線作戰(zhàn),沒有機會照顧自己的孩子。他們年幼的子女及一些革命烈士后代,都寄養(yǎng)在農(nóng)村老鄉(xiāng)家里。但老鄉(xiāng)們的生活也很艱苦,加之衛(wèi)生醫(yī)療等條件的限制,無法精心照料看護他們,有些孩子不幸早夭。這既不能讓在前線的八路軍將領集中精力打鬼子,也讓那些留下遺孤的烈士們難以安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傅連暲向毛主席提議建立一個保育院,統(tǒng)一收留照顧好這些孩子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覺得這個建議很好,非常贊同。因為他和賀子珍的女兒李敏也是同樣境遇,寄養(yǎng)在老鄉(xiāng)家里。于是,很快中央托兒所就成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是建一個托兒所談何容易,除了必備的硬件,所長人選也非常關鍵。帶一群孩子,有的甚至還不會說話、走路,不像在前線帶兵打仗,靠勇敢和作戰(zhàn)經(jīng)驗就能打勝仗。所長必須有一定的醫(yī)護知識,有愛心,心要細,寧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能苦了孩子。當毛主席問傅連暲誰來當托兒所所長,傅連暲毫不猶豫地回答:“丑子岡!”</span></p> <p class="ql-block"><b>右丑子岡,中傅連暲。</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傅連暲找丑子岡談話爭求她的意見時,丑子岡沒有任何推辭就同意了。她說:“是黨把我從苦海里救了出來,黨叫我干啥就干啥?!?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組織的這一決定,讓“丑媽媽”的稱呼一直伴隨她走到生命的盡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中央辦公廳的幫助下,1940年秋,延安中央托兒所成立了。一切從零開始,挨著山坡一溜6間窯洞,就是托兒所的全部家產(chǎn)。首批入托的孩子僅有7名:毛主席和賀子珍的女兒毛嬌嬌(李敏)、著名革命家李維漢的兒子羅小金(李鐵映)、“長征四老”之一謝覺哉的女兒謝定定、王首道的女兒王蘇云、傅連暲的女兒傅維芳,還有中宣部部長陳正人的兒子小胖,還有2歲了還不會坐的賈達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當時這些孩子們都很小,有的還吃奶,李敏和李鐵映算大一點的,也才4歲。托兒所從所長到炊事員總共才七八個人,工作量大,條件差,非常辛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丑子岡的帶領下,克服了許多困難,托兒所很快走上了正軌。不久,劉伯承師長(129師師長)的一對兒女劉太行和劉華北,鄧小平政委(129師政委)的女兒鄧林,左權(八路軍副參謀長)的女兒左太北,任弼時的女兒任遠征等,都送到了托兒所。為了照顧好這些“名門之后”,中央又派了幾名素質(zhì)較高的同志到托兒所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了1942年年初,托兒所的孩子增加了很多。丑子岡又跑前跑后,精心設計,親自組織施工,一所新的托兒所建成了。一座大院子里,兒童宿舍、兒童活動室、廚房、洗澡房、辦公室、會客室、廁所等一應俱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日軍的封鎖,延安的生活物資非常緊缺匱乏。當在香港的宋慶齡先生得知延安托兒所的困難后,便施以援手。她聯(lián)系美國洛杉磯的一些愛國華僑募捐了一批生活用品送到延安,解決了托兒所的許多困難。為了答謝這些愛國華僑,延安中央托兒所又被命名為洛杉磯托兒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雖然是托兒所所長,但她既做領導,又當保育員。從接待八路軍首長探望孩子,到做飯,幫孩子洗頭洗澡,帶孩子玩游戲,教孩子唱歌、識字,每天晚上提著馬燈查房等等,都事必躬親。她是托兒所除了值班外睡的最晚的。她對所有的孩子都一視同仁,視如己出。就是她自己的孩子也不搞半點特殊。因為她知道,照看好這些孩子,在抗日前線指揮作戰(zhàn)的將領們就能放心打仗,中央首長也能放心地思考抗戰(zhàn)大事。后方無憂,前方才能多打勝仗。一次,毛主席到托兒所參觀,很是滿意,并夸贊“丑子岡是做了無米之炊的好媳婦”。</span></p> <p class="ql-block"><b>毛主席和托兒所的孩子們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b>丑子岡與劉伯承合影。</b></p> <p class="ql-block"><b>丑子岡和托兒所的孩子們在一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7年,胡宗南向延安發(fā)起了進攻。洛杉磯托兒所不得不緊急轉移。90多個孩子,大部分都還不會走路,有的還要抱著喂奶。丑子岡要求托兒所全體人員,即使自己犧牲,也要保證孩子們的生命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于是,一場舉世無雙的孩子們的“長征”開始了,整個轉移過程堪稱世界托兒所史上的偉大奇跡。幾十頭毛驢馱著90多個孩子,全體保育員加2名男警衛(wèi)戰(zhàn)士,從延安出發(f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路上兩次遇到敵軍空襲轟炸,幾次險些與國民黨軍遭遇。在一次夜間穿過敵軍封鎖線時,竟能聽見敵軍士兵睡覺打呼嚕的聲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為了預防敵軍空襲,大部分時間只能夜間行軍。十多位保育員和2名警衛(wèi)戰(zhàn)士,牽著“毛驢背上的托兒所”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稍不留神,就會連人帶驢滾下山底,驢死人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路上提心吊膽,小心翼翼,歷時一年多,行程1200多里,90多名孩子在整個“長征”途中無一傷亡,全部安全抵達目的地——河北平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上有敵機轟炸,地上有敵人封鎖,夜行曉宿,90多名中央領導、解放軍將領及烈士遺孤,坐在驢背上的搖籃里,穿山越嶺,遇水過河。400個日日夜夜,十多位保育員在丑子岡帶領下,用隨時準備犧牲自己的精神和一雙女人的腳,走完了1200多里險象環(huán)生的生死之路,把90多名“紅色種子”完好無損地交給了黨中央。</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北京</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49年4月,丑子岡從河北平山先行到達北京,為洛杉磯托兒所進京選址。最后確定在萬壽寺新建一所托兒所,這就是著名的萬壽寺幼兒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中國成立后,丑子岡一直擔任萬壽寺幼兒園園長,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任園長期間,丑子岡有多次改行或提升的機會,但她都放棄了。她太愛這些孩子了,看著從躺在襁褓里到學會唱歌識字的孩子們,她的心里比看見自己的孩子長大還快樂。她和孩子們的關系,不僅僅是園長和兒童的關系,更像是母子關系。在幼兒園的孩子們心里,她是最可敬可愛的“丑媽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進京后,幼兒園各方面條件都得到了極大提升,安保工作也更加完善。但丑子岡依舊保持著戰(zhàn)爭年代的習慣,每天晚上堅持半夜查鋪。從延安到北京,堅持了20余年。她艱苦樸素,樂于助人,不圖物質(zhì)享受,不爭名利地位,工作起來就像“拼命三郎”。常年累月,總是穿著洗的發(fā)白的舊軍衣。出去辦事開會,連一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大半生都生活在條件惡劣危險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中,被毛主席夸贊的“巧媳婦”,戰(zhàn)友們眼里風風火火的“辣妹子”,孩子們心里的“丑媽媽”,積勞成疾,不幸身患癌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3年2月,她病倒了。組織上讓她放下一切工作,安心住院治病。幼兒園黨委趙書記來探望她時,她對趙書記說:“我的病治不好了,別再浪費國家的錢了。我只有一個請求,死后不要火化,把遺體交給醫(yī)學院,讓他們解剖、研究。這也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離開人世后做的最后一點貢獻…”。</span></p> <p class="ql-block"><b>丑子岡全家福。</b></p><p class="ql-block"><b>右余繼,中丑續(xù),左丑松亮(丑續(xù)同母異父妹妹)。</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漸消瘦的丑子岡,感覺到自己時日不多了,便對守護在病床邊的兒女交待了最后的遺囑:“第一,把我最后一個月的工資全部交給園黨委,這是我最后一次交黨費;第二,我的后事從簡,別給國家添負擔;第三,我的箱子里還有一套舊軍裝,找人翻新一下,我想穿著它走?!?lt;/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聽完母親的話,大兒子忍不住哭出聲,哽咽著說:“媽,您交待的事我們都照辦。但最后一條,我實再不能同意,絕不能讓您穿著舊衣服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耐心地給兒子講道理,最后說服了他,終于如愿以償?shù)卮┥狭四翘着惆樗嗄甑呐f軍裝,依依不舍地告別了新中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3年3月2日,丑子岡永遠地離開了她深愛的孩子們,享年58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身舊軍裝穿在她的遺體上,她的生命之花綻放出永恒的美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她的告別儀式上,多位中央領導同志送來了花圈,周恩來總理還專門為她題寫了挽聯(lián)。最讓人感動的是:</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百個兒童嘴里不停地叫著“丑媽媽、丑媽媽”,為她送行…</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子岡,出生于湘江畔,長眠在北京城。22歲守寡,獨自帶著她和丈夫余家永烈士的兩個兒子:余繼、丑續(xù)。出江西、到上海、奔延安、轉平山、進北京,只為了繼續(xù)革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雙穿布鞋的腳走完了革命的一生;一聲聲“丑媽媽”喊著為她最后送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丑媽媽”姓丑,但人不丑。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也是一名美麗的女共產(chǎn)黨員。在她矮小的身軀里,住著一個平凡而偉大的靈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時代造英雄。什么樣的時代,就造就什么樣的英雄。革命的“丑媽媽”,是屬于那個革命時代的無名英雄。她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只寫下了一句話: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丑子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謹以此篇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誕辰104周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謹以此篇紀念革命的“丑媽媽”丑子岡誕辰120周年!</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6月30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于京東草房書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b style="font-size:18px;">※敬請關注下篇<丑續(xù)叔叔來了——紅二代丑續(xù)的傳奇人生>。</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丑松亮回憶母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