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伊朗和以色列大戰(zhàn)12天,這一仗讓中國改變了想法,或加速中俄蒙天然氣管道的進程,普京終于等來了“天賜良機”?</b></p><p class="ql-block"><b>以色列與伊朗宣布?;鸷?,有“知情人士”爆料稱,此輪危機重新激起了中國對于“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興趣,這可能推動該項目的磋商進程。</b></p> <p class="ql-block"><b>【在此次中東危機期間,伊朗曾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b></p><p class="ql-block"><b>目前,相關(guān)消息還沒有得到中國有關(guān)部門的證實,但這種說法不是空穴來風。</b></p><p class="ql-block"><b>在節(jié)能減排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求推動下,中國的天然氣表觀需求量以年均8%的速度快速,。增長,在2024年時,中國的天然氣消費總量已經(jīng)達到4280億立方米。</b></p><p class="ql-block"><b>可在現(xiàn)階段,國內(nèi)的天然氣產(chǎn)量只能滿足大概一半的需求量,還有一半的天然氣需要從國際市場上進口,其中又有約一半的進口天然氣是主要通過海運渠道運入的液化天然氣。</b></p><p class="ql-block"><b>2024年,中國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達到了1060億立方米,這之中又有24%來自卡塔爾,沙特等其他海灣國家應(yīng)該也向中國出口了一定量的液化天然氣。</b></p> <p class="ql-block"><b>【塔斯社等俄媒轉(zhuǎn)發(fā)了有關(guān)中國對于“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興趣增加的消息】</b></p><p class="ql-block"><b>假如此次的中東沖突持續(xù),伊朗真的出兵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美伊兩國在波斯灣、阿拉伯海一線大打出手,這部分的液化天然氣供應(yīng)就將斷絕。</b></p><p class="ql-block"><b>中東局勢不穩(wěn),只是中國在能源進口上要面臨的一個表面威脅,從更深層面來說,國際局勢進入動蕩期,美國軍方明確制定戰(zhàn)時封鎖馬六甲海峽等地的軍事行動計劃,已經(jīng)使中國的海上能源通道,面臨著潛在的威脅。</b></p><p class="ql-block"><b>中國現(xiàn)在能做的有三件事。</b></p><p class="ql-block"><b>第一件是強化海軍建設(shè),確保未來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出兵保護自己的海上運輸線。</b></p><p class="ql-block"><b>第二是加快技術(shù)創(chuàng)新,爭取早日突破技術(shù)難關(guān),將現(xiàn)在因為開采成本過高而沒有開采的頁巖油、頁巖氣開采出來,擴大國內(nèi)的能源生產(chǎn)。</b></p><p class="ql-block"><b>第三件事,就是強化另外三條能源運輸通道,適當降低對于海上通道的依賴度,以便在需要的時候,用更短的時間進行調(diào)整。</b></p> <p class="ql-block"><b>【海上能源通道面臨著長期性的潛在性威脅】</b></p><p class="ql-block"><b>在剩余的三條運輸通道中,以中緬油氣管道為核心的西南通道雖未因緬甸內(nèi)部的混亂而被切斷,但在短時間內(nèi),中國無法在這一方向大幅擴大進口。</b></p><p class="ql-block"><b>所以,中國現(xiàn)在的發(fā)力重點,只能是西北方向的中亞與東北方向的俄羅斯。</b></p><p class="ql-block"><b>具體到天然氣領(lǐng)域,便是中國會加大這兩個方向的管道天然氣進口,可以購入更多相對廉價的管道天然氣,來確保國內(nèi)的天然氣供應(yīng)。</b></p><p class="ql-block"><b>而在這兩個方向擬建的天然氣管道中,設(shè)計年輸氣量達到了550億立方米的“西伯利亞力量2號”,又是供氣量最大,對于中國的天然氣進口布局影響最大的一條。</b></p><p class="ql-block"><b>只是由于中俄雙方在天然氣供應(yīng)價格、管道管理權(quán)等問題上存在些許分歧,雙方一直沒能完全談攏此事。</b></p> <p class="ql-block"><b>【俄方的天然氣出口之前偏向歐洲】</b></p><p class="ql-block"><b>其實,在這條管道的問題上,一直是俄羅斯那邊表現(xiàn)得更為急切。</b></p><p class="ql-block"><b>在俄烏沖突爆發(fā)后,俄羅斯布局多年的對歐天然氣出口體系土崩瓦解,就算俄烏兩國年內(nèi)簽署協(xié)議停戰(zhàn),這套出口體系也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恢復(fù)到戰(zhàn)前的水平。</b></p><p class="ql-block"><b>在俄羅斯周邊,只有中國能夠替代歐洲,成為俄羅斯首要的天然氣進口方,普京政府現(xiàn)在需要建立起一套穩(wěn)定的對華天然氣出口系統(tǒng)。</b></p><p class="ql-block"><b>“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便是核心項目之一,俄方是準備用這條管道來代替被炸毀的“北溪”管道的。</b></p><p class="ql-block"><b>此外,受國際能源價格波動與西方持續(xù)制裁影響,作為俄經(jīng)濟支柱的能源出口產(chǎn)業(yè)現(xiàn)在舉步維艱,俄氣等作為普京政府錢袋子的主要能源出口企業(yè),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虧損情況。</b></p><p class="ql-block"><b>如果這種情況持續(xù)下去,俄羅斯經(jīng)濟出現(xiàn)問題,政府財政收入也大幅減少,普京政府將難以繼續(xù)維持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在最后時刻功虧一簣。</b></p> <p class="ql-block"><b>【俄羅斯經(jīng)濟面臨的困難,將會削弱普京政府維持對烏作戰(zhàn)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俄方需要通過與中國簽署“西伯利亞力量2號”的供銷協(xié)議,按照“照付不議”原則,先拿到一筆預(yù)付款,緩解自身的經(jīng)濟壓力,同時提振國內(nèi)民眾對于國家未來的信心。</b></p><p class="ql-block"><b>因此,此次以伊沖突引發(fā)的全球?qū)δ茉窗踩膿鷳n,一定程度上讓俄羅斯獲得了取得能源出口突破,緩解自身壓力的機會。</b></p><p class="ql-block"><b>俄方已經(jīng)向中國釋放了相關(guān)信號,主管能源的俄副總理諾瓦克就在6月中旬公開表示,到2050年前,中國的天然氣需求量會不斷增長,“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b></p><p class="ql-block"><b>誠然,中俄之間價格與管理權(quán)的分歧仍需在談判桌上激烈博弈,但國際地緣局勢變化帶來的內(nèi)在緊迫性,仍在提升雙方對于這條新天然氣管道的需求,很多問題將會在這種需求下迎刃而解。</b></p><p class="ql-block"><b>而8月底、9月初,普京為期4天的訪華行程,無疑為雙方強化能源合作提供了歷史性契機,而一場聚焦歐亞大陸能源格局重塑的磋商,可能已經(jīng)箭在弦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