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拍攝時間:2025/06/19</b></p> <p class="ql-block"><b> 在黑龍江中游右岸的清代璦琿新城遺址內(nèi),坐落著全國唯一一座以全面反映中俄東部領(lǐng)土演變歷史為基本陳列內(nèi)容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璦琿歷史陳列館。</b></p> <p class="ql-block"><b> 璦琿,建于清朝鼎盛時期的康熙年間,毀于風(fēng)雨飄搖的清朝末期,曾是第一任黑龍江將軍衙門駐地,是清代黑龍江中上游政治、軍事、經(jīng)濟、文化中心,曾有“居民四萬,商賈三千”的繁榮與興盛。1858年喪權(quán)辱國的《璦琿條約》在這里簽訂,1900年被沙俄侵略者焚毀。</b></p> <p class="ql-block"><b> 如今,璦琿歷史陳列館重點圍繞著兩次雅克薩之戰(zhàn)、中俄《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中俄《璦琿條約》和《中俄北京條約》、庚子俄難等重大歷史內(nèi)容,遞進強化鮮明的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主題,蘊含強烈的國土和主權(quán)意識教育內(nèi)涵。</b></p> <p class="ql-block"><b> 1643年開始,在清政府統(tǒng)治下的蒙古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滿族等黑龍江流域各民族遭到了俄國哥薩克的嚴重侵擾,清政府雖有一些自衛(wèi)戰(zhàn)爭,并向俄國交涉多年,卻并沒能阻擋俄國人的不斷東侵。</b></p> <p class="ql-block"><b> 為抗擊俄軍入侵,清康熙皇帝于1683年諭令修筑璦琿城作為黑龍江將軍和副都統(tǒng)駐地。1685年至1687年的兩次雅克薩戰(zhàn)爭,使得俄國人真正坐下來和談,解決邊界爭端。經(jīng)過艱苦復(fù)雜的談判,中俄雙方談判代表終于在1689年9月7日簽訂了《尼布楚條約》,明確了外興安嶺以南、東至海,包括庫頁島在內(nèi)的土地歸中國所有。</b></p> <p class="ql-block"><b> 然而,100多年后,清朝國力由盛漸衰,在1858年被迫與沙皇俄國簽訂了《璦琿條約》。1860年《中俄北京條約》承認《璦琿條約》,將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nèi)的中國領(lǐng)土劃歸俄國,中國喪失了一百余萬平方公里的土地。</b></p> <p class="ql-block"><b> 1900年,沙皇俄國以保護中東鐵路為名出兵我國東北,出兵前先后制造了“海蘭泡大屠殺”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8月4日,萬余俄兵圍攻璦琿城,璦琿副都統(tǒng)鳳翔率領(lǐng)官兵與俄軍進行了激烈的抵抗,但由于敵我實力懸殊,璦琿失守,這座兩百余年的古城被沙皇侵略者付之一炬,夷為平地,史稱“庚子俄難”。</b></p> <p class="ql-block"><b> 據(jù)民國璦琿縣公署檔案《中國地理大詞典縣邑調(diào)查表》記載:“庚子之亂,全城盡被焚毀,唯此樓巍然獨存,實可為古跡之一也。古城墻遺址雖然僅是高一米左右的土堆,但從占地面積人們?nèi)钥上胂螽敃r璦琿城墻的雄偉氣魄。</b></p><p class="ql-block"><b>此后的歲月里,盡管歷經(jīng)風(fēng)雨飄搖,但璦琿的歷史始終被這片土地上的人民銘記于心。</b></p> <p class="ql-block"><b> 走進璦琿歷史陳列館,一件件珍貴的館藏就像一個個無聲的講述者,將往昔的歲月娓娓道來。</b></p><p class="ql-block"><b>從新石器時代的白瑪瑙石錐到遼金時期的扁刃鐵鏃再到清朝、民國時期的各類精美瓷器,無不展現(xiàn)著黑龍江流域各民族兒女的勤勞與智慧。</b></p> <p class="ql-block"><b> 展柜中陳列著一枚“1900-1901年沙俄進軍中國”銀紀念章。此章是1900-1901年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中沙皇俄國頒發(fā)給沙俄軍人的紀念章,是沙皇俄國侵略中國的重要實物佐證。</b></p><p class="ql-block"><b>一件件館藏珍品,不僅僅是簡單的文物,它們承載著深厚的民族情懷,見證了璦琿這片土地的興衰榮辱,更凝聚著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讓每一位參觀者都能從中汲取力量,傳承愛國之志。</b></p> <p class="ql-block"><b> 如今,璦琿歷史陳列館已成為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它就像一部躺在黑龍江畔的“史書”,用它獨特的方式在新時代里續(xù)寫新的華章,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b></p> <p class="ql-block"><b>????謝謝您的閱讀與欣賞????????</b></p><p class="ql-block"><b> 整理編輯:周慧珍</b></p><p class="ql-block"><b> 日 期:2025/6/30</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