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職業(yè)生涯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市民政局機關,從1979年5月部隊退役進機關到2013年7月退休。機關里有著許多足以稱為楷模的老黨員老同志,都是我工作和生活中的老師和榜樣,以致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的職業(yè)操守。其中財務基建處的老黨員洪蘭芬是我最信服的楷模之一,如今在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中,我們尤為懷念她。圖為解放初的市民政局辦公地。</p> <p class="ql-block">洪蘭芬建國前已從家鄉(xiāng)寧波來上海做工,1950年時考進東北鐵路局工作,1953年洪蘭芬調入上海市民政局,在當時的市民政局生產教養(yǎng)所搞財會業(yè)務,后到市民政局從事機關財務工作。那時的她,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夜校補習文化學習財會知識。圖為市民政局第一生產教養(yǎng)所。</p> <p class="ql-block">洪蘭芬素有“洪管家”之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市民政局的領導大都都是革命資歷豐富的老干部,作風硬朗,做事干練,工作“說一不二”,加上行政機關的行政負責制,往往“官大一級壓死人”。洪蘭芬作為一名普通黨員和科員一級的工作人員,一般只要按領導的意志辦事就可以了,但洪蘭芬卻只認財務制度,將財政紀律視為唯一的職業(yè)操守,死守著為人民管好每一分錢的職業(yè)底線,被稱為民政局的“洪管家”。圖為1977年前的市民政局的歷任領導名冊 。</p> <p class="ql-block">洪蘭芬天皇老子也不認。文革前,市民政局的一位局領導招待客人用餐,經(jīng)過領導審批簽字,拿到洪蘭芬處報銷卡了殼,局長秘書和主管領導也來打了招呼,但洪蘭芬誰都不認,只認高于0.25元的招待餐費不得報銷的財務規(guī)定,哪怕市長來打招呼都不行,愣是將之擋在門外,弄得領導下不了臺。在此后的一次民政局系統(tǒng)的500人大會上,這位領導在臺上,高聲招呼“洪蘭芬來了沒有?立起來!……你就是洪管家啊?”。從此“洪管家”的稱呼就出名了。圖為上世紀五十年代后的市民政局。</p> <p class="ql-block">洪蘭芬兩袖清風一身正氣。機關干部報銷的每一筆款項,都得經(jīng)過洪蘭芬的細細審核,凡是票據(jù)與工作用途不一的,票據(jù)不符規(guī)范的等等,都難以逃過洪老師的火眼金睛。雖然有些同志為此有點怨言或者有些微詞,但洪蘭芬秉性不改,依然我行我素,骨子里透著一種凜然之氣,令人敬佩令人生畏,因為誰也挑不出她有什么毛病,洪蘭芬是打鐵匠出身--自身骨子硬!洪蘭芬同志于1986年退休,如今已經(jīng)離開了我們,但她的敬業(yè)精神至今值得我們驕傲,影響著我們。圖為2015年5月洪蘭芬老師同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近期全黨開展的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值得慶幸的是“洪管家”又回到了我們的身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