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我和王慶柱第一次逛鐵力縣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字:濱海+Al</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編輯:濱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網(wǎng)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音樂:懷舊的秋天</span></p> <p class="ql-block">這幅照片是鐵力火車站,1969年5月12日,我們天津知青在此下車進入獨立二團四連,縣城還沒有看到什么樣,就奔赴了連隊。每天,忙于工作沒有機會去看看縣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30日,連隊開始了放假兩天,正好有拖拉機進入縣城,我和王慶柱倆人結(jié)伴一起去,最重要的一件事是照張照片,好給家里郵寄去。再有,來鐵力4個多月了,還沒有目睹它的真容,到底是什么樣子需要看一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們倆在鐵力縣城找到了照相館,各自拍了一張照片,終于完成了這項任務。接下來,就是看看鐵力縣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鐵力縣城不算大,從火車站出來往前走,就是縣城中的一條不太寬的馬路,沒有鋪瀝青,汽車開過后全是灰塵。兩邊是商鋪和單位,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大百貨商店,當?shù)厝朔Q為“第一百貨”,在它的對面是林業(yè)俱樂部,在這里可以觀看電影,再往前走就是獨立二團的醫(yī)院,各連隊的知青和職工可以在這里就診,住院治療。再往西走,商鋪很多,照相館、土產(chǎn)、五金、新華書店、飯店都有。還有一個大百貨商店,當?shù)厝朔Q為“第二百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在鐵力的街道上,能感受到一種樸素的熱鬧。街邊的鋪子一家挨著一家,雖然規(guī)模不大,但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能買到。鐵力的秋天來得早,街邊的樹已經(jīng)開始泛黃,風一吹,葉子打著旋兒落在地上,踩上去沙沙作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邊走邊看,照相館的櫥窗里擺著幾張照片,有穿軍裝的青年,也有穿花裙子的小姑娘,每一張都帶著那個年代特有的印記。照相館的師傅挺熱情,招呼我們進去,說可以拍單人照,也可以拍合影。我和王慶柱各自拍了一張,準備寄回家去,讓家里人看看我們在鐵力的模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鐵力的街道不長,但走一圈下來,也能感受到它的生活節(jié)奏。人們穿著樸素,臉上帶著一種踏實的神情。街邊的飯店飄出飯菜的香味,我們進去吃了頓熱乎飯,算是對這段旅程的犒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天的逛縣城快就結(jié)束了,我們又坐上返回四連的拖拉機,回到了連隊。但這次進城的經(jīng)歷,卻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記。鐵力,這個不算大的縣城,成了我們知青生活中第一個熟悉的“城市”,也成了我們思鄉(xiāng)時的一個寄托。</p> <p class="ql-block">鐵力的街道,總是帶著一種歲月沉淀下來的從容。那些低矮的建筑,帶著上世紀的風格,靜靜地守在馬路兩旁。街道上偶爾駛過一輛舊式汽車,或者幾個騎著自行車的人,仿佛時間在這里走得格外慢。天空常常是灰蒙蒙的,也許是傍晚,也許是陰天,但那種朦朧的光線,反而讓整條街多了幾分懷舊的意味。那時的我們,走在這條街上,心里裝著的,是家的思念,也是對未來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街道兩旁的建筑低矮而樸素,屋頂上覆蓋著青苔,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痕跡。一根高大的煙囪矗立在其中,像是這片街區(qū)的地標。天色陰沉,街上行人稀少,只有一個人獨自走在路上,腳步緩慢,似乎在回憶著什么。鐵力的秋天總是來得早,風一吹,樹葉便紛紛揚揚地落下,踩上去,發(fā)出沙沙的聲響,像是在回應那些遠去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次莊重的聚會,鐵力縣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人們整齊地站在建筑前合影。橫幅上寫著會議的名稱,人群分為幾排,前排的人站得筆直,后排的人則略顯稀疏。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種嚴肅的神情,仿佛在見證一段重要的歷史。那座建筑,也成了我們記憶中的一部分,見證了鐵力的發(fā)展與變遷。</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總是熱鬧的,尤其是在那個年代。招待所或旅館前,時常能看到幾輛舊式汽車和自行車,人們在街道上穿梭,或行走,或騎車,生活氣息濃厚。天空陰沉,也許是傍晚,也許是陰雨天,但這一切并不影響街道的活力。照片右上角的那個紅色印章,仿佛在提醒我們,這是一段被記錄下來的時光,一段值得珍藏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廣場開闊而寧靜,幾棟建筑靜靜矗立在背景中,左側(cè)的建筑上寫著幾個大字,依稀可辨。廣場上的人不多,有人在行走,有人騎著自行車緩緩駛過,一切都顯得井然有序。鐵力的節(jié)奏,就是這樣的慢而穩(wěn),仿佛時間在這里也放慢了腳步,讓人可以靜靜地感受生活的溫度。</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一對婦女站在紀念碑前,背景中還有幾人緩緩走過。紀念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見,仿佛在講述著一段屬于鐵力的歷史。他們靜靜地站著,仿佛在回憶什么,又仿佛只是單純地享受這片刻的寧靜。鐵力的廣場,是人們聚集的地方,也是回憶開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十字路口總是最熱鬧的,行人和騎自行車的人來來往往,穿梭不息。背景中那座現(xiàn)代化的玻璃幕墻建筑,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與周圍低矮的房屋形成鮮明對比。鐵力的變化,就在這條十字路口上悄然發(fā)生,新舊交替,時光流轉(zhuǎn)。</p> <p class="ql-block">街道上,行人、自行車和三輪車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生動的生活圖景。低矮的建筑靜靜佇立,天空晴朗,遠處的煙囪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醒目。鐵力的街道,不寬,但足夠承載我們的記憶,不繁華,但足夠溫暖人心。</p> <p class="ql-block">寬闊的街道兩旁,低矮的建筑整齊排列,背景中那座高大的磚砌建筑顯得格外醒目。幾個人站在建筑前,陽光灑在他們身上,一切都顯得那么真實而溫暖。鐵力的街道,總是這樣,不喧嘩,卻承載著無數(shù)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廣場上,人們正在進行一場熱鬧的活動,有人拉扯著繩子,似乎在進行某種比賽,周圍聚集了大量觀眾,大家都興致勃勃地觀看。鐵力的廣場,不僅是人們聚集的地方,也是歡樂的源泉,是屬于那個年代的集體記憶。</p> <p class="ql-block">街道的一側(cè)是現(xiàn)代風格的灰色建筑,另一側(cè)則是一排低矮的商鋪,門前有人在忙碌著。街道上停放著幾輛自行車,整個畫面顯得繁忙而生活化。鐵力的街頭,就是這樣,既有新舊交替的痕跡,也有生活的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