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從元旦前買輛山地自行車上下班騎行外,幾乎沒單獨出來溜達過??墒巧习嗟狞c經(jīng)常有騎友一路向西,打聽下竟然是去玉符河濕地的多。今天正好休班,凌晨下過一場小雨后,天也有些放晴了。看下各個爬山群都沒組織戶外活動,還是自己來次從玉符河去黃河騎行吧。</p> <p class="ql-block"> 說走就走,帶上一瓶熱水,一瓶礦泉水,穿上休閑服,戴上遮陽帽就出發(fā)了。從單位門口路過,再往西二百米就是玉符河。玉符河是條季節(jié)河,發(fā)源于歷城南部山區(qū)的錦繡川、錦云川、錦陽川,三川水流入臥虎山水庫,從水庫流出后始稱玉符河。清朝光緒30年(公元1904年)清政府在睦里莊設閘引玉符河水東流,成為小清河源頭,被人們稱做“睦里清源”。</p><p class="ql-block"> 順著玉符河大堤行走,兩側(cè)全是郁郁蔥蔥的柳樹。柳樹喜水,也耐澇,在水下一尺能正常呼吸,據(jù)說根系可達八米之深,是大堤內(nèi)綠化不可替代的最佳選擇。濕地內(nèi)水分充足,陽光又好,而且還透風,所以柳樹都瘋長很高。一棵棵垂柳宛若十七八歲身材窈窕的少女,散發(fā)著青春的活力,讓人看了都賞心悅目。</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南水北調(diào)玉符河倒虹,把從濟平干渠來的長江水從玉符河底穿過,匯入東邊小清河,實現(xiàn)跨流域調(diào)水。于是玉清湖的水,長江水、黃河水三股水系在此碰面,成為玉符河一大奇觀。</p> <p class="ql-block"> 雨后的玉符河濕地,如同貴妃出浴一樣,處處散發(fā)著迷人的芳香。蘆葦、蒲草油光發(fā)亮,嬌艷欲滴。各種水鳥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小時候經(jīng)常聽到的那種叫“光棍打怵”的鳥兒依舊在那里叫著。那時我們就會和它對話:“光棍打怵,你在哪里???”“我在山后”?!澳愠缘纳叮俊薄拔页缘臒狻?,“給俺點吃行不?”“不夠不夠”,長大了才知道其實就是布谷鳥,你聽“不夠,不夠”諧音不就是”布谷,布谷”嗎?</p> <p class="ql-block"> 樹林的蟬鳴早已響成一片,還不到夏至,這些潛伏在暗無天日地下好幾年的小精靈們,終于長大成“人”,便會悄悄爬出洞穴,冒著被下油鍋的風險,爬至樹干,歷經(jīng)脫胎換骨地痛楚,終于一鳴驚人。雖然短短幾十天的高歌猛進,仍然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最終還是被風化,入土為安。</p><p class="ql-block"> 其實,蟬的一生不能說極其短暫。從產(chǎn)子成卵入土,再變成若蟲,到后來的成蟲,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都是在陰暗潮濕的地下生活的。當它鉆出地面到金蟬脫殼可謂歷盡艱辛,簡直和女人生孩子一樣,從死里走一遭。期間還要面臨被成為鳥類或者人類的盤中餐的危險。蟬,最終厚積薄發(fā)總算修成正果。難怪有的地方稱之為“神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p> <p class="ql-block"> 降雨過后,引黃渠段成為釣友們聚集之地。兩岸幾十條釣魚竿一根接一根??磥碛旰笏醒鯕獬渥?,魚兒愛動,自然上鉤率就高。來的都是行家里手,當然不會錯過這千載難縫機會,必然大顯身手,釣個盆滿缽滿,滿載而歸。</p> <p class="ql-block"> 茂盛的樹林里有一片綠油油草坪,百十頭羊兒低頭邊走邊啃食著嫩草。牧羊犬搖著尾巴,吐著舌頭,搖頭擺尾,跑前跑后,盡職盡責。這群肥羊價格不菲,讓牧羊人挽著長鞭,悠然自得。這就構成一幅天然水墨畫,我都不忍心闖入這美麗的畫卷,怕打破它的自然與淳樸。</p> <p class="ql-block"> 滔滔不絕的黃河水據(jù)說正在排沙已達十來天之久,水勢明顯增長不少。渾濁的河水打著漩渦浩浩蕩蕩奔騰過來。北店子險灘每年汛期都是防洪重點,遍地是碼的整整齊齊搶險用的石料。如今黃河經(jīng)過建國后幾十年堅持不懈地治黃,已成為各地“香餑餑”。引黃水利灌溉都供不應求,如果不是合理利用,上游近水樓臺先得月,來個截胡,下游將一水難求。</p> <p class="ql-block"> 橫亙在黃河之上的齊河黃河大橋別看跨度大,難度高,可是讓天塹變通途已是好幾年的事了。這只是萬里黃河上濟南市已建成21座跨黃河通道(含橋梁與隧道)?之一。它西起309國道,上跨黃河水道,東至濟齊路;線路全長3767.9米,大橋全長2316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一級公路,設計速度80km/小時,成為濟南通往齊河的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 吳家堡大米好吃是出了名的。每年四月份開始栽種水稻秧苗,九月份收割。一年只種一季,生長期長達五個月之久。而且水稻種植采用了先進的“水稻疊盤暗出苗育秧技術”,不僅提高稻種的出苗率和產(chǎn)量,還減少種子使用量?。吳家堡水稻從插秧到收割都采用了現(xiàn)代機械化設備,還是高科技改變了種田方式。</p><p class="ql-block"> 如今,白鷺也成為稻田里的常客,如果你不故意逗它,它才不會理你。即使你張開雙臂嚇唬它們,看你并無敵意,只是近距離展翅低飛幾下,又開始低頭覓食。</p> <p class="ql-block"> 作者宋斌,筆名知秋,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南市作協(xié)會員,鐵路貨車檢修工程師,美篇生活領域優(yōu)質(zhì)作者,齊魯壹點情報員,微頭條首發(fā)創(chuàng)作者。從2016年開始寫美篇加精到864篇。齊魯壹發(fā)布文章760篇。2024年1月獲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2023年度影響力創(chuàng)作個人》榮譽證書。2023年6月,2024年8、9月獲得優(yōu)秀個人壹點號。2025年又榮登壹點號4月份風云榜。6月份又獲得母親節(jié)優(yōu)秀征文獎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