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柏林墻建于1961年,是冷戰(zhàn)時期東西德分裂的象征。這道墻把柏林一分為二,東邊是東德,西邊是西德。墻的兩邊,一邊是自由,一邊是禁錮,無數(shù)家庭因此分離。直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墻倒塌,東西德才重新統(tǒng)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柏林墻又稱“反法西斯防衛(wèi)墻”。作為冷戰(zhàn)的遺跡,分裂的疤痕已成為歷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柏林墻被推倒后,大部分的墻磚被搬走鋪高速公路了,還有一部分賣給了收藏者。剩下的殘垣中最長的一段便是東區(qū)畫廊。</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柏林墻正式宣布開放之后數(shù)月內(nèi),弗魯貝爾同其他117名來自21個國家的藝術家在1316米長的墻面上留下了涂鴉。</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如今,柏林墻東邊畫廊是全球最長的露天涂鴉墻,118幅政治主題壁畫,表達了對自由與和平的渴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兄弟之吻》是知名度最高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標志性涂鴉。</span>弗魯貝爾根據(jù)1979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勃列日涅夫與東德領導人擁抱</span>的照片畫成的,象征著冷戰(zhàn)和解。</p> <p class="ql-block"> 在東區(qū)畫廊1990年9月28日開放后幾天,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不復存在。這堵露天開放的水泥涂鴉墻隨后成為著名的游覽景觀,整段墻在1993年起受政府的保護令保護。</p> <p class="ql-block"> 自由之門,模仿穿過破碎的墻壁,超級有故事感。</p> <p class="ql-block"> 柏林墻人臉,“五顏六色的面孔墻。</p> <p class="ql-block"> 柏林墻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自由與和平的象征。站在墻前,感受歷史的厚重和人性的偉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