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h1><h3><br></h3><h3>【又一村】攝圖漫筆</h3><br><font color="#167efb"><b> 《千年一嘆》覓回音(32)</b></font><br><br><h3>【昵 稱】又一村<br>【美篇號】1358843</h3><br><font color="#9b9b9b"><b>三.以色列篇</b></font><br><div><font color="#9b9b9b"><b><br></b></font></div> <br><h1><font color="#167efb"><b>十二. 杰拉什——中東的龐貝(下)</b></font></h1><div><br></div> 橢圓廣場南面是羅馬時期杰拉什最重要的建筑之一——宙斯神廟和著名的羅馬劇場。古代羅馬人,可也真會享受。城市面積雖然只有數(shù)十公頃,里頭就有兩處各可容納至少3000名觀眾的半圓形露天劇場,其中一個劇場,直到今天還有舉辦夏季歌劇演出,世界歌王帕瓦洛蒂和卡雷拉斯,也都曾經在這個古城的千年歷史舞臺上獻唱。<br><br> <br> 羅馬劇場的奇妙之處在于舞臺上的聲音可以傳至劇場的任何角落,舞臺前矮墻一端的聲音也可清楚地傳至另一端。這是因為古羅馬人早在2000多年就利用了聲學原理,建立了回音壁。導游告訴我們,站在劇場中心的這塊石頭上喊,可以聽到自己的回聲。<div><br></div> <br> 舞臺邊上有四五個穿著阿拉伯長袍戴著阿拉法特頭巾的樂手吹拉彈著阿拉伯樂器,以此吸引游客與其合影,獲得可憐的小費。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爬上劇場最高層,俯瞰氣勢宏大的古羅馬劇場,不由感慨萬千:兩千年前的羅馬帝國,許多城市都建有劇場、浴室、神廟等公共建筑,廣大城幫居民就可以在如此寬大的劇場欣賞各種精彩的演出,在浴室沐浴社交、到神廟朝圣祈禱。而同期東漢年間,只有在宮廷內部或教坊中少部分帝王達官才能欣賞李延年,趙飛燕們的陽春白雪,直到唐玄宗時期,才有楊玉環(huán)沐浴的華清池??梢钥闯鼋ㄖ牟町惥売隗w制和思維的差異。<div><br></div> 如果不是跟團時間緊,真想在這里多坐上一會兒,感受一下兩千年前羅馬人的文化生活,想象一下一個繁華的羅馬城市。<div><br></div> <br> 杰拉什在公元前4世紀是馬其頓-希臘化國家。羅馬人占領這里以后,對被征服地區(qū)不但不采取文化滅絕,而且將希臘文化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在羅馬帝國境內,依然建有供奉希臘主神宙斯的神廟。 <div> 余秋雨特別聚焦于赫拉克勒斯神廟遺址——幾根擎天而立的科林斯石柱,雖神廟早已傾頹,但石柱仍直入云霄,橫梁仍千年不倒,仿佛在無聲訴說羅馬帝國的輝煌與脆弱。幾根20米高的擎天巨柱由三截巨石疊成,底部縫隙可插入硬幣觀察微顫,驚嘆“文明竟如此脆弱”。<div><br></div></div> <br> 在遺址西北角是阿爾特彌斯(月神與狩獵女神)神廟,寬大臺基上的神廟遺址應該是杰拉什遺址的精華,她彷佛是王冠上的鉆石;盡管神廟已經倒塌,殘留的墻體,高聳的立柱足以彰示神廟在這座城市中的顯赫地位。神廟前面三排立柱,每排六根,每根立柱分為七節(jié),頭尾是底座和頂冠,做工精良細膩,中間五節(jié)每節(jié)高約兩米,石柱的直徑接近2米,高達20米(足有6層樓高),可以想象昔日神廟的輝煌。整根立柱和諧統(tǒng)一,直刺云天,而這些排列在神廟前的立柱,巍峨的神廟,足以震懾前來朝拜的信徒和凡夫俗子。起到了宗教殿堂的建筑效果。<br><div><br></div> <br> 公元前64年,羅馬軍隊占領了敘利亞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內的一些城鎮(zhèn)之后,杰拉什才逐漸按照羅馬建筑風格發(fā)展,建起許多神殿、廟宇。<div><br></div> <br> 公元3世紀初,由于羅馬帝國政治動亂,杰拉什開始一蹶不振。以后又隨著東羅馬拜占庭帝國的興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經過幾度盛衰。公元8世紀中葉,杰拉什發(fā)生了幾次強烈地震,許多建筑毀于一旦。<br> 公元9世紀,有著一千年歷史的杰拉什銷聲匿跡。直到1806年才被德國旅行家歐里赫發(fā)現(xiàn)。自1920年起,考古隊在該城不斷發(fā)掘出沉睡了幾千年的文明古跡。<div><br></div> <br> 導游告訴我們,沿羅馬大道有很多教堂的遺址,如建于公元494-496年的圣西奧多教堂,建于公元601年的圣彼得和圣保羅教堂等。當然這里的教堂都是早期東正教教堂,與我們在歐洲常見的教堂是不同的。如果導游不介紹,很難看出這些教堂的樣子了。<br><div><br></div> <br> 流連在杰拉什這荒蕪的廢墟中,遠去的歷史和觸手可摸的現(xiàn)實形成了極大的反差,東方和西方思維方式也給了我激烈的震撼,盡管我去過土耳其以弗所甚至意大利羅馬,對古羅馬的建筑藝術有了一些了解,但面對杰拉什古城如此廣褒精美的遺址,依舊目瞪口呆。<div><br></div> <br> 在杰拉什,現(xiàn)代的伊斯蘭婦女盡管包著頭巾,但性格熱情豪放,在廢墟前載歌載舞,鮮艷的服飾和頭巾與千年前的破磚爛瓦形成了強烈的反差。<div><br></div> <br> 在意大利羅馬或希臘雅典,都因為現(xiàn)代化建設而“不得已”占用了很多古城遺址。但是,在杰拉什,似乎一切都沒變,仿佛只是昨晚發(fā)生了一場強烈地震,杰拉什還是當年那個古羅馬城市…… <br><div><br></div> <div> </div><div> 余秋雨沉思道:</div><div><font color="#9b9b9b"><i> “杰拉什的凋零與保存,像一場被遺忘的夢?,F(xiàn)代羅馬與雅典因發(fā)展而失去原貌,而這里卻因被遺棄而凝固了時間?!? </i></font></div><div> 這座古城讓他領悟,真正的歷史不在教科書里,而在這些“被風沙撫摸的石頭”中,沉默訴說著帝國的興衰與人性的永恒。<div><br></div></div> 謝謝觀賞<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