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珠海,有段時間了,總覺得舌尖少了幾分熟悉的熱辣。前幾天刷抖音,發(fā)現(xiàn)在南屏鎮(zhèn)北山村,有一家買辣豬腳的,在饞蟲作祟下,我頂著南國的驕陽就往那兒趕。<div> 跟著導(dǎo)航七拐八繞,沒尋著垂涎的美食,卻誤打誤撞走進了北山大院——這座藏在市井煙火里的嶺南明珠。</div> 原本不是特意來此玩的,所以是從一個極不起眼的小巷子進入到這個地方的。<div><br></div><div><br></div> 沿著蜿蜒的青石板路前行,斑駁的青磚圍墻爬滿綠植,像是歲月隨手涂抹的油畫。 眼前的一切恍若穿越百年時光。灰瓦白墻的古宅群落鱗次櫛比,鑊耳山墻高聳,蠔殼墻泛著溫潤的光澤,檐角的灰塑色彩雖已黯淡,卻依然可見當年的精致。 一座保存完好的祠堂吸引了我的目光。朱漆大門上的門神畫像雖已褪色,卻仍透著威嚴。<div> </div> 這就是楊氏大宗祠:建于清朝同治七年,是珠海最大的宗祠,為嶺南建筑的代表作。 中軸對稱布局,抬梁式木架構(gòu)。 祠堂內(nèi)雕梁畫棟,木雕、石雕、磚雕精美絕倫,花鳥魚蟲、人物故事栩栩如生。恍惚間,仿佛能看見往昔族人祭祀、議事的熱鬧場景。 看完楊氏大宗祠后,得知還有保遐楊公祠和澄川楊公祠,就分別前往打卡參觀。<div> 保遐楊公祠:建于清咸豐九年,堂號為“萌遠堂”。</div> 祠內(nèi)除供奉保遐楊公外,還供奉著多位楊氏祖先。 這里曾開辦過保遐學(xué)堂,也做過解放軍營房、托兒所和幼兒園。現(xiàn)在這里成了一個書畫培訓(xùn)機構(gòu)。 澄川楊公祠:清同治四年建成,祠內(nèi)供奉澄川楊公等多位楊氏祖先。 現(xiàn)在這里面主要是買旅游紀念品。 院里陽光透過天井灑落,照在一些舊石碑上,在古老的石板地上投下的光影,讓人感覺喧囂瞬間被隔絕在外,認真去感受它當年的精致。 最讓我驚喜的是,在一處老宅改造的舊物倉,坐在古舊的木椅上,啜一口咖啡,看著有年代感的舊物,古今交融的奇妙感,瞬間在心頭蔓延。 漫步在這里,你會發(fā)現(xiàn)這里不僅有古老的建筑,還有綠樹成蔭的小徑和清幽的庭院。 古樹參天,郁郁蔥蔥,新建筑與古建筑相互映襯,更增添了幾分古樸典雅和現(xiàn)代的氣息。 原本失落的尋味之旅,卻因這場意外的相遇而變得格外珍貴。在這里,嶺南的歷史與現(xiàn)代的氣息交織碰撞,古老的建筑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新興的業(yè)態(tài)賦予它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