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莊子》</p><p class="ql-block">1.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形容生命短暫,時光飛逝,提醒人們要珍惜光陰,不要虛度人生。</p><p class="ql-block"> 2. 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比喻人的認(rèn)知受限于生存環(huán)境和生命經(jīng)驗,強調(diào)要突破認(rèn)知邊界,才能獲得真正的成長。</p><p class="ql-block"> 3.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說明真正的君子交往像水一樣平淡自然,基于精神共鳴,能持久穩(wěn)定;而小人之交像甜酒,雖表面熱情但充滿利益算計,容易變質(zhì)。</p><p class="ql-block"> 4. 人心險于山川,難于知天:指出人心比山川還要險惡,比預(yù)測天象還要困難,因為人善于隱藏真實情感,外表與內(nèi)心往往不一致,提醒人們要認(rèn)清人心的復(fù)雜。</p><p class="ql-block"> 5. 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意思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精神的消亡,當(dāng)一個人失去希望和熱情,雖生猶死,強調(diào)了保持內(nèi)心活力和積極心態(tài)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6.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勸告人們面對無法改變的事情,要坦然接受命運的安排,這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體現(xiàn)了一種順應(yīng)自然的人生態(tài)度。</p><p class="ql-block"> 7. 道隱于小成,言隱于榮華:是說大道容易被小的成就遮蔽,花言巧語容易掩蓋真言,告誡人們不要被小成就迷惑,要透過華麗言辭探尋真理。</p><p class="ql-block"> 8.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人生最高境界的快樂是無所謂快樂,最大的榮譽是不追求榮譽,倡導(dǎo)人們不貪世俗之樂與譽,方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和榮譽。</p><p class="ql-block"> 9.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若盲目地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會陷入困惑,提醒人們要明理知止,合理追求知識。</p><p class="ql-block"> 10. 災(zāi)人者,人必反災(zāi)之:傷害別人的人,必然會遭到別人的反噬,強調(diào)了要心存善念,不要輕易傷害他人。</p><p class="ql-block"> 11. 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不能因為狗叫得響亮就認(rèn)為它是好狗,不能因為人善于言辭就認(rèn)為他是賢人,說明實際行動比花言巧語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12. 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未來無法期待,過去無法追回,旨在強調(diào)要把握當(dāng)下,既不沉溺于過去,也不空想未來。</p><p class="ql-block"> 13. 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保持淳厚素樸的天性,天下就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與之媲美,體現(xiàn)了莊子對自然樸素之美的推崇。</p><p class="ql-block"> 14.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是非標(biāo)準(zhǔn),世間的是非觀念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對錯,提醒人們要以更開闊、包容的視角看待事物。</p><p class="ql-block"> 15.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順應(yīng)時節(jié),安于境遇,悲哀和歡樂就不會進入內(nèi)心,倡導(dǎo)人們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中的變化和遭遇。</p><p class="ql-block"> 16. 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于內(nèi)者,無位而不怍:知足的人不會因利益拖累自己,明白自得其樂的人失去外物也不恐慌,注重內(nèi)心修養(yǎng)的人沒有地位也不會羞愧,強調(diào)了知足、自得和內(nèi)修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17. 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忘記腳的存在,是因為鞋子合適;忘記腰的存在,是因為腰帶合適;忘記是非,心靈才會舒適,告訴人們要放下是非執(zhí)念,讓內(nèi)心獲得自在。</p><p class="ql-block"> 18. 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真實是精粹誠心的最高境界,沒有純粹真誠的品格,就無法真正打動他人,強調(diào)了真誠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道德經(jīng)》</p><p class="ql-block"> 1.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不感情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圣人不感情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p><p class="ql-block"> 2.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應(yīng)當(dāng)效法大地,大地應(yīng)當(dāng)效法上天,上天應(yīng)當(dāng)效法“道”,而“道”則是效法自然。</p><p class="ql-block"> 3. 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夠長久存在,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而是順應(yīng)自然、無私地滋養(yǎng)萬物,因此能夠長久。</p><p class="ql-block"> 4. 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狂風(fēng)不會持續(xù)一個早晨,暴雨也不會下滿一整天。喻指事物的變化是短暫的,不會長久維持極端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 5.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道的運動規(guī)律是循環(huán)往復(fù)的,事物總是向著它的對立面轉(zhuǎn)化;道的作用是柔弱的,不是通過強制力,而是通過柔和的方式自然地發(fā)生和成長。</p><p class="ql-block"> 6.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自然的法則總是減少多余的,補充不足的。人類社會的法則卻恰恰相反,往往是減少不足的,去奉養(yǎng)那些有余的人。</p><p class="ql-block"> 7.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雙臂合抱的大樹,是從細(xì)小的幼苗生長起來的。高達九層的高臺,是從一筐筐泥土堆積起來的。千里之遙的行程,是從腳下第一步開始的。強調(diào)積累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 8.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與福相互依存,互相轉(zhuǎn)化。壞事中可能隱藏著好的結(jié)果,而好事也可能引發(fā)出壞的結(jié)果。</p><p class="ql-block"> 9. 其出彌遠,其知彌少:外出越遠,所知道的反而越少。意在提醒人們,過度追求外在的經(jīng)歷,可能會忽視內(nèi)心的感悟,真正的智慧并非來自于向外的追逐。</p><p class="ql-block"> 10.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不輕易說話,而那些喜歡夸夸其談的人,往往并沒有真正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11.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最完滿的東西好似欠缺,但它的作用不會衰竭。最充盈的東西好似空虛,但它的作用不會窮盡。</p><p class="ql-block"> 12.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最正直的東西,看似有彎曲。最靈巧的東西,看似笨拙。最卓越的辯才,看似不善言辭。</p><p class="ql-block"> 13. 有無之相生,難易之相成,長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聲之相和,先后之相隨,恒也: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難與易相互成就,長與短通過對比顯現(xiàn),高與下相互襯托,音與聲相互和諧,前與后相互跟隨,這些對立統(tǒng)一的關(guān)系是永恒不變的。</p><p class="ql-block"> 14.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至高的品性就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p><p class="ql-block"> 15.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只有那些不與他人爭斗的人,全天下才沒有人能與他相爭。</p><p class="ql-block"> 16.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戰(zhàn)勝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戰(zhàn)勝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p><p class="ql-block"> 17.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做事情在結(jié)束時仍然像開始時那樣謹(jǐn)慎,就不會有失敗的事情發(fā)生。</p><p class="ql-block"> 18.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知道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堅持不懈、努力奮進的人是有志氣的。</p><p class="ql-block"> 19.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過分吝嗇或過分追求名利,必定會付出更大的代價;過于積斂財富,必定會招致更為慘重的損失。</p><p class="ql-block"> 20.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那些輕易發(fā)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xiàn),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p><p class="ql-block"> 21.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真正善良的人不喜歡或不擅長辯論,而喜歡辯論的人往往不是真正善良的人。</p><p class="ql-block"> 22. 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方正而不生硬,有棱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p><p class="ql-block"> 23. 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xì):解決難題要從簡單處著手,成就大事要從細(xì)微處入手。</p>